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因護照丟失,男子在機場滯留17年,最後卻因此成了富豪

1988年8月, 一名奇怪的旅客被滯留在了法國的戴高樂機場, 隨後圍繞著他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逐漸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鬧劇。 到2006年, 故事的主人公因身體原因不得不為事件畫上休止符時, 有關其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也在好萊塢上映了兩年之久。

戴高樂機場, 每天都是一幅忙碌的景象, 這裡一天處理600架班機, 當然也會處理眾多企圖非法入境的人, 每位旅客大約花費60秒進入法國國境。 但輪到梅安·卡裡米·納塞瑞似乎遇到了點麻煩, 他的護照不知為何無法被識別, 審查員只好向上級反應。 卡裡米需要幫助, 而機場方面的負責人卻告訴他沒有辦法, 他的身份說不清楚, 後來卡裡米乾脆就住在了機場裡面, 一待就是17年, 沒想到最後還成了大富翁。

一、非法入境 我們先大概瞭解一下這名旅客在對滯留以前的生活履歷, 梅安是一個在1977年遭伊朗政府驅逐的伊朗人, 曾長期在歐洲各國顛沛流離, 後於1981年, 在比利時獲得了一張聯合國難民署簽發的難民證。 1984年這個已在比利時擁有居住權且生活穩定的伊朗難民, 還是動起了前往英國定居的念頭, 不過這個天真的想法。

1984年11月16日, 梅安通過水路, 也就是輪渡前往英國的計劃失敗。 他沒能混過英國福克斯通水港的海關, 並且由於出發前已向比利時寄還了難民證, 導致其進退無門, 陷入窘境, 最終被遣返回比利時, 但又進不了比利時的梅安, 只能輾轉來到法國。 此時他的身份已經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了,

梅安的父親是英伊石油公司的一名伊朗籍醫生, 母親據說是一名護士。 蘇格蘭人梅安, 從未見過自己的生母, 他極有可能是一個英國女人留在伊朗的私生子。

1973年到1975年間, 學生時代的梅安, 曾前往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短暫留學。 因此也不難理解,

當梅安在歐洲成為一個沒有國籍的難民之後, 為何總念念不忘要去英國落腳。 後來的種種跡象也表明, 梅安在骨子裡早就認定了自己是半個英國人, 他也從來沒有真正去接受自己已是一個無國籍難民的現實。 1988年遊蕩在法國的北岸, 在執念的趨勢下, 再次啟動了前往英國的沖關計劃。

他當時對工作人員謊稱自己裝有證件的皮箱,在巴黎的捷運裡丟失,進而利用補辦的身份文件登上飛往倫敦的班機。法國人被矇騙了,可問題是,海峽對面的英國人又不是傻子,他們依然鐵面無私,梅安再次遣返。再回戴高樂機場的梅安,陷入了一個前後左右四面楚歌的境地,英國去不了,法國不讓入境,比利時不養白眼兒狼,伊朗那邊說沒這個人。怎麼辦呢?梅安先被關進監獄,坐了五個月的牢,隨後一頭霧水的法國員警,又將梅安直接扔回了戴高樂機場。

自此一段長達17年的機場一號航站樓生活開始了,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梅安不小心弄丟了機場給他準備的餐券,吃飯成了大問題。 但善於觀察的他很快找到了一個賺錢的門路,把那些沒人用的推車推回原處,進而得到25塊錢。梅安就住在了機場,白天他穿著睡衣在機場中穿梭,在公共洗手間裡洗澡,晚上就躺在大廳的椅子上休息,將就著過日子。 他還買了兩本旅遊手冊,對照著看學習英語。漸漸地,他能全部看懂機場電視上的文字,英語口語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起初國與國之間並沒有哪一方想真正解決梅安滯留機場的問題,特別是法國和比利時。 再看看當事人梅安,更是早已想開,反正機場裡什麼都有,只要不嫌無聊,過它個天荒地老也無所謂。

三、決心 事情拖到1995年才出現了第一次真正的轉機,比利時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同意以難民身份讓梅安入境,可梅安居然拒絕了,理由是他希望去英國。又過了幾年,1999年法國也拋出了同樣的橄欖枝,這一次梅安毅然拒絕。

他當時語出驚人,胡言亂語說道我是英國人,我的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丹麥人。梅安到底有沒有精神上的問題很難說,機場方面的醫生認為梅安在1988年甚至更早以前,已經開始神志不清了。很多真正接觸過梅安的人,旅客,記者,包括機場的工作人員,都認為這個可憐的政治難民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公眾眼裡的梅安,作息時間規律,穿戴整潔,熱愛閱讀,嚴肅友好,只是個性上確實執拗了一點,但整體風格頗具學者氣質。

