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姜維上臺後,司馬懿為啥一次都沒進攻過蜀國?是他怕姜維嗎

西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 蜀漢經歷了5年的休養生息, 才從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創傷中漸漸恢復過來, 府庫充盈, 兵強馬壯。 蜀相諸葛亮審時度勢, 不失時機地發起了北伐曹魏之戰, 為實現一統中原、復興漢室的宏偉目標進行衝刺, 發起了六出祁山之戰。

遺憾的是, 諸葛亮雖然曉暢軍事, 神機妙算, 然而六出祁山的戰果還是不盡人意。 蜀漢連年興師動眾, 勞民傷財, 連續發起戰|爭, 卻收效甚微, 戰果極為有限, 可以說寸土未得。

六出祁山之所以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蜀國和魏國的綜合實力實在差距太大, 長蛇吞象力不從心。 二是因為魏國方面屢屢派出司馬懿這樣的一流軍事家, 司馬懿的軍事素養和用兵之才, 比之諸葛亮毫不遜色, 兩人半斤八兩旗鼓相當, 諸葛亮才會屢屢碰壁。 當然, 也正因為如此, 司馬懿也別想占到蜀國半分便宜。

西元234年, 諸葛亮在北伐前線積勞成疾, 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的去世, 標誌著蜀國姜維時代的全面開啟。

諸葛亮去世後, 魏延被解決, 趙雲已老, 姜維作為蜀國唯一碩果僅存的軍事頂樑柱, 一步步全面接管蜀國軍事大局, 成為蜀國兵權的掌控者和對外戰|爭的主要指揮者。

姜維自234年接管兵權, 一直到蜀國滅亡, 獨掌兵權長達20餘年。 而諸葛亮去世後, 司馬懿依然在世, 並且在魏國步步高升, 升任最高軍事長官太尉, 與姜維同時出現在歷史舞臺上長達17年。

然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 諸葛亮作為司馬懿唯一的勁敵已經去世去,

姜維的才幹顯然不如諸葛亮, 正是司馬懿出兵滅蜀的大好時機, 司馬懿為啥一次也沒進攻過蜀國?是因為他怕姜維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姜維再厲害也超不過諸葛亮, 司馬懿之所以沒來趁機攻打蜀國, 是因為另有原因。 首先, 魏國對蜀國採取的既定方針「以守為攻」,

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長期根本戰略。

正如魏國大臣孫資所說, 「察蜀賊棲於山巖」, 蜀國地勢險要蜀道艱難, 如果魏國主動進攻蜀國, 「道既險阻, 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禦水賊, 凡用十五六萬人, 必當複更有所發興。 天下騷動, 費力廣大」。

因此魏國不如「分命大將據諸要險, 威足以震懾強寇, 鎮靜疆場, 將士虎睡, 百姓無事。 數年之間, 中國日盛, 吳蜀二虜必自罷弊」, 總體是以靜制動以守為攻之策, 魏國幾任皇帝都很好地執行了這個國策, 因此司馬懿才一直不主動進攻蜀國。

其次,諸葛亮去世後,魏國也進入多事之秋。遼東軍|閥公孫淵在西元238年發起聲勢浩大的叛亂,魏國北疆震動。司馬懿親自帶領大軍遠征遼東,費盡周折才將其平定。西元241年,吳主孫權也發起一次大規模北伐,又是司馬懿臨危受命,帶兵南下抵禦,成功擊退東吳。西元243年,吳國大將諸葛恪再度發兵北上,司馬懿再度領兵擊退諸葛恪,戎馬倥傯幾毋寧日,實在沒時間組織大軍進攻蜀國。

而且,司馬懿本人的處境也不好過。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少帝曹芳,先後任用曹真、曹休、曹爽等宗室親王統兵,以分化牽制司馬懿之權,朝堂之上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司馬懿一度被排擠到半退隱狀態,甚至長時間「稱疾不與政事」,以韜光養晦,躲避曹爽等人的嫉恨與攻擊。在這種自身難保的狀態下,他也很難再有領兵作戰的機會了。

其次,諸葛亮去世後,魏國也進入多事之秋。遼東軍|閥公孫淵在西元238年發起聲勢浩大的叛亂,魏國北疆震動。司馬懿親自帶領大軍遠征遼東,費盡周折才將其平定。西元241年,吳主孫權也發起一次大規模北伐,又是司馬懿臨危受命,帶兵南下抵禦,成功擊退東吳。西元243年,吳國大將諸葛恪再度發兵北上,司馬懿再度領兵擊退諸葛恪,戎馬倥傯幾毋寧日,實在沒時間組織大軍進攻蜀國。

而且,司馬懿本人的處境也不好過。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少帝曹芳,先後任用曹真、曹休、曹爽等宗室親王統兵,以分化牽制司馬懿之權,朝堂之上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司馬懿一度被排擠到半退隱狀態,甚至長時間「稱疾不與政事」,以韜光養晦,躲避曹爽等人的嫉恨與攻擊。在這種自身難保的狀態下,他也很難再有領兵作戰的機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