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釋不清的民間歷史故事

01

這個故事是膠東一帶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 其實說邪性也不是很邪性, 在個人看來甚至還感覺是個很有趣的英雄故事。

故事是發生在戚大帥登州水城練兵那會兒, 到現在已經五六百年了。

那時候登州城裡有個姓張的千總, 平日裡操練繁忙, 經常忙活的連家也回不去。

因此到三十歲上夫人才有喜, 全家人都對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十分期盼。

懷胎十月, 一朝分娩, 等到孩子降生之後是個唇紅齒白, 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張千總和夫人都十分欣喜。

也正是在這會兒, 不知道從哪兒走來一隻大橘貓,

這貓通體都是橘紅色的蓬鬆毛髮, 又光滑又柔順, 它身上散發著奇異的香味, 聞起來就像麝香和蘭花的味道。

它長得足足有四尺來長, 看起來比狗還要更大一些;

嘴裡還叼著一塊有人小指頭那麼大小的翠玉。

這大貓穿堂過戶, 竟然徑直的要走到夫人的產房裡面去。

四周的僕人都感到驚異, 沒有人敢阻攔它。

這大貓不偏不倚的走進了房內, 張千總看見了也是吃驚。

可是他還沒來得及把它趕出去, 就看見這橘貓一躍就跳上了炕, 把叼著的玉放在了剛剛洗了澡用繈褓包好的小嬰兒額頭上, 在孩子身邊卷成一團趴下;

而小孩子不但不害怕, 甚至停下來了啼哭, 對著大貓嗤嗤的笑了出來。

張千總心下大駭, 於是認為這是個有道行的妖仙,

不過看起來沒有惡意, 於是恭敬的對橘貓拜了三拜, 朗聲說到「謝仙家抬舉小兒」, 而橘貓伸了個懶腰, 喵了一聲算是回應。

之後這大橘貓就留在了張千總宅子裡, 和小張少爺幾乎寸步不離。

有小孩子們頑皮, 把它像騎馬那樣騎著兜圈子它也一點都不生氣。

而且有大橘貓在的地方, 一百步之內都沒人能看到老鼠或者蚊蟲一類的害物, 可是卻從來沒人看到過大貓捕殺鳥雀或者老鼠。

於是大家對大橘貓越發的敬畏, 認為它是修成了神通的仁獸。

因為大貓的尾巴尖老是卷卷著不展開, 因此有人就尊敬的稱呼它叫「卷尾巴娘娘」。

大貓平時和小張少爺同吃同住, 千總和夫人都很喜歡它, 認為它給家庭帶來了祝福,

在保護自己的獨子的平安;

因此像對待人一樣招待它, 給卷尾巴娘娘的飯食總是和給自己的兒子的一模一樣。

02

千總的兒子一天天的長大, 生的越發俊俏端莊。

有人稱讚他是「膚若初雪, 目如朗星」(這兒本來有一段詩句的, 但是實在是記不清楚全文了), 看見的人沒有一個不讚歎的。

他從小就很聰慧, 看過的詩書幾乎過目不忘。

但是其實他並不特別喜歡學習, 更喜歡去參觀水城裡軍兵的操練, 還自己偷偷的用木棍和竹子自己模仿著兵士的樣子操練。

因為是家裡的獨子, 千總很溺愛這孩子, 也就並不阻攔。

兵士們也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少爺和神奇的大橘貓, 開玩笑的說「這是我們的小總兵」。

教頭們偶爾會來教他打幾個把式,

一來二去這小少爺也就學了不少槍棒功夫。

在這種時候卷尾巴娘娘總是慵懶的蹲在他旁邊看著他練習, 偶爾有套路打得不對還會喵喵叫著提醒, 像是在督促他似的。

這孩子也格外的喜歡卷尾巴娘娘, 平日裡形影不離, 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等卷尾巴娘娘吃上了之後才開始吃, 睡覺的時候也一定要和卷尾巴娘娘睡在同一個被窩裡。

平時空閒的時候, 小張少爺經常自己和大橘貓坐在一起喃喃的說著什麼, 竟然像是在對話一樣。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 直到小總兵長到十四歲那年, 登萊一帶爆發了很可怕的瘟疫, 感染了的人會先是咳血。