2003年大導演史匹柏看中了梅安的這個事件劇本,他讓夢工廠花了25萬美元買下了故事版權,並於次年拍出了改編電影《幸福終點站》,這筆錢在當時屬實是一筆鉅款,而梅安憑此一躍成為了大富豪。 不過電影中的男主人公,最後收穫了愛情和幸福。現實中的梅安故事結局,遠沒有電影中那麼完美,2006年梅安因為健康問題需要住院,就被帶離了戴高樂機場。 他後來以難民的身份,生活在了法國,那個踏上英國土地定居的英國夢,至今都近在咫尺,但遙不可及。

四、總結 原來挺感動的電影背後,真相是一個自己的傻帽奇遇,感覺梅安的處境大部分得怪他自己,但同時說明有個靠譜的國家有多重要,本來能好好過日子,非要把自己弄慘博同情,還樂此不疲。只要自己足夠優秀,相信在哪裡生活都是一樣的,沒必要強求一個與自己不搭配的生活環境,更何況人家也不想要你。 梅安有這麼份堅持很難得,他的毅力是很多人都沒有的,可惜他已經達到了接近入魔的地步,不過還是有值得倡導的地方。

在史匹柏購買版權的時候,他可以憑藉這筆鉅款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畢竟25萬美金也不是小數目了,可惜就算給他金山銀山也不會滿意, 或許要不是因為身體原因,他會在機場裡住一輩子吧。

他當時對工作人員謊稱自己裝有證件的皮箱,在巴黎的捷運裡丟失,進而利用補辦的身份文件登上飛往倫敦的班機。法國人被矇騙了,可問題是,海峽對面的英國人又不是傻子,他們依然鐵面無私,梅安再次遣返。再回戴高樂機場的梅安,陷入了一個前後左右四面楚歌的境地,英國去不了,法國不讓入境,比利時不養白眼兒狼,伊朗那邊說沒這個人。怎麼辦呢?梅安先被關進監獄,坐了五個月的牢,隨後一頭霧水的法國員警,又將梅安直接扔回了戴高樂機場。

自此一段長達17年的機場一號航站樓生活開始了,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梅安不小心弄丟了機場給他準備的餐券,吃飯成了大問題。 但善於觀察的他很快找到了一個賺錢的門路,把那些沒人用的推車推回原處,進而得到25塊錢。梅安就住在了機場,白天他穿著睡衣在機場中穿梭,在公共洗手間裡洗澡,晚上就躺在大廳的椅子上休息,將就著過日子。 他還買了兩本旅遊手冊,對照著看學習英語。漸漸地,他能全部看懂機場電視上的文字,英語口語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起初國與國之間並沒有哪一方想真正解決梅安滯留機場的問題,特別是法國和比利時。 再看看當事人梅安,更是早已想開,反正機場裡什麼都有,只要不嫌無聊,過它個天荒地老也無所謂。

三、決心 事情拖到1995年才出現了第一次真正的轉機,比利時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同意以難民身份讓梅安入境,可梅安居然拒絕了,理由是他希望去英國。又過了幾年,1999年法國也拋出了同樣的橄欖枝,這一次梅安毅然拒絕。

他當時語出驚人,胡言亂語說道我是英國人,我的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丹麥人。梅安到底有沒有精神上的問題很難說,機場方面的醫生認為梅安在1988年甚至更早以前,已經開始神志不清了。很多真正接觸過梅安的人,旅客,記者,包括機場的工作人員,都認為這個可憐的政治難民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公眾眼裡的梅安,作息時間規律,穿戴整潔,熱愛閱讀,嚴肅友好,只是個性上確實執拗了一點,但整體風格頗具學者氣質。

2003年大導演史匹柏看中了梅安的這個事件劇本,他讓夢工廠花了25萬美元買下了故事版權,並於次年拍出了改編電影《幸福終點站》,這筆錢在當時屬實是一筆鉅款,而梅安憑此一躍成為了大富豪。 不過電影中的男主人公,最後收穫了愛情和幸福。現實中的梅安故事結局,遠沒有電影中那麼完美,2006年梅安因為健康問題需要住院,就被帶離了戴高樂機場。 他後來以難民的身份,生活在了法國,那個踏上英國土地定居的英國夢,至今都近在咫尺,但遙不可及。

四、總結 原來挺感動的電影背後,真相是一個自己的傻帽奇遇,感覺梅安的處境大部分得怪他自己,但同時說明有個靠譜的國家有多重要,本來能好好過日子,非要把自己弄慘博同情,還樂此不疲。只要自己足夠優秀,相信在哪裡生活都是一樣的,沒必要強求一個與自己不搭配的生活環境,更何況人家也不想要你。 梅安有這麼份堅持很難得,他的毅力是很多人都沒有的,可惜他已經達到了接近入魔的地步,不過還是有值得倡導的地方。

在史匹柏購買版權的時候,他可以憑藉這筆鉅款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畢竟25萬美金也不是小數目了,可惜就算給他金山銀山也不會滿意, 或許要不是因為身體原因,他會在機場裡住一輩子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