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父母互相指責,如何破局?

那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 我腦海中就在想寫一篇在公司裡和老闆相處的文章時, 首先在我腦海中蹦出的就是老闆這裡不對那個做法也有失偏頗,

咦?最初加入公司時, 對老闆還是有些佩服的啊, 現在怎麼一想到他會有這麼多負面的評價呢?

同樣當我想到婆婆和愛人時, 怎麼一下子浮現到腦海中的就是他們以往和我不合拍的節奏呢。 難道從一開始就是這樣不合拍嗎?

這樣的怨氣積累的多了, 當你在以後的關係中, 一旦想到他們, 你首先會想到的是對他們的怨氣, 比如夫妻時間久了, 發現原來那個讓自己仰慕的人去哪裡了, 淨是缺點, 而事實上他還是他啊。 認識到這一點在人際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都還是原來的那個人, 絲毫沒變, 我也還是原來的我, 已經發生了變化。 相處久的人之間的關係估計就是在這樣彼此積累了很多負面的印象而矛盾凸顯的。

交流是如何運作的?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這樣寫到:當你和我面對面的時候, 你的感覺器官就會向你傳達這些資訊:我的長相、聲音和散發的氣息, 如果你碰巧碰了我一下, 那你還會知道我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然後你的大腦就會根據以往的經歷, 尤其是你從父母那裡或是其他對你很有影響力的人那裡得到的經驗給這些資訊賦予意義。 在這一過程中, 你也同樣會用到自己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和你解讀感官傳達給自己的資訊的能力。 這些資訊或讓你覺得舒服或令你厭煩, 或使你身心放鬆或讓你覺得壓抑, 這主要取決於你的大腦是如何解讀這些資訊的。

與此同時, 我也經歷了同樣的歷程。

對於你的樣子、聲音, 你給我的感覺, 我也會形成自己的看法, 我會聯想起自己以往的經歷, 也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期望, 我的身體也會相應地做出反應。 你不會真正明白我的感覺, 也無法體會我現在的感受, 你不瞭解我的過去, 不清楚我的價值觀, 也不能完全弄明白我身體的真實反應。 你只能猜測和想象, 我對你是一樣。 除非這些猜測和想象得到了證實, 否則就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誤解, 是雙方都掉入陷阱。

尤其是相處久的人, 比如和老闆, 和婆婆, 和愛人, 和兒子, 我們首先會拿出以往相處中不和諧的部分來看待對方, 「看吧, 你就是這樣的人」, 卻沒想這是拿一種以往負面經驗來對待對方, 以先入為主的 「我是對的,

都是你的錯」, 你沒有以當下嶄新的眼光看待對方, 對方其實也發生了變化, 只是可能不在你正關注的這一點上。 讓昨日過去, 以新的今天以新的彼此來相處。

那我們如何消除這樣的先入為主的批判思維, 從而能夠客觀理性地處理和愛人之間的關係, 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呢?可以從下面三點開始:

1.遇到問題, 先放下問題。 坐下來, 想一想當初你是因為什麼而看上對方的?總有一個理由的, 而且我想對你而言是印象深刻的。 或者找一找對方的優點, 任何人都有優點的。 因為這些原因或這個人的優點一直就在那裡, 沒有什麼變化, 所以你也可以把這些內容寫下來, 下一次再遇到兩人矛盾的時候, 先回避一下, 看看你寫下的這些對方的優點。

2.拿出問題, 問自己:如果把對方置於你所處的位置, 他可能會怎麼做或怎麼想。 這就是儘量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然你也可能會抱怨:為什麼讓我站在他的角度, 而不是他站在我的角度?如果你要這樣一直追問, 可以看看下一條: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解決問題還是吵架?

3.再次問問自己, 在這件事上, 你想達成什麼目的。 你是想解決問題呢還是想吵架呢。 經常在公司裡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開會時, 很容易陷入大家因為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 各抒己見, 誰也說服不了誰, 爭論不休。 這種情況, 只要你問一個問題就可以了:我們是來吵架的還是想要解決問題的。

上面的這幾步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你做上一兩次是沒有太大效果的,但是如果你能堅持這樣慢下來,理性起思考問題,不犯先入為主的謬誤,那溝通效果會越來也好。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你做上一兩次是沒有太大效果的,但是如果你能堅持這樣慢下來,理性起思考問題,不犯先入為主的謬誤,那溝通效果會越來也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