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一生坐過11個月子,如今87歲體重只有60斤,看她活成啥樣子

她一生坐過11個月子, 如今87歲體重只有60斤, 看她活成啥樣子

晉南地處中條山餘脈, 黃土原壑交錯, 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山, 智慧的先民創造了一種靠崖院的民居形式, 一般都是依地勢開挖鑿洞, 憑著一身力氣就可以安個家, 繁簡皆可, 視自家經濟條件而定, 不像我們現在得花錢買房子, 背負幾十年的房貸,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 靠崖院很好解決了居住問題。

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種民居正和地坑院一樣慢慢地被廢棄, 大多數人在政府扶貧政策支持下都異地搬遷到移民新村, 堅守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戀舊不願意搬遷的老人。

《管子·牧民》曰:「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 意思是說百姓的糧倉充足, 豐衣足食, 才能顧及到禮儀, 重視榮譽和恥辱。 如今, 隨著全民脫貧奔小康, 農村的日子越越過越好, 百善孝為先,

讓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渡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已經成了很多子女的共識。 可是孝順孝順有順才有孝, 一起來看看, 在偏遠鄉村, 面對老人的執拗, 孩子們怎麼表達那份孝心吧。

前一段我們在晉南鄉下採風時, 路過一座靠崖院, 邊上有幾間嶄新的小平房,

還弄了圍牆, 就差安上大門搭成小院, 看樣子剛落成不久, 還沒有入住呢。 緊挨著的靠崖院的大門開著, 聽到院子裡有人在說話, 幾個人敲了敲大門, 走進了院子:這是一個很舊的院子, 看樣子是年久失修, 窯面的牆皮都脫落了, 一個個子矮小瘦弱的老人正站在院子裡自言自語, 靠門口的杏樹下麵的灶臺上放著一口鍋, 裡面還剩了碗米湯, 不用說就是個獨居老人。

看見我們進來, 老人迎了上來, 問她吃午飯了嗎?她指了指鍋臺說剛喝了碗稀飯, 鍋裡還有, 我們要是沒有吃飯就熱熱給我們喝。 我們趕緊擺了擺手說吃過了, 問她剛才給誰說話呢, 咋沒有看到人?

老人說她給自己說話呢, 剛才小兒子過來讓她找戶口本, 說是領東西要用, 可就是想不起來放哪兒了?真是愁人。 我們問她戶口沒和兒子在一起嗎?她說兒子長大早分了家, 現在她是一人戶。

這是老人居住的窯洞,雖然簡單樸素但是收拾的乾淨利索,正衝著土炕的八仙桌上擺了兩個鏡框,裡面夾滿了照片,和我們兒時的記憶一樣。不用說肯定是老人的家人,也許在老人心裡,雖然獨居,仍像有親人陪伴一樣。緊挨著桌子是一對舊沙發,應該是孩子們淘汰的,沙發上放了兩個抽屜,看樣子為了找戶口本老人已經翻了半天……

估計是老人獨居少有外人交流的緣故,我們發現在鄉下採風碰到的老人一般都比較熱情健談,看見我們看著鏡框,老人拉開了話匣子:別看老人個子小,目測也就一米四左右,但是精神很好,耳朵也不背,說起話來底氣十足,思維也很清晰。老人說,自己姓陳,今年87歲,這院子是自己和老伴結婚時開的,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自己這輩子生了11個孩子,以前日子窮,和老伴拼死拼活地幹,只養活了6個孩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兩個人黃土地裡刨食,好不容易將兒女拉扯大,以為可以鬆口氣,享幾天清福了。沒想到,十多年前二兒子在房頂幹活時不慎跌落下來沒有搶救過來,老伴承受不住晚年喪子的打擊,不到半年時間就隨著兒子去了,留下她孤零零一人守著這老院子,老人指著相框裡老伴和兒子的照片淚流滿面。估計在無數個夜晚,老人看著自己至親的照片也這樣痛徹心扉……

看見老人傷心,我們趕緊岔開話題,問問老人幾個孩子還好吧,這麼大年紀了怎麼沒有和孩子們一起住?老人說兒女們都很孝順,已經成家立業各忙各的,孩子們都讓她去住,可是自己年紀大了,肯定不如年輕人講衛生,和他們住一起不習慣,再加上孩子們都忙,自己還能吃能跑能照顧自己,不想給孩子們增加負擔,等到實在爬不動了再說吧,眼下覺得還是一個人住自在。

但是孩子們不放心,也常回來看看,給她帶點吃的和生活必需品,孩子多,所以也是三天兩頭的有人回來。說著老人指著炕臺上的半塊西瓜,說這就是孫女昨天來看她時帶的,還給她買了牛奶餅子。老人說,那麼大一個西瓜自己也吃不了,還剩這半塊,虧了窯裡頭涼,要不都壞了,你們要是不嫌棄就切了吃。我們趕緊謝絕了,說留著你下午就著饅頭吃吧,就著饅頭吃西瓜是很多老人的最愛,小編的爸爸就經常拿這當飯。

我們直誇老人有福,說你孫女都這麼大能孝敬你了,肯定是吃穿不愁衣食無憂了吧。老人笑著說,年輕時罪沒有白遭,孩子們真是一個比一個孝順。自己現在有國家給發的養老金,還能在村裡的桃脯作坊幹點零活,一天能掙30塊錢,說實在是花不著孩子們的錢,孩子們有這份孝心就行了。

聽老人這麼一說,我們吃了一驚,就您這身體,能有60多斤就不錯了,感覺一風就能刮跑了,還能去打工?老人說,年輕時有70斤,現在也就60斤了,不過你們可別小看我,啥農活都能幹。現在上年紀了孩子們不讓幹農活來,自己閒不住,在村裡找點活幹,能掙點零花錢還能找著人聊天,多好。

