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是肌張力高?寶寶肌張力高就是腦癱?

網上關於寶寶肌張力高的說法, 直接讓人嚇哭, 導致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會得腦癱…… 還有的家長, 發現寶寶拳頭攥的緊、腳趾內扣、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等, 疑惑寶寶是不是肌張力高。 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寶寶「肌張力」的問題。
什麼是肌張力?

肌張力是指肌肉組織在靜息狀態下(即:安靜狀態下)的肌肉為開始運動做準備, 反射性地維持著的緊張狀態, 表現為一種不隨意的、持續的、微小的收縮, 以及被動活動肢體或按壓肌肉時所感覺到的阻力。

肌張力是肌肉所保持緊張狀態的程度, 它可以分為靜止性肌張力、姿勢性肌張力及運動性肌張力等, 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 並表現為多種形式。

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異常包括異常低下或增高, 是神經系統損傷的表現之一。

肌張力低下的特點是:被動運動的阻力減弱, 且關節過度伸展。

肌張力增高的特點是:被動運動肢體時, 我們感受到一種異常的伸縮反應, 可以描述為「折刀」感, 或者在運動范圍內有「齒輪」感。

遲滯、重度窒息、感染、需要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呼吸衰竭等併發癥, 在日常照料的過程中與足月兒相比, 早產存活者更可能出現以下神經發育障礙, 且出生時胎齡越小, 發生這些損害的風險越高。 具體包括:認知能力受損、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行為及心理問題。 其中, 運動障礙就可能會出現肌張力異常的表現。

如果寶寶有異常的肌張力增高, 父母可能會發現給寶寶做被動操時, 寶寶會「用力頂」, 「不配合」, 注意這個檢查需要在寶寶清醒、自然、放鬆的狀態下。

但是, 判斷肌張力是否異常, 對於經驗不足的家長來說是有相當難度的,

因此在發現寶寶可能有異常肌張力的情況下, 需要由神經專科或運動發育專科的醫生, 來做詳細的評估以判斷。

肌張力高的常見表現

肌張力維持身體做出各種姿勢和正常運動, 一旦肌張力過高, 會因肌張力亢進出現一些異常的姿勢, 肢體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肌張力高常表現出, 上肢肩關節內收, 肘、腕關節屈曲, 手指屈曲握拳狀, 拇指內收;下肢伸直, 大腿外展困難, 踝關節蹠屈。 坐時兩下肢向前伸直困難, 站時足尖著地, 行走時踮足、剪刀樣步態等。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出現這樣的姿勢, 經家長引導後可以恢復正常, 那很可能不是肌張力高;但如果在放鬆時仍保持這種狀態, 經引導不能恢復,
則很有可能是真的肌張力高, 應到兒童醫院找專業的神經科醫生進行檢查確認。 判斷一個寶寶是否肌張力高, 還要看寶寶運動發育的水準。 如果寶寶運動發育正常, 比如寶寶已經會翻身、坐、爬行等, 爸爸媽媽就不必擔心寶寶肌張力是否有問題。 但是, 我們常常遇到的是寶寶翻身很好, 也可以坐了, 甚至有的大運動發育比同齡寶寶要超前, 卻被扣上」肌張力高「的帽子。 要知道真正病態肌張力高的寶寶是不會運動發展正常的。 肌張力高會是腦癱嗎? 經常有家長把「肌張力高」和「腦癱」劃等號。 只要寶寶出現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有時小手呈握拳姿勢」, 「總是愛使勁」等現象, 家長就擔心是不是肌張力高, 是不是腦癱,
是不是給寶寶耽誤了。 首先要說明, 只有有腦損傷的寶寶才有可能引起腦癱。 一個正常出生的孩子, 出生的時候很順利, 生下來就會哭了, 沒有腦損傷, 以後發育也很正常, 就算是表現出肌張力高, 也不會患腦癱的。 被指肌張力高的可能原因 一些腦癱的寶寶早期會有肌張力高的癥狀, 但很多寶寶肌張力高只是身體發育的正常現象。 只有極少部分和腦癱或腦部疾病有關。 兒童保健醫生在體檢時提到的「寶寶肌張力有點‘高’或‘低’」, 絕大多數只是在說寶寶的發育差異。 這種特定時期的異常肌張力增高, 不是真正的異常, 可能有三種原因:

