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邵氏嘉禾罕見合作,只為了拍洪金寶成龍少年奮鬥史,但票房卻不盡人意

「七小福」, 曾經佔據香港電影動作片大半壁江山, 洪金寶、成龍、元奎、元彪、元華、元德、元秋, 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近日, 由洪金寶牽頭的電影《七小福》正式啟動, 他擔任總導演, 元彪負責執行製作, 旨在致敬他們的師傅于占元, 計畫明年3月份開拍。

元彪表示會邀請國內當紅一線演員, 出演「七小福」年輕版, 而且成龍也會客串演出。

師傅于占元的人選, 不出意外應該是梁家輝, 同時還有王敏德、錢嘉樂、盧惠光等人加盟。

「七小福」, 大多數人以為只有7人, 實則不是, 這是一出京劇, 每次有7人表演, 但不是固定的七個人。

正常情況下, 只要是於占元的徒弟, 登臺表演過「七小福」的, 我們都可以稱為「七小福」。

早在1988年, 洪金寶其實就拍過一版《七小福》, 是寫給香港梨園, 致敬武行的一封淡淡的情書。

01、邵氏和嘉禾破天荒合作

邵氏和嘉禾兩大香港廠牌, 在70年代勢同水火, 競爭不斷。

邵氏資金雄厚, 地盤大, 演員多, 產量高, 大片場制度下的流水線模式, 60年代中期主打黃梅調電影, 60年代後期武俠片稱霸, 70年代楚原和古龍合作的奇情武俠大受歡迎。

相比較邵氏家族式經營模式, 嘉禾的獨立製片人制度先進許多, 借此籠絡不少人才, 諸如李小龍、許冠文、洪金寶和成龍, 得以和邵氏平分天下。

時間來到80年代, 邵氏重心轉移至電視領域, 眼看嘉禾將獨霸天下,

但新藝城異軍突起;

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泰迪羅賓、曾志偉, 七怪群策群力, 早期打造出了《最佳拍檔》系列、《鬼馬智多星》、《我愛夜來香》、《難兄難弟》等多部爆款, 令兩大廠牌措手不及。

為了對抗新藝城, 邵氏和嘉禾放下昔日恩怨, 允許對方的電影在自己的院線上映, 但效果甚微。後來新藝城七怪分崩離析,德寶、永盛崛起,今日暫且不聊。

邵氏和嘉禾,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合作,是1988年的《七小福》,洪金寶極力促成了這次合作,順帶收穫了自己第二座金像獎影帝獎盃,不愧是最會演戲的功夫巨星。

《七小福》由邵氏和嘉禾聯合出品,方逸華、何冠昌監製,張婉婷策劃,羅啟銳執導,洪金寶、林正英、鄭佩佩等聯合出演,岑建勳、午馬、劉小慧、李殿馨等人加盟。

羅啟銳張婉婷夫婦是最不像香港導演的導演,他們的作品從不迎合市場,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有香港本土情懷和小人物情懷,代表作:《秋天的童話》、《八兩金》、《歲月神偷》等。

《七小福》講的其實是一代香港動作片的傳奇前史,上映之後獲得很高的評價,拿了金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等多個獎項。

只可惜票房慘敗,在香港只賣了170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05位,那一年的前幾名是《八星報喜》、《員警故事續集》和《飛龍猛將》。

02、寫給香港梨園和武行的一封情書

影片開頭和《霸王別姬》比較像,年幼的陳港生(成龍原名)被母親帶到「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簽約10年,頑劣不服,打死毋論,年滿謝師,但憑天良。

從此,阿龍和三毛、阿彪等師兄弟一起練功,倒立、翻跟頭、摔小翻、念戲白、畫臉譜等。

師傅于占元在傳授技藝上面,對徒弟們要求嚴格,秉承著捱得住,吃得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另一方面,外人說徒弟唱戲沒有出息的時候,他據理力爭:我的學生我從小帶大的,個個都這麼乖,爹也是我,娘也是我,怎麼樣。

眾師兄弟白天練功,晚上演出,生活雖然清貧,倒也樂在其中,比如一起蹭免費公車、一起打架、幫助阿龍泡妞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戲曲藝術不斷凋零,不再是人們的文化休閒生活,「七小福」被梨園解雇,學校又要被拆遷,他們將去何方?

