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預防癌變?

萎縮性胃炎是可以逆轉的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 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 數目減少, 胃黏膜變薄, 黏膜基層增厚, 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 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

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 食欲不振, 或消瘦、貧血等, 無特異性。 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

既往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形成後, 病變部位萎縮的腺體不能恢復, 病變不能逆轉, 從而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不能治癒。

但是臨床與實驗的研究進展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若早期發現, 及時積極治療,

病變部位萎縮的腺體是可以恢復的, 其可轉化為淺表性胃炎或被治癒, 改變了以往人們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可逆轉的認識。

萎縮性胃炎的癌變幾率

根據國內多年隨訪資料分析, 其絕大多數預後良好, 一般認為其癌變率是:

5〜10年癌變率3%〜5%;

10年以上 10%;

輕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2.5%〜11%;

中度異型增生10 年癌變率4%〜35%;

重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10%〜83%。

其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伴中、重度腸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或伴癌胚抗原陽性的患者, 癌變率更高, 應引起高度重視, 定期隨訪, 每3〜6個月複查胃鏡一次。

手術後萎縮性殘胃炎者因其長期受膽汁反流的刺激, 癌變率亦較高, 應積極採取措施, 減輕鹼性反流液的刺激, 預防癌變的發生。

目前慢性萎縮性胃炎尚無直接藥物預防其癌變, 但是祛除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及糾正其病理狀態, 起到預防胃癌發生的作用。

一、內鏡下切除高危的癌前病變

內鏡下切除較重的癌前病變黏膜是有效的預防胃癌的手段。 與傳統手術比較, 內鏡下治療不僅療效相當,

而且創傷小, 併發癥少, 費用相對低廉。 因此被推薦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包括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主要包括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二、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 促發胃癌的罪魁禍首。

幽門螺桿菌的 細胞毒性因數會導致胃黏膜發生增生性或萎縮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胃癌發病率是非感染的3-6倍, 殺滅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預防癌變。

特別是在胃癌高發區, 根除Hp對於輕度慢性萎縮性胃炎將來的癌變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根除Hp對於癌前病變組織病理學的好轉有利, 可以明顯減緩癌前病變的進展, 並有可能減少胃癌發生的危險。

三、積極對癥治療定期複查

對於有反酸燒心、食欲不振, 疼痛, 痞滿等癥狀, 要積極對癥治療, 予以抑酸劑、黏膜保護劑、抑制膽汁反流, 促胃動力藥物等, 以消除癥狀為目的, 防止病情發展。

定期複查胃鏡很重要, 一般建議的複查頻度為:

1.萎縮性胃炎不伴腸化生和異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內鏡和病理隨訪;

2.中~重度萎縮或伴腸化生者每1年隨訪一次;

3.輕度異型增生(活檢並非取自癌旁)每6個月隨訪一次;

4.重度異型增生者需立即複查內鏡和活檢病理檢查, 必要時手術治療或內鏡下局部治療。

四、補充硒

硒可清除慢性萎縮性胃炎組織中使細胞老化的自由基, 並干擾致癌物代謝, 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 可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可吃動物肝臟、腎臟、魚蝦及甲殼類海產品、大蒜、芹菜、蘑菇、芝麻等。

五、補充葉酸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與DNA的合成、修復及穩定密切相關。 葉酸缺乏引起腫瘤的原因可能與葉酸能夠穩定DNA, 防止細胞癌變有關。 葉酸能夠維持DNA甲基化, 如果甲基化水準低, 癌基因就容易活化, 從而促發癌癥的發生。葉酸可抑制癌基因活化而起到防止癌變作用。

適量補充葉酸可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組織病理狀態而減少胃癌的發生。

六、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和胃液可共同防止致癌物前體亞硝胺化合物的合成,可吃橘子、柳丁、番茄、菠菜、鮮棗、獼猴桃。

七、中醫藥辯證施治

中醫藥在防治慢性萎縮性胃癌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

研究發現中醫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患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運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結、益氣扶正、健脾祛濕、養陰生津等中藥,能阻止病情蔓延甚至能夠實現病理逆轉,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活血化瘀中藥有三棱、莪術、八月劄、三七、桃仁、生蒲黃、五靈脂等;

