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97歲富豪芒格的智慧:當我因窮而「自卑」時,是3個習慣,改變了我!

你窮你自卑嗎?說不自卑是騙人的, 說句很紮心的話, 大多數人都處在窮的范圍裡, 而大多數人也因為自己的窮而自卑, 他們會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一輩子也無法變富。 然而事實卻與他們想的完全相反。

我研究過很多牛人的成長經歷, 發現大多數人在剛開始都挺窮的, 也挺自卑的, 但後面總是能富有起來, 他們靠的就是正確的習慣。

在說習慣之前, 我有必要與你說一位97歲的富豪, 因為今天所說的習慣是從他身上得到的啟發。

他全名叫查理·芒格,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 但你一定知道「股神」巴菲特, 而芒格可以說是巴菲特變富路上的關鍵人物, 甚至巴菲特把自己如今的成就大部分都歸功於芒格, 他說:「是查理讓我以極快的速度從猩猩進化成人類, 如果沒有查理, 我會比現在窮太多」

而巴菲特的孩子更是說, 我爸爸是我見過的人裡第二聰明的,

芒格第一。

希望這3個習慣也能幫到你!

第一個習慣:理由說服習慣

也就是咱們如果要相信某個觀點, 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 千萬不要覺得是對的, 覺得是合理的就去相信。 說白了, 這種理由說服的習慣就是希望我們從感性做決策的情況下轉變為理性做決策。

我們為什麼會因為窮而自卑?原因只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這件事只要我們理性一點, 問下自己:「為什麼我要自卑?」你會發現你很難給出合理的理由來, 因為壓根就沒人在乎我們, 我們也沒必要自卑呀。

養成理由說服習慣不僅能幫我們克服自卑, 還能讓我們越來越富。

縱觀那些頂級大佬, 像馬雲、劉強東、稻盛和夫、巴菲特、芒格等等, 他們說話都非常的有理有據, 幾乎不會感興決策, 這便是因為他們有理由說服習慣。 在《窮查理寶典》裡提到芒格的投資決策原則是:一定要有全方位說服自己的理由, 芒格才會做出下一步行動, 這也使得他屢屢成功。

想要把一件事解決好, 必然要理性才行, 只有理性, 才能準確分析清楚每件事的解決方案。

比如你的領導把你罵了一頓, 如果你處在感性的狀態, 肯定會想:「這領導太討厭了, 我一點也不想再見到他」, 可能你會因此錯過一個機會, 因為只要我們理性思考一下, 先想想為什麼領導很討厭的理由,

想來想去你會發現好像只是因為他罵了自己, 這個談不上是什麼理由呀, 那接下來就會理性思考了, 然後就會發現, 這個領導看似嚴厲, 但事後對我關心有加, 這是在培養我呀, 我要更努力才行。

你看, 理性便能把每件事做得更好, 變富的是必然的事, 所以為什麼要養成理由說服的習慣很重要。

那如何養成理由說服習慣呢?《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一個辦法:每一個結論後面必須要給出一個理由, 並且這個理由要非常充分。

具體落實下來的是這樣的, 假設你現在感性的得出了一個結論「讀書沒用」, 現在你剛好有了理由的說服習慣, 你就不會下定決心覺得讀書沒用了, 而是針對這個結論, 思考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

這樣的理由找出來難嗎?當然難啊,因為讀書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最後你會放棄找「讀書沒用」的理由,再去思考一下「讀書有用」的理由,你會發現一下就找到了,那這樣結論是不是扭轉了呢?並且也是非常的理智結論。

第二個習慣:反向思考

什麼叫反向思考?比如芒格在《窮查理寶典》裡說到,他做投資,很多時候都不會思考為什麼某個公司值得投資,而是反向思考,為什麼某個公司不值得投資,如果能找出的不值得的原因很多,並且很關鍵,這個公司就不投,如果找不出,那這個公司必須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向思考比正向思考會更接近真相一下。

因為真相的本質往往藏在大家都沒注意的地方,而大多數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正向思考,所以正向思考往往找不到真相,而反向思考更能注意到那些沒人注意的地方,也就更容易注意到真相。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有一個問題是:如何成功?如果你用正向思考的方法,你會發現你可能尋找了一年,找出了幾萬種方法,卻還是不知道哪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成功,因為方法是從別人身上找到的,而每個人的特質、背景又不一樣。

但如果用反向思考,思考一下如何失敗?甚至不需要一周,你就能找出原因來,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失敗的原因就那麼多種,比如傲慢、不愛學習等等,然後咱們避開這些原因,不就能接近成功了嗎?你看,這不就是成功的真相嗎?當我們能屢屢看破真相,把事情做好的時候,自卑會慢慢轉化為自信,窮也會慢慢轉化為富!

那我們如何養成反向思考的習慣呢?畢竟現在大多數人正向思考的習慣用了幾十年了。《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了一個辦法:每個生活細節也要反著思考。

比如你今天起床刷牙,你不要像平時一樣正常刷牙,而是反著想想,我怎樣做,才能刷不好牙?然後避開這些情況,這就是一次完整的反向思考。

接著到了吃早餐的時候,你平時想的是怎樣吃好,吃飽,現在反著想想,我該怎樣做,才能吃不好,吃不飽?避開這些情況,又是一次完整的反向思考。

其他小事情也是以此類推,為什麼要從這些小事開始呢?因為養成一個習慣往往需要高頻率大量地練習,而這些小事雖然小,但卻是一天中我們做的頻率最多的事,做多了,就很容易養成反向思考的習慣,到時再去反向思考其他大事就會順暢很多。

