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中,為什麼「真心付出」的人會被辜負?原因有三,令人心酸

有一句話,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 好人沒好報。

做人過分好心, 那是不會有好報的。 因為人之好心, 會被別人當成是「軟弱」。 而軟弱之人, 絕對會被別人所欺負。

你待別人一片赤誠, 可別人卻認為你別有目的, 於是乎處處套路你, 給你挖坑, 以此來謀害你。

很多人覺得, 唯有外人才會做這樣的事兒, 而家人絕對不會這麼做。 其實, 這樣的想法是不恰當的。 因為家人也會做出這種「不明是非」之事兒。

在家庭中, 你為了家庭而勞心勞力, 最後會換來什麼?

家庭中, 之所以人們真心付出也會被人辜負, 就是因為人性當中有這三個弱點,

令人心酸。

原因一:真心付出, 有可能會觸碰別人的利益。

有個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地思考一番, 為何你真心付出了, 別人還非要與你作對呢?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 就是因為你有可能觸碰到了別人的「利益」。

所謂「親兄弟, 明算帳」。 不僅外人之間存在著利益關係,

家人之間也存在著利益關係。 而且, 家人的利益關係會更為複雜。

家中有三兄弟, 你身為大哥, 便想帶好頭, 真心實意去照顧父母。 可是, 你越是真心實意地照顧父母, 你其他的兄弟就會越害怕, 越會憎恨你。

你也會覺得, 自己照顧父母那是自己的事兒, 關別人何事呢?話雖如此, 可從現實中, 是不能這麼說的。

你盡心盡力了, 你的兄弟會認為父母給了你不少的好處, 而他自己卻得不到。 就是這種嫉妒的心理, 會讓他們聯合起來孤立你。

或者說你一片真心為了家庭, 可你的家人卻認為你把他們的責任都搶走了。 這個時候, 別人就不會感激你, 而只會把你當成是需要防備的敵人。

真心付出, 不是不好, 而是容易被有心之人所覬覦。

原因二:習慣性付出, 容易被人視為「理所應當」。

某個家庭中有兩個兄弟, 大哥沒讀多少書便出來種地了。 而二弟卻喜歡讀書, 且還在學問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小時候, 因為二弟經常沉溺在讀書當中, 所以大哥便跟二弟說, 他如果有空,

就會幫他做點農活, 父母也就不會發現了。

那個時候, 家中的每個人都需要幹活, 不論你讀不讀書。 可是, 正因為大哥疼愛弟弟, 所以他把弟弟的那一份活也幹了。

後來的某一天, 哥哥生病了, 沒有去幹農活。 正因如此, 沒有幹活的弟弟便被父母罵了一頓。 可就是這一頓罵, 讓弟弟憎恨起了哥哥。

弟弟去到哥哥的房間, 絲毫不理會哥哥的病情, 而是指責哥哥, 說他不去務農, 害得自己被父母痛駡。 而哥哥也不明白, 為何弟弟要這麼說。

其實, 當你付出過多之後, 那你就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一定的刻板印象。 這個時候, 你稍微做得不好, 別人就會挑你的刺, 甚至還會針對你。 這, 便是不懂感恩的人心。

原因三:當渾濁成為了常態, 光明就是一種罪。

在一潭污濁不堪的水中, 你卻成為了當中的清流。 那麼, 你周邊的污濁之流就會排擠針對你, 讓你這「清流」被迫受到打壓。

同樣的道理, 當你家庭中的任何人都不想付出時, 那你心甘情願去付出, 別人就會認為你過分「異類」了。 因而別人會厭惡你, 甚至拉幫結派詆毀你。

試想,三個和尚一起去挑水,只有你在其中出力了,而其餘兩個人卻不出力。這個時候,那兩個人就會認為你不懷好心,想要獨吞這些水源。

在父母生病後,有些做孩子的不出力,只知道動嘴巴。而有些孩子卻親身照顧父母,一片孝心。

可是,不出力的孩子就會感覺到不安,因為他覺得,你那麼出力,難道就是要「獨吞」父母的資產嗎?

哪怕你是有著一片真心,可別人都會不念及你的付出,而是把你的付出當成是「可有可無」的行為罷了。這,便是人心污濁的可怕之處。

寫到最後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未來再也不盡心盡力了。與其付出了得不到回報,還不如不付出。

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存在這麼一種消極的想法,我們只要「在其位,謀其事」就可以了。

你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就承擔什麼責任。而不屬於你的責任,一概不要承擔。如此,人人都各盡其責,那這種「付出沒好報」的情況就會減少發生。

甚至拉幫結派詆毀你。

試想,三個和尚一起去挑水,只有你在其中出力了,而其餘兩個人卻不出力。這個時候,那兩個人就會認為你不懷好心,想要獨吞這些水源。

在父母生病後,有些做孩子的不出力,只知道動嘴巴。而有些孩子卻親身照顧父母,一片孝心。

可是,不出力的孩子就會感覺到不安,因為他覺得,你那麼出力,難道就是要「獨吞」父母的資產嗎?

哪怕你是有著一片真心,可別人都會不念及你的付出,而是把你的付出當成是「可有可無」的行為罷了。這,便是人心污濁的可怕之處。

寫到最後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未來再也不盡心盡力了。與其付出了得不到回報,還不如不付出。

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存在這麼一種消極的想法,我們只要「在其位,謀其事」就可以了。

你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就承擔什麼責任。而不屬於你的責任,一概不要承擔。如此,人人都各盡其責,那這種「付出沒好報」的情況就會減少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