然後皮膚發黑, 最後全身長出膿包死去, 就連內臟裡都會生出膿包,

死狀極其淒慘可怖。

瘟疫一直蔓延到濟南府, 染病的人十個裡面有六七個。

水城的兵營裡也受了影響, 可是沒有什麼藥能把染病了的人治好, 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就在這時候, 一天晚上, 小張少爺不知怎地突然和大橘貓爬上了屋頂, 開始說話。

小張少爺說了什麼沒人聽得清楚, 只能聽出來一開始小少爺還是輕聲細語的在說話。

但是大橘貓卻像是生了氣一樣急躁的喵喵叫個不停, 後來雙方簡直像是爭吵了起來一樣, 一人一貓都叫的又急切又焦躁。

僕人感到很驚奇, 因為這樣的事情還從來都沒有過, 有人試圖爬上去把小少爺叫下來, 可是卻怎麼也上不去, 張千總和夫人都又驚詫又擔心。

過了兩個多時辰, 爭論的聲音逐漸小了, 最後卷尾巴娘娘像是被說服了。

不再喵喵的叫而只是蜷著身子呼嚕呼嚕的輕叫,小少爺站起來恭敬的對著它拜了三下像是在表達感謝,一人一貓就下來了。

小少爺去到父親面前,忽然跪倒在父親腳下,哭泣著請求父親三天之內安排人用竹木和金紙趕制一百把刀劍和盾牌,說是可以祛除瘟疫。

張千總不解其意,但是看到兒子這樣請求,於是還是答應了,吩咐手下人通知營內的工匠趕制。

但是問其他的問題,孩子卻都不回答,只是抱著父母的膝蓋哭泣。

大家都心存疑慮,但是也問不出什麼來,於是就照著小少爺說的做。

三天之後用竹木做成的兵刃都準備停當,滿滿的裝在一臺小推車裡。

按照孩子的要求給送到了校場的關帝廟之前。

這天從早上開始小少爺和卷尾巴娘娘就一直在關帝廟裡焚香祝禱。

有好奇的人想去觀看,但是這孩子不允許他們靠近,只能遠遠的看著,他們看到一人一貓在廟宇中非常虔誠的樣子,小少爺跪坐著禱告,而卷尾巴娘娘在他身邊坐著,姿勢十分端正。

他們一直祝禱了一整天,圍觀的人本來很多,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人群大半都散去了,只有一些實在好奇的後生還在暗中看著,千總和夫人也擔心自己的兒子,一直在一旁看著。

到了快子夜的時候,月朗星稀,一陣清風從廟宇中間吹過,月光變得異常的明亮。

這時候,小少爺的姿勢越發的端正,恭敬的對著武聖的神像伏拜,口裡說著「恭迎尊駕」,在場的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十分尊貴威嚴的氣息,有人猜測說是有一位神明來訪了。

03

這時候,神位上傳來了一個雄渾的聲音「年輕的後生很懂得禮節,令人欣慰;四姑娘近年來過得可還好?

」大貓伏低了身子,竟然開始口吐人言「承蒙義父關照,近些時日受了這家好人的眾多恩惠,四娘過的十分平安如意」。

神位上又說「不必拘於禮節了,起來說話」於是少年坐直了身子正視著神位。

同時一陣帶著奇異香味的紫色煙霧升起,再定睛看過去的時候大貓原來在的位置竟然端坐著一個一身赤紅色甲胄的姑娘,容貌甚是俊美,看起來只有十八九歲的年紀,不過身材十分高大,看起來簡直有七八尺那麼高。

姑娘的左右臉頰上各有三根鬍鬚,還有一截卷卷著的尾巴從赤紅色的斗篷下面露了出來。

她的盔甲更是雕刻得無比華麗,用金銀繪製著虎豹之類的猛獸的圖案,看起來像是唐宋時候的甲胄。

神明這時候又說「果然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好兒郎!四姑娘沒有看錯人!平時有讀過什麼書嗎?」