第三個習慣:緊急習慣

什麼叫做緊急習慣呢?《窮查理寶典》裡芒格提到了一個稀缺原理,也就是給你一個月的備考時間與給你一天的備考時間,兩者的備考效果其實是類似的,因為當我們有一個月的備考時間時,我們不會意識到時間的稀缺,所以壓根不會備考,會一直拖,拖到最後一天。而只有一天的備考時間時,我們會覺得時間非常稀缺,立刻開始備考。

養成緊急習慣的目的正是幫我們克服稀缺遠離,也就是如果你真的離備考還有一個月,那我們需要給自己營造出一個很緊急的氛圍,讓我們感覺到好像備考只有一天了似的,每天都發奮學習,這樣就有了一個月的備考時間,當我們每次都能克服偷懶與拖延,多做一些準備和努力,離變富還遠嗎?自信也會隨之而來。

那這樣一種緊急習慣該如何養成呢?《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了一個辦法:從大事裡找出明天就要完成的事。

我們為什麼會被稀缺原理所影響?因為擁有的太多,感受不到稀缺,還是拿備考來說,如果離備考還有一個月,怎麼會感受到時間緊呀。但如果想要把備考這件事做好,就有必要準備一個月,所以我們要從考試這件大事裡找出明天就要完成的事。

比如咱們可以把備考的科目做一個劃分,假設把明後兩天準備語文,那我們就可以讓自己明天必須完成語文某張卷子的測試,設定目標之後,我們是不是一下就覺得時間緊張起來了呢?畢竟有個任務明天就要完成了呀。

其他事情也是一個道理,都可以按這個邏輯來,用久了就變成習慣了!

這樣的理由找出來難嗎?當然難啊,因為讀書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最後你會放棄找「讀書沒用」的理由,再去思考一下「讀書有用」的理由,你會發現一下就找到了,那這樣結論是不是扭轉了呢?並且也是非常的理智結論。

第二個習慣:反向思考

什麼叫反向思考?比如芒格在《窮查理寶典》裡說到,他做投資,很多時候都不會思考為什麼某個公司值得投資,而是反向思考,為什麼某個公司不值得投資,如果能找出的不值得的原因很多,並且很關鍵,這個公司就不投,如果找不出,那這個公司必須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向思考比正向思考會更接近真相一下。

因為真相的本質往往藏在大家都沒注意的地方,而大多數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正向思考,所以正向思考往往找不到真相,而反向思考更能注意到那些沒人注意的地方,也就更容易注意到真相。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有一個問題是:如何成功?如果你用正向思考的方法,你會發現你可能尋找了一年,找出了幾萬種方法,卻還是不知道哪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成功,因為方法是從別人身上找到的,而每個人的特質、背景又不一樣。

但如果用反向思考,思考一下如何失敗?甚至不需要一周,你就能找出原因來,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失敗的原因就那麼多種,比如傲慢、不愛學習等等,然後咱們避開這些原因,不就能接近成功了嗎?你看,這不就是成功的真相嗎?當我們能屢屢看破真相,把事情做好的時候,自卑會慢慢轉化為自信,窮也會慢慢轉化為富!

那我們如何養成反向思考的習慣呢?畢竟現在大多數人正向思考的習慣用了幾十年了。《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了一個辦法:每個生活細節也要反著思考。

比如你今天起床刷牙,你不要像平時一樣正常刷牙,而是反著想想,我怎樣做,才能刷不好牙?然後避開這些情況,這就是一次完整的反向思考。

接著到了吃早餐的時候,你平時想的是怎樣吃好,吃飽,現在反著想想,我該怎樣做,才能吃不好,吃不飽?避開這些情況,又是一次完整的反向思考。

其他小事情也是以此類推,為什麼要從這些小事開始呢?因為養成一個習慣往往需要高頻率大量地練習,而這些小事雖然小,但卻是一天中我們做的頻率最多的事,做多了,就很容易養成反向思考的習慣,到時再去反向思考其他大事就會順暢很多。

第三個習慣:緊急習慣

什麼叫做緊急習慣呢?《窮查理寶典》裡芒格提到了一個稀缺原理,也就是給你一個月的備考時間與給你一天的備考時間,兩者的備考效果其實是類似的,因為當我們有一個月的備考時間時,我們不會意識到時間的稀缺,所以壓根不會備考,會一直拖,拖到最後一天。而只有一天的備考時間時,我們會覺得時間非常稀缺,立刻開始備考。

養成緊急習慣的目的正是幫我們克服稀缺遠離,也就是如果你真的離備考還有一個月,那我們需要給自己營造出一個很緊急的氛圍,讓我們感覺到好像備考只有一天了似的,每天都發奮學習,這樣就有了一個月的備考時間,當我們每次都能克服偷懶與拖延,多做一些準備和努力,離變富還遠嗎?自信也會隨之而來。

那這樣一種緊急習慣該如何養成呢?《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了一個辦法:從大事裡找出明天就要完成的事。

我們為什麼會被稀缺原理所影響?因為擁有的太多,感受不到稀缺,還是拿備考來說,如果離備考還有一個月,怎麼會感受到時間緊呀。但如果想要把備考這件事做好,就有必要準備一個月,所以我們要從考試這件大事裡找出明天就要完成的事。

比如咱們可以把備考的科目做一個劃分,假設把明後兩天準備語文,那我們就可以讓自己明天必須完成語文某張卷子的測試,設定目標之後,我們是不是一下就覺得時間緊張起來了呢?畢竟有個任務明天就要完成了呀。

其他事情也是一個道理,都可以按這個邏輯來,用久了就變成習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