1、特殊時期的正常反應

剛出生的寶寶全身屈肌張力都比較高, 但身體活動的大部分屬於身體的自然反應, 又叫反射行為。 如擁抱反射,表現為頭部突然變換姿勢或後仰,受到巨大或突然的聲音驚嚇,會手臂向兩側伸展,手張開,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著大哭。擁抱反射在每個寶寶身上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滿月之前很常見,2個月左右消失。 強直性頸部反射,也被稱為「擊劍姿勢」,當寶寶頭部轉向某一側時,同側手臂會伸直,另一側手臂彎曲。這種反射在寶寶5~7個月左右會消失。 「力大無比」的抓握反射,出生開始直到5~6個月左右消失;「腳尖著地」的踏步反射,會在9~12個月左右消失。

2、寶寶情緒的影響

如果寶寶情緒緊張不能放鬆,檢查的時候自然就不配合,比如做出「緊緊攥拳頭」的行為,這也會影響肌張力檢查的結果。 3、觸覺敏感導致的抵抗 當一些觸覺比較敏感的寶寶去做這些檢查時,會表現出明顯的抵抗。這也會導致了檢查結果認為,寶寶的肌張力偏高。 3個月以內的嬰兒肌張力高不一定有病:嬰兒出現肌張力高,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一般在三個月之前的嬰兒,由於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可能會出現肌張力偏高的表現,隨著年齡增生是會改善的;如果隨著年齡增長肌張力還是沒有恢復,就要考慮是不是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了。

所以說,3個月以內的嬰兒單純肌張力高,不伴有姿勢異常,不需要康復療法,只需要定期隨診就行。

真正的肌張力高要如何治療? 如果診斷為疾病引起的肌張力異常,那就要及早治療,不要耽誤。 對於確診為肌張力異常的孩子,需要啟動正規的物理治療,進行專業康復訓練和家中日常鍛煉。在家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蹬三輪的動作,聽輕柔的音樂放鬆,增加孩子的力量,克服肌張力異常帶來的行動障礙,通過持久訓練逐步恢復健康。 又叫反射行為。 如擁抱反射,表現為頭部突然變換姿勢或後仰,受到巨大或突然的聲音驚嚇,會手臂向兩側伸展,手張開,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著大哭。擁抱反射在每個寶寶身上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滿月之前很常見,2個月左右消失。 強直性頸部反射,也被稱為「擊劍姿勢」,當寶寶頭部轉向某一側時,同側手臂會伸直,另一側手臂彎曲。這種反射在寶寶5~7個月左右會消失。 「力大無比」的抓握反射,出生開始直到5~6個月左右消失;「腳尖著地」的踏步反射,會在9~12個月左右消失。

2、寶寶情緒的影響

如果寶寶情緒緊張不能放鬆,檢查的時候自然就不配合,比如做出「緊緊攥拳頭」的行為,這也會影響肌張力檢查的結果。 3、觸覺敏感導致的抵抗 當一些觸覺比較敏感的寶寶去做這些檢查時,會表現出明顯的抵抗。這也會導致了檢查結果認為,寶寶的肌張力偏高。 3個月以內的嬰兒肌張力高不一定有病:嬰兒出現肌張力高,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一般在三個月之前的嬰兒,由於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可能會出現肌張力偏高的表現,隨著年齡增生是會改善的;如果隨著年齡增長肌張力還是沒有恢復,就要考慮是不是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了。

所以說,3個月以內的嬰兒單純肌張力高,不伴有姿勢異常,不需要康復療法,只需要定期隨診就行。

真正的肌張力高要如何治療? 如果診斷為疾病引起的肌張力異常,那就要及早治療,不要耽誤。 對於確診為肌張力異常的孩子,需要啟動正規的物理治療,進行專業康復訓練和家中日常鍛煉。在家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蹬三輪的動作,聽輕柔的音樂放鬆,增加孩子的力量,克服肌張力異常帶來的行動障礙,通過持久訓練逐步恢復健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