那孩子又頷首致謝「平時讀書並不多,但是格外的喜歡讀《春秋》和《左傳》,多少有一些淺薄的心得」神明感到很欣慰的樣子,贊許著勉勵了他。

接下來三人就談論著一些暄寒問暖的家常話題,神人時不時的發出豪爽的笑聲。

月過中天,小張少爺突然拜倒在神像腳下說「瘟疫肆虐,希望您能出手相助,幫助我們打敗疫魃」。

神明則笑著回答:真是我家的好女婿!我的確有合適的寶甲,就作為嫁妝送給你好了;不過兵刃是我從友人那裡給你借來的,一定要好好的愛護!

又一陣清風拂過,在廟宇中間的空地上竟然憑空出現了一副也是赤紅色的甲胄,同樣像是古時候的樣子,上面也用金銀裝飾的異常華麗,在胸口雕刻著威嚴的猛獸,兜鍪上還帶著猙獰的饕鬄鬼面;

還有一把閃著青色寒光的寶劍,劍身上用金嵌著兩個篆字,誰也看不出是什麼。

「另外借給你們一百位力士!要做個稱職的軍官!」

神明說著這話的時候,從神位的香案後面閃出來一個又一個銀盔銀甲的軍士,每一個都足足有一丈多高,對著神位行過禮之後就到外面的校場上列隊站好。

看起來就好像是銀子鑄成的城牆一樣,被風吹起來的白斗篷就像是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

小張少爺和四姑娘都欣喜的跪拜在地上道謝說「一定不辱沒了您的使命。」

神明離開之後兩人十分欣喜,四姑娘幫著小張少爺披掛好了寶甲,動作非常親昵的樣子。

盔甲穿在小張少爺身上非常的合身,兩人來到廟宇外面,校場上的神兵都向他們見禮,其中有一個格外高大的站出來說:

「給四小姐和總兵官問安,大家都很樂意隨時參加戰鬥,只是來的匆忙,沒帶多少趁手的兵器。」

於是小少爺就把此前用竹木製作的兵刃分發給他們,這些兵器在他們手裡見風就長,三尺不到的木刀一下子就成了七尺多長的冷鋼寶刀,竹子製成的長槍和畫戟也都變成了精鋼,快有兩丈多長;

用艾草和紙張紮成的盾牌變得有車蓋那麼大,雕刻著猙獰的貔貅和睚眥的鬼面。壯士們對這些兵器讚不絕口。

接下來小張少爺又引著四姑娘來到千總面前拜倒告別,四姑娘謙恭的說到:

「四娘見過老先生、見過老夫人,許多年來承蒙關照,只是很遺憾以後不能再給您二位盡孝,贍養兩位老人家安度晚年。」

而小張少爺又抱著父母的膝蓋哭泣著,他說:

「這次恐怕會兇多吉少,但是恐怕我和四娘非去不可;

只希望您不要過度的悲傷以至於傷害了身體。」

千總和夫人想要勸解,可是也無可奈何,只好三人抱在一起痛哭。

這時候,已經睡著了的兵丁們都被叫醒了過來,熱鬧的圍著那些神兵讚歎不已,有膽子大的問清楚了原委,想要拿著武器和小張少爺他們一起去跟疫魃戰鬥,四姑娘連忙拒絕眾人說:

「如果以普通人的力量去對抗疫魃,那麼是只能白白送命的。」

於是大家只有歎息,還有人落下淚來。

人們一直跟著小張少爺和四小姐出城去,走了四五裡路,逐漸的有黑色的霧氣彌漫了上來,這時候四小姐又回身去叮囑跟著的人群:

「請大家回去吧,再往前走的話就有可能被疫魃所害,白白的丟了性命」;

小張少爺再次拜倒在父母腳下,很莊重的說:

「請父親母親千萬保重;如果能平安的度過這次災難,希望您好好的養育我未來的妹妹。」

於是眾人很惋惜的回去了,只有幾個最勇敢的軍士還拿著武器遠遠的跟在他們後面。

(以下的部分為老人給口述,只能依據記憶大概復原...要是有偏差的話實在是抱歉...)

