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口罩下滿臉大紅痘!醫授「5招抗痘秘方」解答起痘原因,並指出這3類食物應避免

▲口罩長時間悶住皮膚, 容易導致臉部痘痘狂冒。 (示意圖/記者簡仲豪攝)

實習記者謝雯欣/綜合報導疫情當下, 戴口罩已是日常必備,

但口罩長時間悶住了口鼻周圍肌膚, 加上夏季天氣悶熱, 造成出油量增加, 導致臉部痘痘狂冒。 對此, 中醫師分享針對不同體質調理的5種抗痘秘方, 也提醒, 容易長痘痘的人, 有3種食物要盡量避免, 像是高油、高糖或高油等刺激性食品;若仍反覆生長, 還是要交由醫師診治為佳。

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張辰珮說明, 痘痘學名為痤瘡, 在中醫古籍中又稱為「皶、痤、面皰、肺風粉刺」, 是青春期常見的皮膚病, 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癥, 多數發生於面部或是皮脂腺分佈密集、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在西醫觀點是因皮膚油脂分泌過盛、油水不平衡等, 也與個人體質相關。 -

張辰珮提到, 以中醫觀點而言, 面部痤瘡的生長位置可粗略判斷身體狀況,

像是長在下巴, 較多與子宮卵巢內分泌問題相關;長在鼻頭、鼻翼附近與腸胃有關;左臉頰可能肝火旺盛;右臉頰則是肺熱導致;而額頭大多是心火旺、思慮過度等, 但以上也僅是概略劃分。

▲依臉部長痘痘位置做出粗略評估, 中醫師指出,

額頭通常是因思慮過度等造成。 (圖/取自pexel)

痤瘡的成因複雜, 大多數由數個臟腑經絡相互影響而成, 張辰珮強調, 以實際綜合的癥狀判斷為準, 若有相對應的患者不要自行對號入座, 應交由專業中醫師做評估。

不過, 張辰珮也呼籲容易長痘痘的患者, 盡量避免以下食品:

第一、啤酒、冷飲、奶製品及生菜沙拉, 容易造成痰濕體質, 使體內溼氣循環不良, 代謝下降或內分泌失調。

第二、高熱量、高糖、高脂的食品, 如:蛋糕、麵包、餅乾等加工食品。

第三、炸雞、披薩、餅乾、燒烤、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

張辰珮建議, 若上述食品偶爾食用, 但隔天仍冒出痘痘且口乾舌燥, 平時可多吃涼、平性的蔬果, 像是白蘿蔔、冬瓜、白菜、菠菜等等;或是帶有黏液可以滋陰的食材,

如:秋葵、地瓜葉、蓮藕等。

▲中醫師指出, 心火過旺容易失眠。 (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適當打電動或其他娛樂可舒緩緊張的壓力。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張辰珮指出, 中醫藥物著重於體質調整, 起初會以消炎藥物如金銀花、蒲公英、連翹、黃芩、黃柏等清熱藥, 進行處理局部發炎癥狀來治標, 再依據痤瘡生長的型態伴隨的癥狀, 分類為不同證型, 加入調整體質的方藥來治本, 以下大約分成5種:

一、 肺熱壅滯:痤瘡紅腫明顯, 可能伴隨上呼吸道癥狀如鼻塞、較濃稠顏色較深的鼻涕, 更嚴重的人可能在天氣熱時會比較容易流鼻血;使用貝母、桔梗、魚腥草、浙貝母、桑白皮等藥材。

二、 肝火過旺或肝氣鬱滯:俗稱的酒糟肌膚大多屬於這一類型,通常伴隨情緒煩躁、易怒、容易緊繃焦慮,或是心情鬱悶,可透過情緒起伏來觀察;使用平肝、疏肝理氣藥物,如:玫瑰花、川楝子、柴胡、菊花、黃芩等藥材。

三、 心火過旺:伴隨夜間容易失眠多夢,容易心悸,手心溫度通常比較高,除了長痘痘也容易長口瘡或是唇泡疹;使用蓮子心、梔子、淡竹葉等藥材。

▲多吃涼、平性的蔬果可降低上火情形。(圖/截自Pixabay)

四、 脾胃濕熱:膿皰樣的痤瘡,腫痛且不時伴隨膿液滲出,可能還有消化道癥狀如腹瀉、打嗝泛酸、便祕等等,嚴重者甚至伴隨胃食道逆流如火燒心的癥狀 。可使用蒼朮、薏苡仁、茯苓、澤瀉等健脾利濕的藥材。

五、氣滯血瘀:痤瘡顏色較暗沉且時日已久,痘疤較難褪去,女性多伴隨經痛及經行血塊。使用活血化瘀藥如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紫草等藥材。

張辰珮建議,多運動增加身體代謝、且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同時適當紓緩緊繃的壓力,像是在家打開音樂唱歌跳舞、打電動、打電話找親友聊天、靜心冥想等,都是很不錯的方式。

張辰珮強調,若痘痘持續反覆發作長期不消,應找中醫師諮詢調理,也提醒,近期疫情較為緊繃,正確的使用口罩,必要時換新,保護你我安全。

二、 肝火過旺或肝氣鬱滯:俗稱的酒糟肌膚大多屬於這一類型,通常伴隨情緒煩躁、易怒、容易緊繃焦慮,或是心情鬱悶,可透過情緒起伏來觀察;使用平肝、疏肝理氣藥物,如:玫瑰花、川楝子、柴胡、菊花、黃芩等藥材。

三、 心火過旺:伴隨夜間容易失眠多夢,容易心悸,手心溫度通常比較高,除了長痘痘也容易長口瘡或是唇泡疹;使用蓮子心、梔子、淡竹葉等藥材。

▲多吃涼、平性的蔬果可降低上火情形。(圖/截自Pixabay)

四、 脾胃濕熱:膿皰樣的痤瘡,腫痛且不時伴隨膿液滲出,可能還有消化道癥狀如腹瀉、打嗝泛酸、便祕等等,嚴重者甚至伴隨胃食道逆流如火燒心的癥狀 。可使用蒼朮、薏苡仁、茯苓、澤瀉等健脾利濕的藥材。

五、氣滯血瘀:痤瘡顏色較暗沉且時日已久,痘疤較難褪去,女性多伴隨經痛及經行血塊。使用活血化瘀藥如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紫草等藥材。

張辰珮建議,多運動增加身體代謝、且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同時適當紓緩緊繃的壓力,像是在家打開音樂唱歌跳舞、打電動、打電話找親友聊天、靜心冥想等,都是很不錯的方式。

張辰珮強調,若痘痘持續反覆發作長期不消,應找中醫師諮詢調理,也提醒,近期疫情較為緊繃,正確的使用口罩,必要時換新,保護你我安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