京劇是師傅于占元的畢生追求,總想著培養出一兩個角兒,從他和師弟于華元(林正英飾)的經歷就知道。

師弟雖然在片場當龍虎武師,但心中一直潛藏著成角兒夢。

全劇最大的淚點,莫過於林正英意外從高空跌落摔壞了頭,然後和師兄一起完成《霸王別姬》的橋段。

不瘋魔不成活,那一刻,林正英也成為了角兒,收穫了大家的掌聲,他將那一代無法出頭的悲劇戲劇人,詮釋得淋漓盡致,應該給他頒發一個最佳男配角。

結局是無奈的,師傅于占元最後終究沒能給徒弟們一個光明的未來,京劇始終沒能留下,而「七小福」也像他們的師叔一樣,走上了電影的道路,當起了龍虎武師。

03、元家班

戲曲藝術的凋零,於占元沒能堅守下去,而他的徒弟們則在電影行業堅持下去了,並闖出一片天地。

香港有四大戲劇學校,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氣最大,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校」,女弟子居多,還有林正英、尊龍、董瑋等大咖;

唐迪的「東方戲劇學校」,以程小東和徐忠信為代表;馬承志的「中華戲劇學校」,代表弟子陳會毅和劉志豪等。

于占元門下的「元家班」人才濟濟,大師兄洪金寶後來創立洪家班,元樓成龍創立成家班,只待了1年的袁和平創立袁家班,元彪元華元德後來也創立了班底,他們一起見證了香港動作片的輝煌時期。

「七小福」從小一起長大,有不少趣事,某次洪金寶偷跑出去,元華沒有告訴師傅,挨了師傅的板子,三毛為此後悔好久,心疼師弟為自己背了鍋。

元彪家裡比較富裕,常常有零花錢,而洪金寶每次都會借他的錢,大多數時候不會還。

電影中最可愛的也是小師弟元彪,演出時躲起來睡覺,跳公車時褲子被扯掉。

後來,洪金寶格外關照師兄弟們,帶他們入行,當龍虎武師,成龍拍《A計畫》時不敢跳,洪金寶在下面喊,快跳。

至於小師弟元彪,基本上是團寵,成龍拍《師弟出馬》提攜他,洪金寶直接為他開幾部男主角的戲,諸如《雜家小子》和《敗家仔》。

不僅力捧自己的師兄弟,還將其他學校的一幫武師聚集在一起,力捧他們上位,頗有領袖氣質。

比如林正英成為一代僵屍道長,鄒兆龍成為親傳弟子,錢嘉樂成長為當下香港動作片的中流砥柱以及還有劉觀偉、陳會毅、錢月笙等多位導演。

《南海十三郎》是致意香港編劇,那《七小福》就是致敬香港龍虎武師,洪金寶、成龍、元彪他們是成功者,而片場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就像電影中的九叔林正英一樣。

現實中,林正英因為身材瘦弱,早期經常擔任女星的武替,比如鄭佩佩就是其中之一,這也算是本片的彩蛋之一,假如九叔林正英後來不是被李小龍賞識,被洪金寶力捧,也許就沒有後來的僵屍道長了。

那些默默無聞的武行雖然沒有成名,但他們和于占元師弟一樣,心中也有成名的夢想,始終如一地在堅守。

《七小福》全片充滿了人情味、含蓄、堅守和頑強,是一部難得的經典,值得一看。

但效果甚微。後來新藝城七怪分崩離析,德寶、永盛崛起,今日暫且不聊。

邵氏和嘉禾,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合作,是1988年的《七小福》,洪金寶極力促成了這次合作,順帶收穫了自己第二座金像獎影帝獎盃,不愧是最會演戲的功夫巨星。

《七小福》由邵氏和嘉禾聯合出品,方逸華、何冠昌監製,張婉婷策劃,羅啟銳執導,洪金寶、林正英、鄭佩佩等聯合出演,岑建勳、午馬、劉小慧、李殿馨等人加盟。

羅啟銳張婉婷夫婦是最不像香港導演的導演,他們的作品從不迎合市場,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有香港本土情懷和小人物情懷,代表作:《秋天的童話》、《八兩金》、《歲月神偷》等。

《七小福》講的其實是一代香港動作片的傳奇前史,上映之後獲得很高的評價,拿了金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等多個獎項。

只可惜票房慘敗,在香港只賣了170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05位,那一年的前幾名是《八星報喜》、《員警故事續集》和《飛龍猛將》。

