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熬夜為厭學女兒做成長視訊,爸爸哭了:那個不肯和父母溝通的孩子,心裡藏了太多苦

最近, 一位爸爸為18歲女兒精心製作的成長視訊, 火了。  

然而, 他沒有刻意給女兒看。 父女倆的溝通, 並不順暢。 下學期就要上高三的女兒, 正值叛逆期, 無心向學, 目前已退學在家。 不願意和家裡的大人交流, 特別抵觸「上學」。 方法用盡, 問題依舊棘手。 他和妻子認真分析關係惡化的原因, 發現問題恰恰出在家庭教育上。 6年前, 家裡多了第二個孩子。 大家的重心一下子全部轉移到小女兒身上, 不自覺地就冷落了大女兒, 忽略了她的感受。 不知道從何時起, 大女兒變了, 從一開始的親昵, 慢慢變得疏遠。 解鈴還須系鈴人,
為了修復關係, 爸爸特地花了一天的時間, 製作一段女兒的成長視訊。 看著女兒剛出生到長大成人的照片, 曾經幾乎遺忘掉的記憶, 一點點被喚醒。 其實, 大人真的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自己看不見的角落, 女兒感受到了傷害。 很多父母總覺得奇怪, 以前孩子明明乖巧聽話, 特別喜歡黏自己。 怎麼一夜間, 孩子變沉默了, 不愛和自己說話, 甚至還頂嘴叛逆。 剛開始, 以為問題出在孩子身上, 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 才意識到: 拒絕溝通的, 不是孩子, 而是父母。 孩子, 是如何和父母漸行漸遠的? 「孩子把我拉黑了, 我做錯了嗎?」 這是知乎上一位媽媽的求助。 從她的描述中, 整個事情的起因, 跟女兒被偷的電腦有關。 大一暑假前,
女兒電腦被偷, 想要打暑假工賺回一臺電腦。 結果工作沒找到, 還天天跟同學出去玩。 看到女兒這副吊兒郎當的態度, 她特別生氣, 忍不住數落女兒:亂花錢, 沒保管好電腦, 高數還掛科。 結果倆人直接吵了起來, 吵著吵著, 女兒直接拉黑她, 拒絕和她的溝通。 女兒這麼「反」, 她更是氣急敗壞, 打電話質問女兒「你要生活費我也拉黑你, 你怎麼想」。 女兒全程默不作聲。 她實在不懂, 自己盡心盡責, 對女兒百般關心和付出, 還被女兒到處投訴說她「專制」。 看看別人, 年紀比女兒小, 都能靠兼職賺錢買平板。 不對比還好, 一對比, 就更顯得女兒有多差勁和叛逆。 這位媽媽的「委屈帖」, 並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感同身受和理解。 相反, 評論區數千條回復,
都指向同一個問題:指責孩子拒絕溝通前, 請先看看自己說的話。 父母在自己的立場上, 總覺得自己做任何事情, 都是出於愛孩子。 即便批評、打擊、否定和比較, 都是為了「激」孩子變好。 可這些方式在孩子看來, 只有惡意和攻擊。 一次考試考砸了, 孩子內心充滿愧疚和失落, 可父母斷定他就是不愛學習, 故意考得差; 和別人發生矛盾衝突, 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安, 可父母不瞭解事情, 就指責是他不懂得交際; 心愛的東西不見了, 孩子難過又心痛, 可父母毫不理會, 只怪他東西沒放好, 粗心大意…… 還嫌孩子受到的責備不夠多嗎? 著名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曾在《正面管教》中發問: 「我們究竟從哪裡得到這麼一個荒誕的觀念, 認定若想要讓孩子做得更好,
就得先要讓他感覺更糟?」 孩子心思敏感, 當他的感覺很糟糕, 只會心生排斥, 不願意和父母繼續溝通下去。 甚至有問題, 都不會主動向父母求助。 不是孩子不想說, 而是他心裡苦 含辛茹苦養出的孩子, 不願和自己交流, 總是拒絕自己。 這樣的相處, 讓大部分的父母難以理解和接受。 每每談論起「逆子」, 他們就一肚子委屈。 其實, 最痛苦的, 是孩子。 紀錄片《鏡子》中, 17歲的「衡水」大學聯考生張釗因沉迷網路、早戀、厭學, 和父母的關係鬧得特別僵。 不想和父母有太多接觸, 就將父母趕出家門, 還把家門的保險鎖鎖上, 不給父母進來。 父母被折磨透了心, 叫苦不迭, 聯繫了心理輔導機構, 想輔導師將他強行「帶走」。 這, 無疑加劇了彼此間的矛盾。
臨走前, 張釗放下狠話:「我就磕死在那裡, 我再也不認你們倆了。 」 決絕的話, 字字戳心。 孩子真那麼恨父母, 將父母視為「仇人」嗎? 一走進輔導機構的訓練營地, 張釗就開始大哭, 連輔導員都說「沒見過這麼大的人哭成這樣」。

