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3歲前需學會的4項本領,長大後少走彎路,爸媽別不以為意

常言道:「3歲看大, 7歲看老」。 寶寶3歲左右, 是智力發育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所以爸爸媽媽要重視寶寶的早教, 抓準時機, 讓他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個過程不僅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強化認知, 還能增強自理能力, 促使他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每天去幼稚園門口接孩子放學, 經常遇到孩子同班一名叫浩浩的小朋友, 每次見到家長出現, 立刻捂著褲襠飛奔出來, 大喊著:「媽媽, 我要上廁所, 憋不住了!」然後家長急急忙忙地帶孩子去找地方解決燃眉之急。

有次我跟這位家長閒聊, 說起浩浩每次放學都內急的原因。 這位媽媽說「我家孩子在幼稚園不愛上廁所, 平時在家都是大人幫著脫好褲子才肯上。 之前也跟老師說過, 多領孩子上廁所, 上午還好, 就是下午快放學時, 老師可能忙得顧不上, 所以孩子就一直憋著。 」

聽到這裡, 我一邊替家長感到擔心,

同時也替老師感到無奈。 3歲左右的孩子自理能力弱一些是理所當然, 但如果每個孩子都這樣, 連自行上廁所都成問題, 那老師這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當下最主要的就是教會孩子自己如廁。

其實, 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明顯低於同齡人, 個人感覺最需要反思的還是父母。 有時候我們太過於心疼和寵愛孩子, 事事包辦, 一旦他們離開父母身邊, 生活就會陷入一團糟!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 自己掌握的本領越多, 在夥伴當中就越顯自信和優勢。 下麵這幾項本領, 爸爸媽媽在寶寶入學前務必要教會, 越早教會, 則孩子越早受益。

本領一:我會自己上廁所, 不用麻煩老師

如廁是人的生理本能, 寶寶上廁所要比大人頻繁得多, 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 他身體裡的「小液壺」又滿了, 所以只有他自己掌握「信號」才是最準確的。

孩子在家裡, 大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所以常常能提醒;但幼稚園孩子太多, 老師也顧不過來, 如果常常憋尿, 對寶寶的膀胱和身體發育是極為不利的。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寶寶1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鍛煉自己大小便, 2歲以後就能自主控制排便。 排便前解提褲子、排便之後自行清潔則需要等到更大一些。

最初引導寶寶如廁時, 可以準備一個大小合適、形狀可愛的小便盆, 這樣寶寶會更樂於接受並能適應自主如廁這件事。

如果寶寶在上廁所過程中弄髒了衣褲, 不要責怪他, 應當多鼓勵。 當寶寶成功如廁, 也別忘了稱讚他, 更能提起他的積極性。

本領二:我能自己好好吃飯, 長個長身體不掉稱

很多孩子到了幼稚園, 不會自己吃飯, 或者因為挑食、焦慮等多種原因, 不能好好吃飯。 導致上幼稚園之初, 經常生病, 體重也出現下降。

如今的幼稚園老師大多比較有耐心, 看見吃得少或者吃得慢的孩子, 偶爾會喂上幾口。 但一個班裡有三十多個孩子, 要個個都照顧周到肯定是不現實的, 所以孩子在入園前如果還不會自己吃飯, 最終受苦的還是孩子。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早在寶寶1歲左右, 有段時間會表現出強烈自主吃飯的意願。 爸媽要把握好這個時機, 別嫌麻煩不怕弄髒,讓寶寶自己「掌勺」放開了吃,多鼓勵他,吃飯的興趣和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寶寶吃飯時,注意讓他養成專注的習慣,比如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收起玩具等,不做其它事,一心一意吃好飯。

