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自達復活轉子跑車?再堵車跟你姓!

1970年, 馬自達把RX-2帶到了我們面前。 這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車型。 其搭載的12A轉子發動機, 可以爆發出120匹馬力, 匹配4MT之後, 可以支援它擁有11.3S的破百成績。 所有這些參數大家別忘了一個前提, 那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 在當時看來, RX-2的性能絕對算的上是勁爆。

但是, 初代的12A汪克爾轉子發動機並不是十分成熟, 在油耗和可靠性上還存在比較致命的問題。 所以, RX-2也處於空有一身本領卻不敢上臺和對手較量的狀態。

於是, 在此後的RX-3車型上, 馬自達給其換裝了一臺12B的轉子發動機。 正是這個改變, 讓RX-3在和日產Skyline的Grand Prix比賽中取得了勝利, 第一次讓世人親眼見識到了轉子的威力。 截止到1976年, RX-3贏下的比賽數已經突破一百場, 屬於它的傳奇正式開啟。

之後的RX-4, 可以看做是一款更豪華、更運動的RX-2。 動力上, RX-4和RX-3走了相同的路線, 最早搭載的是12A轉子引擎, 隨後改進為12B。 和RX-3不同的是, 其更加注重日常的舒適性。

1978年, 全新一代的RX車型誕生。 出人意料的是, 它並沒有按照數位順序的排列命名為RX-5, 而是被叫做RX-7。 這款車一直到今天都是整個RX車系當中最成功的、最經典的車型, 沒有之一。

初代的RX-7用上了前麥佛遜後四連桿懸架系統, 這樣的懸架搭配在當時可謂是非常領先的。 畢竟,高昂的成本讓很多車企望而卻步,而馬自達卻選擇孤注一擲。動力上,馬自達給這款車裝上了最大馬力為130匹的雙轉子發動機,匹配5MT和3AT變速箱。

或許是覺得動力壓榨的還不夠極致,1983年,馬自達第一代RX-7又推出渦輪版車型。新車最大馬力提升到了165匹,相比自吸版有了長足的進步。也正是靠著這款車型,馬自達RX-7在美國消費者面前展現了強大的實力,為日後的巔峰奠定基礎。

1985年,第二代馬自達RX-7正式發佈,新車底盤代號FC3S。

新車在引擎蓋上加入了散熱口,更容易冷卻的同時,也可以加大中冷器的進氣量。動力上,新車的最大馬力也提升至了185匹。在匹配後橋多連桿懸掛和四驅系統之後。整臺車的性能和操控性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憑藉著動感的外觀設計和頂級的性能和操控,FC3S在銷量上表現的十分亮眼。就連限量版車型都因太快被搶購一空,而不得不增加300臺的訂單。

1991年,RX-7再度換代。新車在設計上一改之前方正的風格,用上了大量流線型的元素。既跟上了90年代的汽車設計潮流,也進一步降低了風阻。

底盤方面,馬自達更是下了血本,整車50:50的重量分配,前後全鋁制的懸架和中置發動機佈局,讓它擁有了頂級操控性。

動力上,新車最大的馬力提升到了255匹,改款之後為265匹,Type R和Type RS甚至達到了280匹。頂級的性能和底盤素質讓第三代RX-7成為了賽道利器,以至於後來被譽為怪獸的馬自達787B賽車也用的是第三代RX-7的底盤。

2003年,馬自達發佈了RX-8車型。新車定位於轎跑車,採用對開門設計,這在RX車系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底盤方面,新車同樣採用了前後鋁制懸架和50:50的前後配重。動力上,231馬力的雙轉子發動機對比以往的車型算不上強勁,但對於一款轎跑車來說卻足夠了。

然而,RX-8似乎有些生不逢時。JDM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對比德系的性能車,RX-8在絕對的加速性能上占不到太多的優勢。再加上其後期極高的維護成本和偏差的實用性,讓這款車最終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中。

可最近,豪哥說車獲悉,馬自達在日本註冊了一個「R」形狀的商標,這就讓很多馬自達的粉絲開始浮想聯翩。難道說馬自達要復活RX系列?然而,馬自達一直未做出官方回應。

在我看來,RX系列復活並不是不可能,只不過不會再搭載轉子了。要知道,轉子本身就是極小眾的產品,未來的趨勢又是電氣化。因此,新車就算復活最大的可能還是混動或者純電車。

可能很多粉絲會對這個結果比較失望,認為沒有了轉子的RX不再純粹。但我想說的是,在當下電氣化的浪潮下,情懷這東西真的不堪一擊。有些回憶和經典能夠被延續就已彌足珍貴,且行且珍惜。

畢竟,高昂的成本讓很多車企望而卻步,而馬自達卻選擇孤注一擲。動力上,馬自達給這款車裝上了最大馬力為130匹的雙轉子發動機,匹配5MT和3AT變速箱。

或許是覺得動力壓榨的還不夠極致,1983年,馬自達第一代RX-7又推出渦輪版車型。新車最大馬力提升到了165匹,相比自吸版有了長足的進步。也正是靠著這款車型,馬自達RX-7在美國消費者面前展現了強大的實力,為日後的巔峰奠定基礎。

1985年,第二代馬自達RX-7正式發佈,新車底盤代號FC3S。

新車在引擎蓋上加入了散熱口,更容易冷卻的同時,也可以加大中冷器的進氣量。動力上,新車的最大馬力也提升至了185匹。在匹配後橋多連桿懸掛和四驅系統之後。整臺車的性能和操控性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憑藉著動感的外觀設計和頂級的性能和操控,FC3S在銷量上表現的十分亮眼。就連限量版車型都因太快被搶購一空,而不得不增加300臺的訂單。

1991年,RX-7再度換代。新車在設計上一改之前方正的風格,用上了大量流線型的元素。既跟上了90年代的汽車設計潮流,也進一步降低了風阻。

底盤方面,馬自達更是下了血本,整車50:50的重量分配,前後全鋁制的懸架和中置發動機佈局,讓它擁有了頂級操控性。

動力上,新車最大的馬力提升到了255匹,改款之後為265匹,Type R和Type RS甚至達到了280匹。頂級的性能和底盤素質讓第三代RX-7成為了賽道利器,以至於後來被譽為怪獸的馬自達787B賽車也用的是第三代RX-7的底盤。

2003年,馬自達發佈了RX-8車型。新車定位於轎跑車,採用對開門設計,這在RX車系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底盤方面,新車同樣採用了前後鋁制懸架和50:50的前後配重。動力上,231馬力的雙轉子發動機對比以往的車型算不上強勁,但對於一款轎跑車來說卻足夠了。

然而,RX-8似乎有些生不逢時。JDM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對比德系的性能車,RX-8在絕對的加速性能上占不到太多的優勢。再加上其後期極高的維護成本和偏差的實用性,讓這款車最終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中。

可最近,豪哥說車獲悉,馬自達在日本註冊了一個「R」形狀的商標,這就讓很多馬自達的粉絲開始浮想聯翩。難道說馬自達要復活RX系列?然而,馬自達一直未做出官方回應。

在我看來,RX系列復活並不是不可能,只不過不會再搭載轉子了。要知道,轉子本身就是極小眾的產品,未來的趨勢又是電氣化。因此,新車就算復活最大的可能還是混動或者純電車。

可能很多粉絲會對這個結果比較失望,認為沒有了轉子的RX不再純粹。但我想說的是,在當下電氣化的浪潮下,情懷這東西真的不堪一擊。有些回憶和經典能夠被延續就已彌足珍貴,且行且珍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