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想孩子未來更出色,4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做

身邊一位媽媽就經常抱怨說:

「我一晚上得起來好幾次, 又是餵奶、又是換尿布, 他倒好, 睡得跟死豬一樣;

他一下班就窩在沙發裡, 跟朋友組隊玩遊戲, 說他幾句吧, 他就理直氣壯地說, 上了一天班, 玩會遊戲歇歇都不行?」……

但實際上, 爸爸們真的不愛孩子、不在乎家庭嗎?真的是忙到沒時間嗎?並不是, 大多數情況下, 他們只是不上心, 沒意識到爸爸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已。

在一個家庭中, 爸爸就是一個榜樣和標桿。 通過跟爸爸相處, 孩子們能觀察到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 也能見識到男性的責任、擔當、勇氣,

這都是媽媽替代不了的。

1.陪孩子做運動

嬰兒從5個月起, 就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不一樣。 當爸爸抱他的時候, 他已經開始驚奇于爸爸的偉力, 因為爸爸把他舉得高, 讓他四肢伸展。 所以,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教練。

從舉高高開始,

爸爸就要陪孩子做運動。 爸爸和媽媽不一樣, 女性的本質決定了她很少帶孩子參加具有冒險性的活動, 而爸爸能通過運動教給孩子勇敢、開朗的探索精神。

而且, 有爸爸陪孩子一起運動、遊戲, 父親強有力的臂膀會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心理會更健康, 無論小時候或長大後, 面對挫折或挑戰, 都會更有安全感, 更積極勇敢。

2.給孩子一個擁抱

心理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統計了哈佛大學上千名學生的感受, 結論是:來自爸爸的擁抱, 帶來的肯定和震撼, 遠遠超過來自媽媽的。

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 都有肌膚饑渴, 這早已是心理學的共識。 中國的爸爸都不喜歡說愛, 那就擁抱吧, 你的擁抱, 比來自媽媽的, 更有用哦。

3.體驗爸爸的工作環境

在大多數的家庭裡, 爸爸從事的職業都是相對繁忙、勞累、有競爭性的, 相比之下, 母親就顯得更家庭化一些。

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上, 特別是職業規劃上, 父親的作用確實比母親要大一些。

我們社區裡一位爸爸, 是擺攤賣早點的, 無論春夏秋冬, 每天淩晨4點多就起來準備了。 忙活一上午, 中午休息一會兒, 又開始準備晚上要賣的串串。

他家的兒子才四年級, 每天放學寫完作業後, 就蹲在攤前給爸爸打下手, 用竹簽把捲心菜、蘑菇、豆腐卷等一點點串起來……

熟悉這個孩子的人都知道, 這孩子從沒有因爸爸的職業而感到羞恥過,

反而比同齡孩子表現得更懂事、更勤奮好學……

所以說,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真的需要帶孩子去爸爸工作的地方體驗一次, 看看大人的辛勞與不易。 這對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堅強意志, 都大有好處。

4.爸爸教孩子尊重媽媽

作家王怡有一次把兒子書亞抱在懷中, 問他:「爸爸的寶貝是誰呀?」

小書亞說:「我!」王怡說:「不對, 爸爸的寶貝是媽媽!爸爸再問你, 媽媽的寶貝是誰呀?」小書亞這次聲音小點了:「是我。 」

王怡說:「也不是, 媽媽的寶貝是爸爸!那麼, 爸爸媽媽的寶貝是誰呢?」

小書亞這下確定了, 大聲說:「是書亞!」王怡抱著他說:「對啦!」

在孩子面前, 王怡和妻子毫不掩飾對對方的愛和重視, 時時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和爸爸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而自己是爸爸媽媽共同最重要的人。

王怡常對小書亞說:「媽媽最辛苦啦,要尊重媽媽。」

書亞調皮或生氣時用玩具或手打媽媽,那是最不允許的事,準被他嚴厲教訓。

孩子尊重媽媽並非與生俱來,孩子需要被教導,教導的最佳的人選是爸爸,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知乎上一位作者講:如果爸爸愛媽媽,同時教育孩子要像爸爸一樣對媽媽好,孩子就會在言傳身教中學會如何愛媽媽、尊重媽媽、孝順媽媽。

孩子也會更有安全感,更學會尊重他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Wendy媽有話說:

每個孩子都呼喚爸爸,每個媽媽都渴望關愛。

即使,媽媽已經習慣了自己帶孩子,也請試著在這些事上走開,讓爸爸來做。

願所有的家中,都有一個用心的爸爸,一個快樂的媽媽,和一個幸福的孩子。

而自己是爸爸媽媽共同最重要的人。

王怡常對小書亞說:「媽媽最辛苦啦,要尊重媽媽。」

書亞調皮或生氣時用玩具或手打媽媽,那是最不允許的事,準被他嚴厲教訓。

孩子尊重媽媽並非與生俱來,孩子需要被教導,教導的最佳的人選是爸爸,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知乎上一位作者講:如果爸爸愛媽媽,同時教育孩子要像爸爸一樣對媽媽好,孩子就會在言傳身教中學會如何愛媽媽、尊重媽媽、孝順媽媽。

孩子也會更有安全感,更學會尊重他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Wendy媽有話說:

每個孩子都呼喚爸爸,每個媽媽都渴望關愛。

即使,媽媽已經習慣了自己帶孩子,也請試著在這些事上走開,讓爸爸來做。

願所有的家中,都有一個用心的爸爸,一個快樂的媽媽,和一個幸福的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