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情緒失控的父母,毀了家庭,也傷了孩子......

這兩天, 我家樓上, 不算太平。 瓷器「哐當」碎裂, 椅子的驟然倒地, 一聲男人的怒吼, 一句女人的淒厲叫駡, 陣仗之大令人心驚。 仔細聽, 一個小女孩的嚶嚶哭聲, 藏於噪音之後。 在這一輪比拼「誰的嗓門更大」, 「誰能掌握話語權」的遊戲中, 從來沒有笑到最後的勝者, 只有輸得一塌糊塗的不稱職家長。
1 吵架時的父母 是孩子心中面目猙獰的怪物 泰國有一部動畫短片, 名為《吵架的父母》。 短片由一個漫畫故事開始: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 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每當夜晚來臨, 人們都開始害怕, 因為他們知道, 午夜時分, 會有東西(怪物)出現…… 深夜, 漫畫看到這裡, 房子裡響起開門的聲音, 該是父親回來了。 母親放下平板, 離開房間, 緊接著, 門外傳來杯子碎裂的聲音, 父母吵架的聲音…… 女孩下樓一看, 正在打架的父母突然變成了怪物, 互相攻擊後甚至失去了理智, 去攻擊她…… 這,
就是孩子眼中的家庭暴力。 沒有哪一種關係中不會發生衝突, 也沒有多少父母願意在孩子面前爭吵, 可源于現實的壓力或者情緒的堆積,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一個小小的細節, 可能都會引發一次山崩海嘯。 荷蘭的一部短片中, 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只需要一個小火星, 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即便已經見慣這樣的情形, 孩子心理仍是低落不已, 飽受折磨。 男孩騎著腳踏車離開了家, 就像他從前聽到父母爭吵時, 選擇戴上耳機不斷迴圈同一首歌《I Hate You(我恨你們)》一樣。 最終, 男孩在山坡上馳騁後, 摔了一身傷回家。
想要逃避, 卻逃無可逃, 結果只能靠傷害自己才能尋到宣洩的出口。 而在前些天上海發生的一樁新聞中, 孩子差點找不到回家的路。 7月10日傍晚, 民警執勤時發現一名兒童流著眼淚獨自過馬路, 詢問情況後, 小朋友只說自己家就在前面, 但是找了15分鐘左右, 都沒有找到確切位置。
原來, 一家三口去兒童遊樂園後, 父母因為瑣事發生爭吵後離開, 雙方都以為對方會去接兒子, 結果小朋友一時找不到爸爸媽媽, 便自己離開商場向外找去。 難以想象, 孩子在找父母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父母之間的矛盾, 往往都要孩子來承擔後果。 2 暴力溝通 會製造出具有社交障礙的孩子 發表在《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社會與個體關係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父母若是經常吵架,
會給孩子的情感處理能力帶來負面影響, 孩子變得敏感脆弱, 甚至出現社交障礙。 受測的99個9到11歲的孩子進行過一系列的心理評估後被分為兩個組, 評估內容包括孩子父母的爭吵頻率以及孩子對於父母婚姻的樂觀程度。 研究人員給孩子展示一組照片, 讓他們判斷照片上的夫妻是開心、生氣還是中性。 在和睦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普遍能精準地判斷正確, 但來自父母經常爭吵的家庭的孩子只能分辨得出「開心」和「生氣」, 無法正確識別「中性」互動的夫妻。 對「中性」的誤讀會造成兩種結果, 一種是將「中性」誤讀為「開心」, 這表示孩子對情感識別是麻木的; 另一種是將「中性」誤讀為「生氣」, 這表示孩子過度警惕和敏感。 本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Alice Schermerhorn說: 「很顯然,即便是像父母爭吵這樣的小問題,對孩子也是有害的。」 父母們可能以為那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次吵架,殊不知,已在孩子的心底埋下恐懼的種子。 幾米的《星空》,也描繪了這樣的畫面: 父母的工作都很忙,總是有出不完的差和打不完的電話。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變得好安靜好安靜。他們有時候還好,有時候吵得很兇,有時候都不說話。」 生活在這種氛圍下的「我」變得沉默寡言,雖然有朋友,但總感覺到莫名其妙的孤單。 外表很酷,內心很脆弱,被欺負了也從不說出口。 「有時候我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彆扭。」 其實,這都是不和諧的家庭關係導致的。 父母的相處,除了爭吵就是冷暴力的話,孩子不得不變得敏感和警惕,不必要地學會揣測大人的心意。 正如姜思達所言: 「你從小就在想這件事情,所以你一定會敏感,沒有人想敏感的。」 過度的敏感會導致孩子害怕受傷害,在日常交往中,稍微被拒絕就會感到很受傷,進而慢慢變得無法和人正常交流。 