看著老人佝僂的身影,用這麼一副嬌小瘦弱的身體養育大了6個子女,仍然沒有選擇時下流行的「躺平」,不願意拖累孩子,還在毫無怨言地勞作著,真是讓人感動。我們從這個普通的農村老奶奶身上看到了偉大的母愛:對兒女永遠只有付出,不求回報。

老人說,小兒子最近在靠崖院的邊上給她蓋了一座新房子,說是怕老院子不安全,說著就要帶我們出去看看她的新房子。果然就是我們在門口看到的新房子,老人指著東面新蓋的房子說,小兒子讓她住這裡,催了好長時間自己就是不想搬,這平房裡哪有她住了一輩的窯洞舒服呢?我們知道,老人即使不搬家,看著這新房子也是滿心的歡喜,兒女孝順對於父母來說是多大的福報呀。

我們勸老人聽兒子的話,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考慮,既然都蓋好了就趕快搬到新房裡住吧,亮亮堂堂的,省的兒女們提心弔膽的,老人笑著說好好好,等下次來請你們上我新家聊天。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苦了大半輩子的老奶奶健康長壽!

這是老人居住的窯洞,雖然簡單樸素但是收拾的乾淨利索,正衝著土炕的八仙桌上擺了兩個鏡框,裡面夾滿了照片,和我們兒時的記憶一樣。不用說肯定是老人的家人,也許在老人心裡,雖然獨居,仍像有親人陪伴一樣。緊挨著桌子是一對舊沙發,應該是孩子們淘汰的,沙發上放了兩個抽屜,看樣子為了找戶口本老人已經翻了半天……

估計是老人獨居少有外人交流的緣故,我們發現在鄉下採風碰到的老人一般都比較熱情健談,看見我們看著鏡框,老人拉開了話匣子:別看老人個子小,目測也就一米四左右,但是精神很好,耳朵也不背,說起話來底氣十足,思維也很清晰。老人說,自己姓陳,今年87歲,這院子是自己和老伴結婚時開的,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自己這輩子生了11個孩子,以前日子窮,和老伴拼死拼活地幹,只養活了6個孩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兩個人黃土地裡刨食,好不容易將兒女拉扯大,以為可以鬆口氣,享幾天清福了。沒想到,十多年前二兒子在房頂幹活時不慎跌落下來沒有搶救過來,老伴承受不住晚年喪子的打擊,不到半年時間就隨著兒子去了,留下她孤零零一人守著這老院子,老人指著相框裡老伴和兒子的照片淚流滿面。估計在無數個夜晚,老人看著自己至親的照片也這樣痛徹心扉……

看見老人傷心,我們趕緊岔開話題,問問老人幾個孩子還好吧,這麼大年紀了怎麼沒有和孩子們一起住?老人說兒女們都很孝順,已經成家立業各忙各的,孩子們都讓她去住,可是自己年紀大了,肯定不如年輕人講衛生,和他們住一起不習慣,再加上孩子們都忙,自己還能吃能跑能照顧自己,不想給孩子們增加負擔,等到實在爬不動了再說吧,眼下覺得還是一個人住自在。

但是孩子們不放心,也常回來看看,給她帶點吃的和生活必需品,孩子多,所以也是三天兩頭的有人回來。說著老人指著炕臺上的半塊西瓜,說這就是孫女昨天來看她時帶的,還給她買了牛奶餅子。老人說,那麼大一個西瓜自己也吃不了,還剩這半塊,虧了窯裡頭涼,要不都壞了,你們要是不嫌棄就切了吃。我們趕緊謝絕了,說留著你下午就著饅頭吃吧,就著饅頭吃西瓜是很多老人的最愛,小編的爸爸就經常拿這當飯。

我們直誇老人有福,說你孫女都這麼大能孝敬你了,肯定是吃穿不愁衣食無憂了吧。老人笑著說,年輕時罪沒有白遭,孩子們真是一個比一個孝順。自己現在有國家給發的養老金,還能在村裡的桃脯作坊幹點零活,一天能掙30塊錢,說實在是花不著孩子們的錢,孩子們有這份孝心就行了。

聽老人這麼一說,我們吃了一驚,就您這身體,能有60多斤就不錯了,感覺一風就能刮跑了,還能去打工?老人說,年輕時有70斤,現在也就60斤了,不過你們可別小看我,啥農活都能幹。現在上年紀了孩子們不讓幹農活來,自己閒不住,在村裡找點活幹,能掙點零花錢還能找著人聊天,多好。

看著老人佝僂的身影,用這麼一副嬌小瘦弱的身體養育大了6個子女,仍然沒有選擇時下流行的「躺平」,不願意拖累孩子,還在毫無怨言地勞作著,真是讓人感動。我們從這個普通的農村老奶奶身上看到了偉大的母愛:對兒女永遠只有付出,不求回報。

老人說,小兒子最近在靠崖院的邊上給她蓋了一座新房子,說是怕老院子不安全,說著就要帶我們出去看看她的新房子。果然就是我們在門口看到的新房子,老人指著東面新蓋的房子說,小兒子讓她住這裡,催了好長時間自己就是不想搬,這平房裡哪有她住了一輩的窯洞舒服呢?我們知道,老人即使不搬家,看著這新房子也是滿心的歡喜,兒女孝順對於父母來說是多大的福報呀。

我們勸老人聽兒子的話,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考慮,既然都蓋好了就趕快搬到新房裡住吧,亮亮堂堂的,省的兒女們提心弔膽的,老人笑著說好好好,等下次來請你們上我新家聊天。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苦了大半輩子的老奶奶健康長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