解毒散結中藥有石見穿、半枝蓮、蜀羊泉、白花蛇舌草、龍葵、黃藥子、海藻、昆布、威靈仙、半邊蓮、石打穿、虎杖、蚤休等;益氣扶正中藥有黃芪、黨參、太子參、白術、炒山藥等;

健脾祛濕中藥有苡仁、茯苓、半夏、澤瀉等;

養陰生津中藥有烏梅、山萸肉、天冬、天花粉、女貞子等。這樣對抑制胃的癌前病變,防止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發生胃癌將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八、飲食調理

所謂病從口入,飲食入口,首先影響的就是胃。所以飲食不調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

由於在慢性胃炎發病中飲食因素佔有重要地位,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這也是與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

總的來說進食時做到以下幾點,慢性胃炎要以說已治癒了一半。

宜慢:細嚼慢嚥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宜節: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

宜潔:注意飲食衛生,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害;

宜細:儘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少飲酒及濃茶;

宜戒煙酒:長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過多,從而產生有害作用。長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損傷,乙醇(酒精)濃度越高,損傷越強烈。

結語: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

總之,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胃癌最常見的癌前疾病,其癌變的預警和早期發現、診斷與預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發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應予以特別重視。

但是,它並不可怕,腸化和異型增生要發展成胃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約不會超過5%的患者,才會轉變為胃癌,5%是統計學的小機率事件,可以認為幾乎不會發生,這是有統計學依據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只要科學看待它,腸化和異型增生是相對安全的,不必要引起過多的焦慮和擔心。

通過積極的正規治療,很多患者都得到了痊癒,或者至少能維持現狀,不再進展。所以信心也是很必要的,不要被網路上的虛假宣傳嚇壞了,要知道恐慌的心情反而會加重病情進展。

從而促發癌癥的發生。葉酸可抑制癌基因活化而起到防止癌變作用。

適量補充葉酸可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組織病理狀態而減少胃癌的發生。

六、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和胃液可共同防止致癌物前體亞硝胺化合物的合成,可吃橘子、柳丁、番茄、菠菜、鮮棗、獼猴桃。

七、中醫藥辯證施治

中醫藥在防治慢性萎縮性胃癌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

研究發現中醫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患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運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結、益氣扶正、健脾祛濕、養陰生津等中藥,能阻止病情蔓延甚至能夠實現病理逆轉,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活血化瘀中藥有三棱、莪術、八月劄、三七、桃仁、生蒲黃、五靈脂等;

解毒散結中藥有石見穿、半枝蓮、蜀羊泉、白花蛇舌草、龍葵、黃藥子、海藻、昆布、威靈仙、半邊蓮、石打穿、虎杖、蚤休等;益氣扶正中藥有黃芪、黨參、太子參、白術、炒山藥等;

健脾祛濕中藥有苡仁、茯苓、半夏、澤瀉等;

養陰生津中藥有烏梅、山萸肉、天冬、天花粉、女貞子等。這樣對抑制胃的癌前病變,防止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發生胃癌將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八、飲食調理

所謂病從口入,飲食入口,首先影響的就是胃。所以飲食不調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

由於在慢性胃炎發病中飲食因素佔有重要地位,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這也是與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

總的來說進食時做到以下幾點,慢性胃炎要以說已治癒了一半。

宜慢:細嚼慢嚥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宜節: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

宜潔:注意飲食衛生,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害;

宜細:儘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少飲酒及濃茶;

宜戒煙酒:長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過多,從而產生有害作用。長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損傷,乙醇(酒精)濃度越高,損傷越強烈。

結語: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

總之,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胃癌最常見的癌前疾病,其癌變的預警和早期發現、診斷與預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發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應予以特別重視。

但是,它並不可怕,腸化和異型增生要發展成胃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約不會超過5%的患者,才會轉變為胃癌,5%是統計學的小機率事件,可以認為幾乎不會發生,這是有統計學依據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只要科學看待它,腸化和異型增生是相對安全的,不必要引起過多的焦慮和擔心。

通過積極的正規治療,很多患者都得到了痊癒,或者至少能維持現狀,不再進展。所以信心也是很必要的,不要被網路上的虛假宣傳嚇壞了,要知道恐慌的心情反而會加重病情進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