04

他們看到總兵官和四小姐帶著那一百名壯士前進,霧氣裡越來越多的有不詳的聲音,金戈的碰撞聲和狂躁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那些神兵像是堅固的城牆那樣徐徐前進,用手裡的兵器砍殺著沖上來的疫鬼,被他們打倒了的敵人無不哀嚎著在地上翻滾。

身上冒起火來被燒成焦臭的黑炭——再仔細看去,那些全都是青面獠牙長著血盆大口的疫鬼,從嘴裡流下發黑的血來。

小張少爺和四小姐走在他們的最前面,劍刃上都直接燃起青白色的火焰來;

四姑娘雙手持著兩把寶劍,像是跳舞那樣在斬殺著一個又一個惡鬼,劍光和火焰舞動成一條白練一樣。

而小張少爺把刻著貔貅的盾牌擋在前面護著兩人的周全,煥發青光的寶劍也是每一下都能打倒一個惡鬼。

他們就這樣一路和疫鬼戰鬥著,金戈肅殺之氣不絕於耳,後面偷偷跟著的兵士無不心驚膽戰,有膽子小的被嚇破了膽直接抱頭鼠竄。

疫鬼之中還有像是小丘那樣巨大的妖獸吐著血紅的信子,從喉嚨裡噴出黑煙和毒蟲來,但是也被他們一一斬殺。

神兵們的鎧甲都被血給染上了紅黑色,也有的壯士被打傷或是被疫鬼殺害,但是他們的屍體倒在地上之後立刻就消失了。

這一小隊人馬半個晚上的時間就打出去了快要一百多裡地來,在身後留下大量燃燒著的殘骸和屍體。

到了天邊翻出魚肚白的時候,他們已經從登州水城打到了芝罘島一帶,在海邊發現了一條巨大的溝壑,可是根本就沒人能記得那裡有什麼溝壑。

溝裡面居然全都是腐爛的屍體碎塊,血肉模糊的黑色臭水沸騰著翻滾,看到的人幾乎都被嚇得發了瘋。

但是小張少爺和四小姐卻一點害怕的神色都沒有,他們指揮著剩下的銀甲壯士把疫鬼都擊殺或者趕到這血池裡然後用火焚燒,而那些神兵也一點疲憊或者畏懼的跡象都沒有;

但是突然之間那池黑水竟然翻起潮水一樣的波濤來。

從裡面冒出來了一大批惡鬼,有的腸肚都拖在地上了還在嚎叫著衝殺,有的連頭顱都已經腐爛了一大半,還有的全身都長著巨大的膿瘡,滴落噁心的汁水。

其中最中間是一個最大的惡鬼像城門一樣高大,身上全是各種腐爛的痕跡,它的肚子異常的腫脹並且幾乎是透明的,能透過去看到裡面全部都是在蠕動的蛆蟲和已經孵化的蒼蠅一樣的蟲子;

有見多識廣的人說這就是疫魃。

疫魃手裡揮舞著一面巨大的板斧,已經全部都是銹蝕的痕跡,上面掛著腐爛的肉塊和腸子,它只揮舞了一下就斬殺了好幾個銀甲壯士。

小張少爺沖上去想用盾牌頂住它,但是盾牌被一斧子就劈成了兩半,眼看著他就要被疫魃給殺害。

這時候四姑娘的身形變成了一大團橘黃色烈焰,乘著風沖過去灼燒著疫魃腐臭的軀體。

小少爺也站起身來和巨大的惡鬼戰鬥,兩人合力一時之間竟然打得疫魃沒有還手之力;

四小姐變化的火焰像是成為了小少爺手裡的劍的一部分一樣,讓寶劍看起來像是增長了好幾倍;

惡鬼被灼燒得哀嚎不止,但是小少爺身上也被打出來好幾處傷口,這時候還有疫鬼用毒箭在射他們,已經分不出來他身上是盔甲本來的顏色還是被血給染上的顏色。

最後小張少爺大吼一聲,把燃燒著的寶劍捅進了疫魁的肚子裡。

疫魁痛苦的扭曲了起來,四姑娘化作的烈焰像是風暴一樣把四周的所有的東西都燃燒一空。

等到那偷偷跟著他們的幾個軍兵轉醒過來,太陽已經高高的升高過了頭頂,他們再往海邊那兒看去,哪裡還有什麼疫魁的影子,那個滿是黑水的大坑也不見了,應該是被燃燒殆盡了;