02、寫給香港梨園和武行的一封情書

影片開頭和《霸王別姬》比較像,年幼的陳港生(成龍原名)被母親帶到「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簽約10年,頑劣不服,打死毋論,年滿謝師,但憑天良。

從此,阿龍和三毛、阿彪等師兄弟一起練功,倒立、翻跟頭、摔小翻、念戲白、畫臉譜等。

師傅于占元在傳授技藝上面,對徒弟們要求嚴格,秉承著捱得住,吃得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另一方面,外人說徒弟唱戲沒有出息的時候,他據理力爭:我的學生我從小帶大的,個個都這麼乖,爹也是我,娘也是我,怎麼樣。

眾師兄弟白天練功,晚上演出,生活雖然清貧,倒也樂在其中,比如一起蹭免費公車、一起打架、幫助阿龍泡妞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戲曲藝術不斷凋零,不再是人們的文化休閒生活,「七小福」被梨園解雇,學校又要被拆遷,他們將去何方?

京劇是師傅于占元的畢生追求,總想著培養出一兩個角兒,從他和師弟于華元(林正英飾)的經歷就知道。

師弟雖然在片場當龍虎武師,但心中一直潛藏著成角兒夢。

全劇最大的淚點,莫過於林正英意外從高空跌落摔壞了頭,然後和師兄一起完成《霸王別姬》的橋段。

不瘋魔不成活,那一刻,林正英也成為了角兒,收穫了大家的掌聲,他將那一代無法出頭的悲劇戲劇人,詮釋得淋漓盡致,應該給他頒發一個最佳男配角。

結局是無奈的,師傅于占元最後終究沒能給徒弟們一個光明的未來,京劇始終沒能留下,而「七小福」也像他們的師叔一樣,走上了電影的道路,當起了龍虎武師。

03、元家班

戲曲藝術的凋零,於占元沒能堅守下去,而他的徒弟們則在電影行業堅持下去了,並闖出一片天地。

香港有四大戲劇學校,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氣最大,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校」,女弟子居多,還有林正英、尊龍、董瑋等大咖;

唐迪的「東方戲劇學校」,以程小東和徐忠信為代表;馬承志的「中華戲劇學校」,代表弟子陳會毅和劉志豪等。

于占元門下的「元家班」人才濟濟,大師兄洪金寶後來創立洪家班,元樓成龍創立成家班,只待了1年的袁和平創立袁家班,元彪元華元德後來也創立了班底,他們一起見證了香港動作片的輝煌時期。

「七小福」從小一起長大,有不少趣事,某次洪金寶偷跑出去,元華沒有告訴師傅,挨了師傅的板子,三毛為此後悔好久,心疼師弟為自己背了鍋。

元彪家裡比較富裕,常常有零花錢,而洪金寶每次都會借他的錢,大多數時候不會還。

電影中最可愛的也是小師弟元彪,演出時躲起來睡覺,跳公車時褲子被扯掉。

後來,洪金寶格外關照師兄弟們,帶他們入行,當龍虎武師,成龍拍《A計畫》時不敢跳,洪金寶在下面喊,快跳。

至於小師弟元彪,基本上是團寵,成龍拍《師弟出馬》提攜他,洪金寶直接為他開幾部男主角的戲,諸如《雜家小子》和《敗家仔》。

不僅力捧自己的師兄弟,還將其他學校的一幫武師聚集在一起,力捧他們上位,頗有領袖氣質。

比如林正英成為一代僵屍道長,鄒兆龍成為親傳弟子,錢嘉樂成長為當下香港動作片的中流砥柱以及還有劉觀偉、陳會毅、錢月笙等多位導演。

《南海十三郎》是致意香港編劇,那《七小福》就是致敬香港龍虎武師,洪金寶、成龍、元彪他們是成功者,而片場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就像電影中的九叔林正英一樣。

現實中,林正英因為身材瘦弱,早期經常擔任女星的武替,比如鄭佩佩就是其中之一,這也算是本片的彩蛋之一,假如九叔林正英後來不是被李小龍賞識,被洪金寶力捧,也許就沒有後來的僵屍道長了。

那些默默無聞的武行雖然沒有成名,但他們和于占元師弟一樣,心中也有成名的夢想,始終如一地在堅守。

《七小福》全片充滿了人情味、含蓄、堅守和頑強,是一部難得的經典,值得一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