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近代兩位皇后:一夫一妻先驅者,一位幸福無雙、一位久熬成婆刁難兒媳

貞明皇后:日本史上最幸福的皇后

昭憲皇后一條美子(1849年—1914年)是日本近代史上有名的賢後, 她博古通今、東西兼併, 既以唐太宗長孫皇后為榜樣, 又能充分吸收當時西方的開放文化, 辦女校、搞慈善、助維新, 與丈夫明治天皇一起把日本推向發達之路, 被譽為「天狗娘」。

遺憾的是, 如此賢後卻終身沒有子嗣, 而明治的其他妃子雖生下了5子10女, 但皇子皇女們或因近親通婚、或因宮鬥, 紛紛夭折, 只有三子嘉仁和四個女兒活到成年。

而嘉仁能活下來也實屬不易, 他的生母是典侍柳原愛子, 據說愛子懷孕時, 曾有其他妃子在她經過的路上抹油, 想害她流產。

柳原愛子

於是, 在那個險象環生的世界裡, 嘉仁雖然病懨懨又腦子不太好, 還是幸運地活了下來, 成為了「天選之子」。

很快, 太子嘉仁就到了成婚的年紀。

彼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 已然十分西化, 而嘉仁的婚事在那個歷來封建保守的皇室圈, 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據說, 在一場舞會上, 嘉仁認識了華族女九條節子, 兩人一見鍾情。

節子出生於五大攝家之一的九條家, 是公爵九條道孝的第四女, 她長相溫婉、皮膚黝黑, 被稱為「九條家的黑小姐」。

鑒於之前皇室育子的慘痛經歷, 昭憲皇后選媳婦尤其看重身體素質, 而節子的「黑」正好被視為體魄健康的象徵。

雖是自由戀愛, 也算門當戶對, 再加上節子身體健康好生育, 皇室和九條家對這樁婚事都樂見其成。

1900年5月10日, 嘉仁和節子正式成婚。

婚後, 節子不負眾望, 連生四子, 且個個活到成年, 這在日本歷史上的皇后中, 是極其罕見的。

節子的四個兒子

也因此, 節子在皇室的地位如日中天, 連婆婆昭憲皇后對她都讚賞有加。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尿毒癥發作去世,嘉仁繼位,改元大正,節子也隨之成為了皇后。

嘉仁和節子感情非常好,又受西方思潮影響,再加上深知上一輩宮鬥慘烈殃及子女,於是做了個破天荒的決定:天皇實施一夫一妻制。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爭論紛紛,許多人認為此舉非常不利於皇室子孫的繁衍,幸而爭氣的節子已連生四子,堵住了悠悠眾口。

此後,節子成為了日本史上最幸福的皇后,獲天皇獨守,一輩子沒有宮鬥、沒有婆媳矛盾、沒有生育壓力,安安心心做個賢明皇后。

節子深受婆婆昭憲皇太后的影響,熱衷於推動教育、醫療、工業和慈善事業的發展,成為丈夫的最佳賢內助。

對於節子來說,人生中唯一的不幸,應是丈夫的早逝。

1926年12月25日,體弱多病的大正天皇因心臟病發作去世,年僅47歲。

節子送走亡夫,看著長子裕仁登基,自己退居幕後,被尊為皇太后。

大正天皇去世後,節子所住的房間裡一直擺著亡夫的遺像,日日為他敲經念佛、超度亡魂,直至死亡。

1951年,皇太后因病去世,終年67歲,被追號為貞明皇后,「貞明」二字取自易經裡「日月之道,貞明者也」之句。

節子和孫子明仁

香淳皇后:從小媳婦到惡婆婆

相比于貞明皇后的幸福無雙,繼任者香淳皇后良子的運氣就不是那麼好了。

1903年3月6日,良子出生于日本東京久邇宮家邸,父親是久邇宮邦彥王陸軍大將,因此她一出生就獲得了女王的頭銜。

十五歲那年,良子作為太子妃候選人之一,與其他十幾位妙齡少女一起被召入宮中覲見節子皇后。

皇后對她們進行了單獨面試,一一詢問了她們的家事、教育等問題,而彼時的裕仁就躲在閣子後面,透過門縫窺視每個姑娘。

許是由於近視眼的緣故,裕仁最後挑中了其貌不揚的良子女王。

節子皇后聽說良子在學校裡願意幹其他同學不願意幹的廁所保潔,認為她為人質樸、勤勞肯幹,於是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於是,良子女王從皇家學習院女子中學退學,被送入私家寄宿學校學習歷史、法語、刺繡和插花等皇室必修課,為成為太子妃做準備。