就算是幾百步開外一個人環抱都抱不住的大樹都被刮倒,只剩下被燒焦了的一小截。

有人大著膽子想去尋找小少爺和四姑娘的蹤跡,可是在哪裡都找不到。最後有人在一顆被燒焦了的大樹下面找到了他們。

小張少爺,他們的小總兵已經死了,全身有七八十處傷口,右手裡握著的寶劍被砍得折斷了,臉上的睚眥鬼面被打碎了大半,露出半張臉來;。

脖子上一直掛著的那塊當年他出生的時候四姑娘送來的玉也是斷裂著的了。

但是他至死都是倚靠著大樹,站立著的,雙眼圓睜著怒視著前方;

而他的左手裡抱著的正是已經變回大橘貓的四姑娘的屍身,她身上的傷口一點也不更少。

張千總和夫人聽到了這個消息,悲痛得肝腸寸斷;

他們來收斂獨子的屍身的時候發現他的手臂已經僵硬了,根本不能展開;

於是只好將他倆一起火葬,從骨灰裡收集到的箭頭有半鬥那麼多。

同時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濟南府都不再有更多的人生病,已經患上瘟疫的人也逐漸好轉康復了;

第二年的時候千總夫婦果然按照之前說的那樣又生了一個女兒,香火得以延續。

這件事以後,有人給小張少爺和四姑娘建立了廟宇,尊稱他們是「小張太子」和「卷尾巴娘娘」,把他們尊奉為膠東一帶的鄉土神;

按照我姥爺的說法,他小時候村裡還有一個祭祀他們倆的神祠,只不過在戰火裡被毀了;

但是還有一些傳統流傳下來,比如膠東這裡有的地方到現在還會管貓叫「四小姐」。

會給小孩子準備用木頭雕刻的小劍作為玩具,還有當小孩子生病的時候在農村的地方會有老人吟誦經文請卷尾巴娘娘幫忙祛除病痛。

最後腦補一下那兩個赤紅色甲胄的身影在為了無數平民百姓的健康而奮戰,是真的感覺這是貨真價實的英雄;

但是這個故事裡的惡鬼的造型,尤其是疫魁本身...

透明的肚子裡全是蛆蟲實在是有些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

小時候每次聽老人家講到這一段都會感到一股由衷的惡寒!

最後卷尾巴娘娘像是被說服了。

不再喵喵的叫而只是蜷著身子呼嚕呼嚕的輕叫,小少爺站起來恭敬的對著它拜了三下像是在表達感謝,一人一貓就下來了。

小少爺去到父親面前,忽然跪倒在父親腳下,哭泣著請求父親三天之內安排人用竹木和金紙趕制一百把刀劍和盾牌,說是可以祛除瘟疫。

張千總不解其意,但是看到兒子這樣請求,於是還是答應了,吩咐手下人通知營內的工匠趕制。

但是問其他的問題,孩子卻都不回答,只是抱著父母的膝蓋哭泣。

大家都心存疑慮,但是也問不出什麼來,於是就照著小少爺說的做。

三天之後用竹木做成的兵刃都準備停當,滿滿的裝在一臺小推車裡。

按照孩子的要求給送到了校場的關帝廟之前。

這天從早上開始小少爺和卷尾巴娘娘就一直在關帝廟裡焚香祝禱。

有好奇的人想去觀看,但是這孩子不允許他們靠近,只能遠遠的看著,他們看到一人一貓在廟宇中非常虔誠的樣子,小少爺跪坐著禱告,而卷尾巴娘娘在他身邊坐著,姿勢十分端正。

他們一直祝禱了一整天,圍觀的人本來很多,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人群大半都散去了,只有一些實在好奇的後生還在暗中看著,千總和夫人也擔心自己的兒子,一直在一旁看著。

到了快子夜的時候,月朗星稀,一陣清風從廟宇中間吹過,月光變得異常的明亮。

這時候,小少爺的姿勢越發的端正,恭敬的對著武聖的神像伏拜,口裡說著「恭迎尊駕」,在場的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十分尊貴威嚴的氣息,有人猜測說是有一位神明來訪了。

03

這時候,神位上傳來了一個雄渾的聲音「年輕的後生很懂得禮節,令人欣慰;四姑娘近年來過得可還好?