不要強迫寶寶吃飯,但要給他立規矩,比如半個小時內沒有吃完飯,剩下的就不必再吃了,還要按約定取消某一次小零食、限制娛樂時間、沒收小玩具等,以示懲戒。

本領三:我的牙齒自己刷,大家說我是小白牙

如今患牙病的孩子很多,尤其是換牙前的孩子,歸根到底都是沒有好好保護牙齒所致。有的寶寶愛吃甜食,吃完了也不好好刷牙,導致小小年紀就有滿口「爛牙」和「黑牙」。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要告訴寶寶,不好好保護牙齒的壞處,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護牙的小故事,看相關主題的繪本或動畫片,讓寶寶有一定的防護牙齒健康的意識。

其次可以帶著寶寶到商場裡,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牙刷和牙膏,提起他自己刷牙的興趣,鼓勵他自己刷牙。

再是要教會寶寶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刷2次,每次刷3分鐘,上下左右裡外都要刷……如果寶寶太小刷不乾淨,可以等他刷完以後,大人幫著再刷一次。

本領四:我會勤洗手,細菌病毒遠離我

3歲的寶寶正是好奇心強盛的時候,總喜歡這裡摸摸,那裡摸摸,所以小手就很容易沾染細菌和病毒。如果沒有及時清洗,就容易在拿取食物和進餐時導致「病從口入」。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寶寶天生就愛玩水,我們該告訴他在這些情況下要洗手:飯前、便後、戶外活動結束、手上有污漬時、拿取任何食物前等。

教會寶寶正確的洗手步驟:先把雙手淋濕,抹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掌相對揉搓,手心、手背、手指間、指甲縫、手腕等部位都要揉搓到,之後再用全部沖洗乾淨。

寶寶3歲之前,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寶寶學會以上四項本領,上幼稚園能更輕鬆,老師少操心,家長也少擔心。所以,家長們一定別忘記抽時間多教教寶寶哦。

別嫌麻煩不怕弄髒,讓寶寶自己「掌勺」放開了吃,多鼓勵他,吃飯的興趣和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寶寶吃飯時,注意讓他養成專注的習慣,比如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收起玩具等,不做其它事,一心一意吃好飯。

不要強迫寶寶吃飯,但要給他立規矩,比如半個小時內沒有吃完飯,剩下的就不必再吃了,還要按約定取消某一次小零食、限制娛樂時間、沒收小玩具等,以示懲戒。

本領三:我的牙齒自己刷,大家說我是小白牙

如今患牙病的孩子很多,尤其是換牙前的孩子,歸根到底都是沒有好好保護牙齒所致。有的寶寶愛吃甜食,吃完了也不好好刷牙,導致小小年紀就有滿口「爛牙」和「黑牙」。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要告訴寶寶,不好好保護牙齒的壞處,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護牙的小故事,看相關主題的繪本或動畫片,讓寶寶有一定的防護牙齒健康的意識。

其次可以帶著寶寶到商場裡,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牙刷和牙膏,提起他自己刷牙的興趣,鼓勵他自己刷牙。

再是要教會寶寶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刷2次,每次刷3分鐘,上下左右裡外都要刷……如果寶寶太小刷不乾淨,可以等他刷完以後,大人幫著再刷一次。

本領四:我會勤洗手,細菌病毒遠離我

3歲的寶寶正是好奇心強盛的時候,總喜歡這裡摸摸,那裡摸摸,所以小手就很容易沾染細菌和病毒。如果沒有及時清洗,就容易在拿取食物和進餐時導致「病從口入」。

訓練技巧/注意事項:

寶寶天生就愛玩水,我們該告訴他在這些情況下要洗手:飯前、便後、戶外活動結束、手上有污漬時、拿取任何食物前等。

教會寶寶正確的洗手步驟:先把雙手淋濕,抹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掌相對揉搓,手心、手背、手指間、指甲縫、手腕等部位都要揉搓到,之後再用全部沖洗乾淨。

寶寶3歲之前,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寶寶學會以上四項本領,上幼稚園能更輕鬆,老師少操心,家長也少擔心。所以,家長們一定別忘記抽時間多教教寶寶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