在輔導師的引導下, 他慢慢敞開心扉, 把內心積壓的苦悶一一道出: 自己不是不想上學,是學業壓力太大了,而父母根本不相信他。

父母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他,認為他說什麼都是「騙人的鬼話」,實則想要逃避推託。 有一次父子倆都被逼急了,他說要去跳樓,爸爸量他沒這個膽,就「反激」他去跳。 那種被否定、被放棄的絕望感,佔據他整個世界。 他心裡暗暗告訴自己:再回家自己就是孫子。 即便父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多次寫信跟他表達父母的關心和愛。 可多年積壓的怨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更不會因為父母三兩句好聽的話就能抹去。

渴望和父母親近,想得到父母的關愛,這是每一個孩子的本能。 只是在感知愛的過程中,父母以為是「蜜糖」的教育,對孩子而言卻是致命的「砒霜」。 就像另一個同樣因為輟學被送進營地來的小女孩說的: 「大人總說他們苦,我怎麼覺得,我們現在過得更苦。」

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尊重孩子的本性和真實。 這種被誤解、否定的痛,帶給孩子的是極大的苦,以致於他不願意再向父母傾訴自己的一切。 是時候,搭起一座名為「愛」的橋! 英國政府政策顧問、青少年心理諮詢師約翰·科爾曼博士在接觸大量的「問題家庭」後發現: 不願意溝通的孩子,對父母依舊有很強烈的依戀。 別看他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表現得特別叛逆,事實上,他都在用這種方式,來試探父母的愛。 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父母,也希望父母不要放棄他。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做到這四點,才能重新搭建起彼此「愛」的溝通橋樑: 1、找準時機再溝通。 正處在負面情緒中的孩子,很難聽得進或接受父母的表達,這種情況下,千萬別「硬碰硬」,激發矛盾。 需要溝通的地方,選擇孩子情緒好、心態比較放鬆的時候再進行交流。 尊重孩子的感受,是打開溝通之門至關重要的鑰匙。 當他覺得父母不再急於表達自己,而是等他準備好了再說,這會讓他放下戒備,願意敞開。 2、先聽孩子說什麼,再有針對性地回應。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曾為青春期父母的教育提出這樣的建議:話要少。 孩子不願說,正是父母說太多,聽太少。 他們一天天變得成熟,想法也越來越多、越複雜,如果沒有機會說出來,容易打擊表達的積極性。 只有父母給孩子「說」的機會,單純做一名用心的聆聽者,不批判不掌控,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有在關注和回應他。 慢慢地,孩子也就不會那麼排斥跟父母的溝通。 3、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別只關心學習。 前段時間,遼寧一位爸爸發現兒子厭學,和家人關係也不好,溝通不順暢。 得知兒子有想出去走走的念頭,便決定辭職,帶兒子環游中國。 整個過程中,他不提學習,也不提任何讓兒子感到有壓力的事,就是單純地陪兒子遊山玩水。 五十多天的經歷,給兒子很多自我的思考,回到家之後,兒子的態度轉變也是有目共睹。

再叛逆的孩子,也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當他被理解、被讀懂、被當作一個平等的「成人」對待時,他才能將父母當做聽眾,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4、在日常小事上,也要表達愛。 很多父母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愛孩子最好的表現。 物質生活再好,都比不過孩子內心真正的需要。 有時候,孩子想要的只是父母每天下班後陪他一下,在他考差了的時候鼓勵一下,或者受了委屈後支持他一下。 事情雖小,卻能在細節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真切切的愛。 唯有愛,能改變孩子,改變一個家。