」大貓伏低了身子,竟然開始口吐人言「承蒙義父關照,近些時日受了這家好人的眾多恩惠,四娘過的十分平安如意」。

神位上又說「不必拘於禮節了,起來說話」於是少年坐直了身子正視著神位。

同時一陣帶著奇異香味的紫色煙霧升起,再定睛看過去的時候大貓原來在的位置竟然端坐著一個一身赤紅色甲胄的姑娘,容貌甚是俊美,看起來只有十八九歲的年紀,不過身材十分高大,看起來簡直有七八尺那麼高。

姑娘的左右臉頰上各有三根鬍鬚,還有一截卷卷著的尾巴從赤紅色的斗篷下面露了出來。

她的盔甲更是雕刻得無比華麗,用金銀繪製著虎豹之類的猛獸的圖案,看起來像是唐宋時候的甲胄。

神明這時候又說「果然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好兒郎!四姑娘沒有看錯人!平時有讀過什麼書嗎?」

那孩子又頷首致謝「平時讀書並不多,但是格外的喜歡讀《春秋》和《左傳》,多少有一些淺薄的心得」神明感到很欣慰的樣子,贊許著勉勵了他。

接下來三人就談論著一些暄寒問暖的家常話題,神人時不時的發出豪爽的笑聲。

月過中天,小張少爺突然拜倒在神像腳下說「瘟疫肆虐,希望您能出手相助,幫助我們打敗疫魃」。

神明則笑著回答:真是我家的好女婿!我的確有合適的寶甲,就作為嫁妝送給你好了;不過兵刃是我從友人那裡給你借來的,一定要好好的愛護!

又一陣清風拂過,在廟宇中間的空地上竟然憑空出現了一副也是赤紅色的甲胄,同樣像是古時候的樣子,上面也用金銀裝飾的異常華麗,在胸口雕刻著威嚴的猛獸,兜鍪上還帶著猙獰的饕鬄鬼面;

還有一把閃著青色寒光的寶劍,劍身上用金嵌著兩個篆字,誰也看不出是什麼。

「另外借給你們一百位力士!要做個稱職的軍官!」

神明說著這話的時候,從神位的香案後面閃出來一個又一個銀盔銀甲的軍士,每一個都足足有一丈多高,對著神位行過禮之後就到外面的校場上列隊站好。

看起來就好像是銀子鑄成的城牆一樣,被風吹起來的白斗篷就像是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

小張少爺和四姑娘都欣喜的跪拜在地上道謝說「一定不辱沒了您的使命。」

神明離開之後兩人十分欣喜,四姑娘幫著小張少爺披掛好了寶甲,動作非常親昵的樣子。

盔甲穿在小張少爺身上非常的合身,兩人來到廟宇外面,校場上的神兵都向他們見禮,其中有一個格外高大的站出來說:

「給四小姐和總兵官問安,大家都很樂意隨時參加戰鬥,只是來的匆忙,沒帶多少趁手的兵器。」

於是小少爺就把此前用竹木製作的兵刃分發給他們,這些兵器在他們手裡見風就長,三尺不到的木刀一下子就成了七尺多長的冷鋼寶刀,竹子製成的長槍和畫戟也都變成了精鋼,快有兩丈多長;

用艾草和紙張紮成的盾牌變得有車蓋那麼大,雕刻著猙獰的貔貅和睚眥的鬼面。壯士們對這些兵器讚不絕口。

接下來小張少爺又引著四姑娘來到千總面前拜倒告別,四姑娘謙恭的說到:

「四娘見過老先生、見過老夫人,許多年來承蒙關照,只是很遺憾以後不能再給您二位盡孝,贍養兩位老人家安度晚年。」

而小張少爺又抱著父母的膝蓋哭泣著,他說:

「這次恐怕會兇多吉少,但是恐怕我和四娘非去不可;

只希望您不要過度的悲傷以至於傷害了身體。」

千總和夫人想要勸解,可是也無可奈何,只好三人抱在一起痛哭。

這時候,已經睡著了的兵丁們都被叫醒了過來,熱鬧的圍著那些神兵讚歎不已,有膽子大的問清楚了原委,想要拿著武器和小張少爺他們一起去跟疫魃戰鬥,四姑娘連忙拒絕眾人說:

「如果以普通人的力量去對抗疫魃,那麼是只能白白送命的。」

於是大家只有歎息,還有人落下淚來。

人們一直跟著小張少爺和四小姐出城去,走了四五裡路,逐漸的有黑色的霧氣彌漫了上來,這時候四小姐又回身去叮囑跟著的人群:

「請大家回去吧,再往前走的話就有可能被疫魃所害,白白的丟了性命」;

小張少爺再次拜倒在父母腳下,很莊重的說:

「請父親母親千萬保重;如果能平安的度過這次災難,希望您好好的養育我未來的妹妹。」

於是眾人很惋惜的回去了,只有幾個最勇敢的軍士還拿著武器遠遠的跟在他們後面。

(以下的部分為老人給口述,只能依據記憶大概復原...要是有偏差的話實在是抱歉...)

04

他們看到總兵官和四小姐帶著那一百名壯士前進,霧氣裡越來越多的有不詳的聲音,金戈的碰撞聲和狂躁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那些神兵像是堅固的城牆那樣徐徐前進,用手裡的兵器砍殺著沖上來的疫鬼,被他們打倒了的敵人無不哀嚎著在地上翻滾。

身上冒起火來被燒成焦臭的黑炭——再仔細看去,那些全都是青面獠牙長著血盆大口的疫鬼,從嘴裡流下發黑的血來。

小張少爺和四小姐走在他們的最前面,劍刃上都直接燃起青白色的火焰來;

四姑娘雙手持著兩把寶劍,像是跳舞那樣在斬殺著一個又一個惡鬼,劍光和火焰舞動成一條白練一樣。

而小張少爺把刻著貔貅的盾牌擋在前面護著兩人的周全,煥發青光的寶劍也是每一下都能打倒一個惡鬼。

他們就這樣一路和疫鬼戰鬥著,金戈肅殺之氣不絕於耳,後面偷偷跟著的兵士無不心驚膽戰,有膽子小的被嚇破了膽直接抱頭鼠竄。

疫鬼之中還有像是小丘那樣巨大的妖獸吐著血紅的信子,從喉嚨裡噴出黑煙和毒蟲來,但是也被他們一一斬殺。

神兵們的鎧甲都被血給染上了紅黑色,也有的壯士被打傷或是被疫鬼殺害,但是他們的屍體倒在地上之後立刻就消失了。

這一小隊人馬半個晚上的時間就打出去了快要一百多裡地來,在身後留下大量燃燒著的殘骸和屍體。

到了天邊翻出魚肚白的時候,他們已經從登州水城打到了芝罘島一帶,在海邊發現了一條巨大的溝壑,可是根本就沒人能記得那裡有什麼溝壑。

溝裡面居然全都是腐爛的屍體碎塊,血肉模糊的黑色臭水沸騰著翻滾,看到的人幾乎都被嚇得發了瘋。

但是小張少爺和四小姐卻一點害怕的神色都沒有,他們指揮著剩下的銀甲壯士把疫鬼都擊殺或者趕到這血池裡然後用火焚燒,而那些神兵也一點疲憊或者畏懼的跡象都沒有;

但是突然之間那池黑水竟然翻起潮水一樣的波濤來。

從裡面冒出來了一大批惡鬼,有的腸肚都拖在地上了還在嚎叫著衝殺,有的連頭顱都已經腐爛了一大半,還有的全身都長著巨大的膿瘡,滴落噁心的汁水。

其中最中間是一個最大的惡鬼像城門一樣高大,身上全是各種腐爛的痕跡,它的肚子異常的腫脹並且幾乎是透明的,能透過去看到裡面全部都是在蠕動的蛆蟲和已經孵化的蒼蠅一樣的蟲子;