童年的陰影,需要孩子用一生去治癒。 3 真正幸福的家庭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說: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依我看,只有經營好夫妻關係,才能真正在親子關係中拔得頭籌。 良好的夫妻關係,首先意味著父母良好的溝通能力。 當生活中產生摩擦時,父母的第一選擇不是爭吵,而是溝通。 朋友茜茜和她的老公一直就是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問到如何保持家庭的和睦時,茜茜就告訴我們「一定不要吵架」,無論是否在孩子面前。 吵架無濟於事情的解決,越是親近的人,越懂得對方的弱點和痛處,當雙方都亮出「殺手鐧」,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夫妻的關係由此出現裂痕,也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夫妻之間互相的「愛」。 這份「愛」,不僅僅是婚前讓兩顆心相連、結合的「愛情」,更是婚後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尊重」與「耐心」。 而後,這份愛便能傳遞給孩子,教會孩子如何愛自己,愛他人。 溫馨和睦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前提。 一個常常吵架、只懂得暴力溝通的家庭,最終,會導致孩子封閉自己的內心,甚至可能產生悲劇。 在下一次想要惡言相對前,先問一問自己: 是否值得犧牲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心靈健康,去吵這麼個絲毫解決不了問題的架呢? 本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Alice Schermerhorn說: 「很顯然,即便是像父母爭吵這樣的小問題,對孩子也是有害的。」 父母們可能以為那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次吵架,殊不知,已在孩子的心底埋下恐懼的種子。 幾米的《星空》,也描繪了這樣的畫面: 父母的工作都很忙,總是有出不完的差和打不完的電話。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變得好安靜好安靜。他們有時候還好,有時候吵得很兇,有時候都不說話。」 生活在這種氛圍下的「我」變得沉默寡言,雖然有朋友,但總感覺到莫名其妙的孤單。 外表很酷,內心很脆弱,被欺負了也從不說出口。 「有時候我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彆扭。」 其實,這都是不和諧的家庭關係導致的。 父母的相處,除了爭吵就是冷暴力的話,孩子不得不變得敏感和警惕,不必要地學會揣測大人的心意。 正如姜思達所言: 「你從小就在想這件事情,所以你一定會敏感,沒有人想敏感的。」 過度的敏感會導致孩子害怕受傷害,在日常交往中,稍微被拒絕就會感到很受傷,進而慢慢變得無法和人正常交流。 童年的陰影,需要孩子用一生去治癒。 3 真正幸福的家庭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說: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依我看,只有經營好夫妻關係,才能真正在親子關係中拔得頭籌。 良好的夫妻關係,首先意味著父母良好的溝通能力。 當生活中產生摩擦時,父母的第一選擇不是爭吵,而是溝通。 朋友茜茜和她的老公一直就是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問到如何保持家庭的和睦時,茜茜就告訴我們「一定不要吵架」,無論是否在孩子面前。 吵架無濟於事情的解決,越是親近的人,越懂得對方的弱點和痛處,當雙方都亮出「殺手鐧」,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夫妻的關係由此出現裂痕,也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夫妻之間互相的「愛」。 這份「愛」,不僅僅是婚前讓兩顆心相連、結合的「愛情」,更是婚後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尊重」與「耐心」。 而後,這份愛便能傳遞給孩子,教會孩子如何愛自己,愛他人。 溫馨和睦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前提。 一個常常吵架、只懂得暴力溝通的家庭,最終,會導致孩子封閉自己的內心,甚至可能產生悲劇。 在下一次想要惡言相對前,先問一問自己: 是否值得犧牲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心靈健康,去吵這麼個絲毫解決不了問題的架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