然而,在成婚之前,卻發生了一場「色盲風波」。

1921年,一朝中元老山縣有朋藉口良子母親家族有色盲病史,認為良子也必患有此病,配不上皇太子,企圖逼迫久邇宮取消她與皇太子的婚約。

誰知,良子父親邦彥王竟是個暴脾氣的硬骨頭,他放出狠話,表示如若皇室解除婚姻,他就先殺了良子,再全家自盡。

皇室連忙表明立場,太子裕仁對良子很是鍾情,絕不退婚,連節子皇后也表明不退婚的態度。

1924年1月26日,裕仁和良子正式結為夫婦。

婚後僅僅兩年,大正天皇就歸天了,裕仁繼位,改元昭和。

良子成為了新任皇后,但她並沒有婆婆的好運氣,她一連生下了四個女兒,讓朝中上下和婆婆都十分不滿。

大臣們嚷嚷著讓天皇納妃,或者去做試管嬰兒,連一向溫和的皇太后也對良子冷言冷語,曾當眾斥責她「舉止不雅」。

面對如此大的壓力,裕仁實力護妻,表示自己即使沒有兒子,還有弟弟可以繼位,結果一度差點引發政變,一些少壯派軍人策劃擁立皇弟繼位。

直到1933年,良子終於生下了長子明仁,兩年後又添一子正仁,鬧劇才算徹底停止。

在二戰結束之前,天皇夫婦一直被日本百姓敬若神明,但隨著日本戰敗和戰後長期的經濟蕭條,日本國內開始對天皇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天皇夫婦的光環日漸消失,最終落下神壇。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良子深居簡出,只在傳統節日、重要慶典或一些外事活動中,和天皇一起偶爾露臉當當「吉祥物」。

多年後,長子明仁娶了平民妻子美智子。

良子多年媳婦熬成婆,從當初的受氣小媳婦變成了惡婆婆,明裡暗裡對媳婦百般挑剔,成為了皇室桎梏的一份子。

連婆婆昭憲皇后對她都讚賞有加。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尿毒癥發作去世,嘉仁繼位,改元大正,節子也隨之成為了皇后。

嘉仁和節子感情非常好,又受西方思潮影響,再加上深知上一輩宮鬥慘烈殃及子女,於是做了個破天荒的決定:天皇實施一夫一妻制。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爭論紛紛,許多人認為此舉非常不利於皇室子孫的繁衍,幸而爭氣的節子已連生四子,堵住了悠悠眾口。

此後,節子成為了日本史上最幸福的皇后,獲天皇獨守,一輩子沒有宮鬥、沒有婆媳矛盾、沒有生育壓力,安安心心做個賢明皇后。

節子深受婆婆昭憲皇太后的影響,熱衷於推動教育、醫療、工業和慈善事業的發展,成為丈夫的最佳賢內助。

對於節子來說,人生中唯一的不幸,應是丈夫的早逝。

1926年12月25日,體弱多病的大正天皇因心臟病發作去世,年僅47歲。

節子送走亡夫,看著長子裕仁登基,自己退居幕後,被尊為皇太后。

大正天皇去世後,節子所住的房間裡一直擺著亡夫的遺像,日日為他敲經念佛、超度亡魂,直至死亡。

1951年,皇太后因病去世,終年67歲,被追號為貞明皇后,「貞明」二字取自易經裡「日月之道,貞明者也」之句。

節子和孫子明仁

香淳皇后:從小媳婦到惡婆婆

相比于貞明皇后的幸福無雙,繼任者香淳皇后良子的運氣就不是那麼好了。

1903年3月6日,良子出生于日本東京久邇宮家邸,父親是久邇宮邦彥王陸軍大將,因此她一出生就獲得了女王的頭銜。

十五歲那年,良子作為太子妃候選人之一,與其他十幾位妙齡少女一起被召入宮中覲見節子皇后。

皇后對她們進行了單獨面試,一一詢問了她們的家事、教育等問題,而彼時的裕仁就躲在閣子後面,透過門縫窺視每個姑娘。

許是由於近視眼的緣故,裕仁最後挑中了其貌不揚的良子女王。

節子皇后聽說良子在學校裡願意幹其他同學不願意幹的廁所保潔,認為她為人質樸、勤勞肯幹,於是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於是,良子女王從皇家學習院女子中學退學,被送入私家寄宿學校學習歷史、法語、刺繡和插花等皇室必修課,為成為太子妃做準備。

然而,在成婚之前,卻發生了一場「色盲風波」。

1921年,一朝中元老山縣有朋藉口良子母親家族有色盲病史,認為良子也必患有此病,配不上皇太子,企圖逼迫久邇宮取消她與皇太子的婚約。

誰知,良子父親邦彥王竟是個暴脾氣的硬骨頭,他放出狠話,表示如若皇室解除婚姻,他就先殺了良子,再全家自盡。

皇室連忙表明立場,太子裕仁對良子很是鍾情,絕不退婚,連節子皇后也表明不退婚的態度。

1924年1月26日,裕仁和良子正式結為夫婦。

婚後僅僅兩年,大正天皇就歸天了,裕仁繼位,改元昭和。

良子成為了新任皇后,但她並沒有婆婆的好運氣,她一連生下了四個女兒,讓朝中上下和婆婆都十分不滿。

大臣們嚷嚷著讓天皇納妃,或者去做試管嬰兒,連一向溫和的皇太后也對良子冷言冷語,曾當眾斥責她「舉止不雅」。

面對如此大的壓力,裕仁實力護妻,表示自己即使沒有兒子,還有弟弟可以繼位,結果一度差點引發政變,一些少壯派軍人策劃擁立皇弟繼位。

直到1933年,良子終於生下了長子明仁,兩年後又添一子正仁,鬧劇才算徹底停止。

在二戰結束之前,天皇夫婦一直被日本百姓敬若神明,但隨著日本戰敗和戰後長期的經濟蕭條,日本國內開始對天皇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天皇夫婦的光環日漸消失,最終落下神壇。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良子深居簡出,只在傳統節日、重要慶典或一些外事活動中,和天皇一起偶爾露臉當當「吉祥物」。

多年後,長子明仁娶了平民妻子美智子。

良子多年媳婦熬成婆,從當初的受氣小媳婦變成了惡婆婆,明裡暗裡對媳婦百般挑剔,成為了皇室桎梏的一份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