主持人蔡康永說過: 

「對小孩來講,父母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父母要他變成的人。」 不是父母的標準才是標準,也要允許孩子在一天天成長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只有感受到父母足夠的尊重、愛和自由,孩子才能相信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和父母保持健康良性的溝通。 他的未來,才能順其自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願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保衛護航者;也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視自己的父母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溝通無礙,相愛無界。 把內心積壓的苦悶一一道出: 自己不是不想上學,是學業壓力太大了,而父母根本不相信他。

父母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他,認為他說什麼都是「騙人的鬼話」,實則想要逃避推託。 有一次父子倆都被逼急了,他說要去跳樓,爸爸量他沒這個膽,就「反激」他去跳。 那種被否定、被放棄的絕望感,佔據他整個世界。 他心裡暗暗告訴自己:再回家自己就是孫子。 即便父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多次寫信跟他表達父母的關心和愛。 可多年積壓的怨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更不會因為父母三兩句好聽的話就能抹去。

渴望和父母親近,想得到父母的關愛,這是每一個孩子的本能。 只是在感知愛的過程中,父母以為是「蜜糖」的教育,對孩子而言卻是致命的「砒霜」。 就像另一個同樣因為輟學被送進營地來的小女孩說的: 「大人總說他們苦,我怎麼覺得,我們現在過得更苦。」

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尊重孩子的本性和真實。 這種被誤解、否定的痛,帶給孩子的是極大的苦,以致於他不願意再向父母傾訴自己的一切。 是時候,搭起一座名為「愛」的橋! 英國政府政策顧問、青少年心理諮詢師約翰·科爾曼博士在接觸大量的「問題家庭」後發現: 不願意溝通的孩子,對父母依舊有很強烈的依戀。 別看他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表現得特別叛逆,事實上,他都在用這種方式,來試探父母的愛。 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父母,也希望父母不要放棄他。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做到這四點,才能重新搭建起彼此「愛」的溝通橋樑: 1、找準時機再溝通。 正處在負面情緒中的孩子,很難聽得進或接受父母的表達,這種情況下,千萬別「硬碰硬」,激發矛盾。 需要溝通的地方,選擇孩子情緒好、心態比較放鬆的時候再進行交流。 尊重孩子的感受,是打開溝通之門至關重要的鑰匙。 當他覺得父母不再急於表達自己,而是等他準備好了再說,這會讓他放下戒備,願意敞開。 2、先聽孩子說什麼,再有針對性地回應。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曾為青春期父母的教育提出這樣的建議:話要少。 孩子不願說,正是父母說太多,聽太少。 他們一天天變得成熟,想法也越來越多、越複雜,如果沒有機會說出來,容易打擊表達的積極性。 只有父母給孩子「說」的機會,單純做一名用心的聆聽者,不批判不掌控,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有在關注和回應他。 慢慢地,孩子也就不會那麼排斥跟父母的溝通。 3、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別只關心學習。 前段時間,遼寧一位爸爸發現兒子厭學,和家人關係也不好,溝通不順暢。 得知兒子有想出去走走的念頭,便決定辭職,帶兒子環游中國。 整個過程中,他不提學習,也不提任何讓兒子感到有壓力的事,就是單純地陪兒子遊山玩水。 五十多天的經歷,給兒子很多自我的思考,回到家之後,兒子的態度轉變也是有目共睹。

再叛逆的孩子,也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當他被理解、被讀懂、被當作一個平等的「成人」對待時,他才能將父母當做聽眾,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4、在日常小事上,也要表達愛。 很多父母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愛孩子最好的表現。 物質生活再好,都比不過孩子內心真正的需要。 有時候,孩子想要的只是父母每天下班後陪他一下,在他考差了的時候鼓勵一下,或者受了委屈後支持他一下。 事情雖小,卻能在細節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真切切的愛。 唯有愛,能改變孩子,改變一個家。

主持人蔡康永說過: 

「對小孩來講,父母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父母要他變成的人。」 不是父母的標準才是標準,也要允許孩子在一天天成長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只有感受到父母足夠的尊重、愛和自由,孩子才能相信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和父母保持健康良性的溝通。 他的未來,才能順其自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願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保衛護航者;也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視自己的父母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溝通無礙,相愛無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