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蜀漢四任西部戰區司令:除了一人有點弱,其餘三位都是當世名將

蜀漢立國之後, 外有曹魏和東吳的威脅, 內有南中諸蠻的反叛, 所以在一些關鍵要地設有鎮戍都督, 分別是漢中、江州、永安、關中、庲降五大都督, 其中關中都督為虛設(關中在曹魏手中), 重要性最低, 吳懿為第一任關中都督;劉備離去之後蜀漢和東吳和解, 雙方爆發大戰的可能性降低, 所以永安都督和江州都督的重要性也有所下降。

北伐中原是蜀漢的既定國策, 諸葛亮先後5次北伐、姜維11次北伐, 曹魏始終是蜀漢最大的敵人, 漢中都督相當於蜀漢西部戰區司令, 自然也成為蜀漢五大鎮戍都督中地位最高的都督, 今天就來說一說蜀漢四任西部戰區司令:除了一人有點弱, 其餘三位都是當世名將。

第一位:魏延(219-227)

219年劉備拿下漢中, 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劉備選中的漢中都督人選不是張飛, 也不是趙雲, 而是當時地位明顯不高的牙門將軍魏延(此前的牙門將軍是趙雲, 魏延的鎮遠將軍是和漢中太守、漢中都督一同升遷的, 不得不佩服劉備用人的眼光和魄力), 魏延一方面豪言壯語:「若曹操舉天下而來, 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 請為大王吞之。 」 另外一方面親手制定了「錯守諸圍」的漢中防守策略,

簡單點說就是寸土必爭, 禦敵於國門之外, 此後的吳懿和王平遵循此策, 效果很好。

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開始準備北伐, 魏延升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呂乂出任漢中太守, 漢中都督一直到諸葛亮離去之前似乎未再設立。

第二位:吳懿(234-237)

吳懿是蜀漢國舅,

劉備稱帝后出任關中都督, 230年陽溪之戰和魏延一起大破曹魏後將軍費曜和雍州剌史郭淮, 立下顯赫戰功, 戰後爵位由都亭侯進封為高陽鄉侯, 軍職也升為左將軍, 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蜀漢重設漢中都督, 吳懿升為車騎將軍, 持節領雍州刺史鎮守漢中, 爵位進封濟陽侯, 副司令是安漢將軍、漢中太守王平。

第三位:王平(237-248)

219年漢中之戰期間王平投降, 先後出任牙門將和裨將軍, 不過直到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戰中王平才脫穎而出, 成為戰後唯一一個得到升遷之人, 並統領蜀漢精銳的無當飛軍, 從此王平在軍中穩打穩紮, 地位逐漸上升, 234年出任漢中太守, 237年吳懿離去, 王平轉正為漢中都督, 243年升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 244年興勢之戰王平以少勝多, 大敗曹爽十萬大軍。

第四位:胡濟(248-263)

胡濟是蜀漢後期荊州派系的中堅人物之一,曾擔任過諸葛亮丞相府主簿,248年王平離去,前將軍胡濟持節遙領兗州刺史都督漢中,先後升為鎮西大將軍和右驃騎將軍;258年大將軍姜維以「聚兵斂穀」的防守策略代替沿用了幾十年的「錯守諸圍」之策,漢中門戶洞開,263年鐘會大軍之所以很快攻入漢中和此策不無關係。

蜀漢四位漢中都督,除了最後一位胡濟名氣不大、戰功稍弱之外,其餘魏延、吳懿、王平三人無一不是當世名將。

第四位:胡濟(248-263)

胡濟是蜀漢後期荊州派系的中堅人物之一,曾擔任過諸葛亮丞相府主簿,248年王平離去,前將軍胡濟持節遙領兗州刺史都督漢中,先後升為鎮西大將軍和右驃騎將軍;258年大將軍姜維以「聚兵斂穀」的防守策略代替沿用了幾十年的「錯守諸圍」之策,漢中門戶洞開,263年鐘會大軍之所以很快攻入漢中和此策不無關係。

蜀漢四位漢中都督,除了最後一位胡濟名氣不大、戰功稍弱之外,其餘魏延、吳懿、王平三人無一不是當世名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