有見多識廣的人說這就是疫魃。

疫魃手裡揮舞著一面巨大的板斧,已經全部都是銹蝕的痕跡,上面掛著腐爛的肉塊和腸子,它只揮舞了一下就斬殺了好幾個銀甲壯士。

小張少爺沖上去想用盾牌頂住它,但是盾牌被一斧子就劈成了兩半,眼看著他就要被疫魃給殺害。

這時候四姑娘的身形變成了一大團橘黃色烈焰,乘著風沖過去灼燒著疫魃腐臭的軀體。

小少爺也站起身來和巨大的惡鬼戰鬥,兩人合力一時之間竟然打得疫魃沒有還手之力;

四小姐變化的火焰像是成為了小少爺手裡的劍的一部分一樣,讓寶劍看起來像是增長了好幾倍;

惡鬼被灼燒得哀嚎不止,但是小少爺身上也被打出來好幾處傷口,這時候還有疫鬼用毒箭在射他們,已經分不出來他身上是盔甲本來的顏色還是被血給染上的顏色。

最後小張少爺大吼一聲,把燃燒著的寶劍捅進了疫魁的肚子裡。

疫魁痛苦的扭曲了起來,四姑娘化作的烈焰像是風暴一樣把四周的所有的東西都燃燒一空。

等到那偷偷跟著他們的幾個軍兵轉醒過來,太陽已經高高的升高過了頭頂,他們再往海邊那兒看去,哪裡還有什麼疫魁的影子,那個滿是黑水的大坑也不見了,應該是被燃燒殆盡了;

就算是幾百步開外一個人環抱都抱不住的大樹都被刮倒,只剩下被燒焦了的一小截。

有人大著膽子想去尋找小少爺和四姑娘的蹤跡,可是在哪裡都找不到。最後有人在一顆被燒焦了的大樹下面找到了他們。

小張少爺,他們的小總兵已經死了,全身有七八十處傷口,右手裡握著的寶劍被砍得折斷了,臉上的睚眥鬼面被打碎了大半,露出半張臉來;。

脖子上一直掛著的那塊當年他出生的時候四姑娘送來的玉也是斷裂著的了。

但是他至死都是倚靠著大樹,站立著的,雙眼圓睜著怒視著前方;

而他的左手裡抱著的正是已經變回大橘貓的四姑娘的屍身,她身上的傷口一點也不更少。

張千總和夫人聽到了這個消息,悲痛得肝腸寸斷;

他們來收斂獨子的屍身的時候發現他的手臂已經僵硬了,根本不能展開;

於是只好將他倆一起火葬,從骨灰裡收集到的箭頭有半鬥那麼多。

同時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濟南府都不再有更多的人生病,已經患上瘟疫的人也逐漸好轉康復了;

第二年的時候千總夫婦果然按照之前說的那樣又生了一個女兒,香火得以延續。

這件事以後,有人給小張少爺和四姑娘建立了廟宇,尊稱他們是「小張太子」和「卷尾巴娘娘」,把他們尊奉為膠東一帶的鄉土神;

按照我姥爺的說法,他小時候村裡還有一個祭祀他們倆的神祠,只不過在戰火裡被毀了;

但是還有一些傳統流傳下來,比如膠東這裡有的地方到現在還會管貓叫「四小姐」。

會給小孩子準備用木頭雕刻的小劍作為玩具,還有當小孩子生病的時候在農村的地方會有老人吟誦經文請卷尾巴娘娘幫忙祛除病痛。

最後腦補一下那兩個赤紅色甲胄的身影在為了無數平民百姓的健康而奮戰,是真的感覺這是貨真價實的英雄;

但是這個故事裡的惡鬼的造型,尤其是疫魁本身...

透明的肚子裡全是蛆蟲實在是有些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

小時候每次聽老人家講到這一段都會感到一股由衷的惡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