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提醒: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 則為之計深遠。 」

為人父母, 自然都希望能養育出心中有愛, 肩膀上有擔當, 未來會有大出息的孩子。

然而, 養育這條路, 又充滿了未知和複雜。

我們怎麼做, 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呢?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提出, 養育女孩要有「三避」, 養育男孩要有「三忌」。

男孩女孩由於性別不同, 先天的氣質, 情感和能力的發展都有所差別, 父母應該學會區別對待。

避開誤區, 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養分, 孩子以後才能少走彎路。

養女要「三避」

前段時間, 某地捷運口內, 一段「女孩怒踹母親」的視訊看得人唏噓不已。

視訊中, 媽媽大包小包, 推著行李箱, 女兒雙手插兜, 公主一般地跟在身後。

後來, 因為媽媽上錯車子, 女孩勃然大怒, 一邊用腳猛踹媽媽, 一邊口裡還不斷辱駡。

面對女兒的踹打, 這位媽媽不但沒有反抗, 反而連聲安慰女兒「別生氣」。

媽媽的忍讓, 女兒的盛氣淩人, 讓人心痛又無力。

女孩的公主病是嬌慣出來的, 目中無人是縱容出來的, 行徑惡劣是忍讓出來的。

多少父母拼盡全力, 卻養出了沒有心的孩子。

01避過分溺愛

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吐槽, 家有女兒, 父母都只能靠邊站。 「女兒奴」似乎成為一種愛護女兒的代稱。

女兒的軟萌可愛, 的確很容易讓人柔軟下來。 再堅硬的父母, 也很難抵制女兒的眼淚。

然而, 如果父母一味滿足女孩的要求, 過分溺愛, 這種愛就會變成害。

李玫瑾教授說過, 想要養廢一個孩子, 小時候對他百依百順就夠了。

這樣的孩子, 就像被保護在玻璃罩中, 有兩個特點:一是吃不得苦, 二是禁不住說。

可是, 女孩也有要離開父母, 獨自面對風雨的時候。

此時, 父母的羽翼不在, 內心的力量虛弱, 她該怎麼面對眼前的世界呢?

女兒可以柔軟, 但不可以軟弱。

女孩同樣需要勇氣和獨立, 堅強和自信, 過好自己的人生。

02避單純富養

古訓說, 窮養兒富養女。 被富養的女孩, 才不會被一顆糖給騙走。

於是, 許多父母對女兒都極盡寵愛:昂貴的衣服, 精緻的玩具, 培養她各種才藝和能力……

然而, 真正的富養並不是物質條件的堆積。

這樣金錢砸出來的富養, 只會滋養女孩炫耀攀比的作風, 富了皮囊, 卻缺少豐盈的靈魂。

網上, 就有位媽媽痛心發問, 自己從小就儘量給女兒最好的。

現在的女兒非名牌不穿, 手機必須最新款, 自己的工資才30000, 女兒卻討要將近10000的鞋子, 否則就拒絕上學。

富養的真正意義, 是給予女孩富足的愛, 從心底上尊重她、理解她、相信她, 讓女孩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這樣的富養, 才是給女兒打造的最好鎧甲。

03避重男輕女

前兩天, 看到一則新聞令人又氣又怒。

一個女孩發貼求助,父母為了換30萬彩禮給弟弟買房,催她回老家結婚。女孩遠遠逃開了,可沒想到父母通過監控找到了她。

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說,逼婚不屬實,是一般的家庭矛盾。

可是,什麼樣的矛盾,能夠逼得女孩躲到派出所,連門也不敢出呢?

對很多家庭來說,女孩從出生起就是不被期待的。

她們的性別就是原罪,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關愛,不被看見,唯一的價值是不停地被索取。

父母的輕視和疏忽,會摧毀女孩的安全感,讓她認為自己不配被愛。

這樣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底色是悲涼的,一生都難以幸福。

養兒要「三忌」

節目《朋友請聽好》中,有一封25歲男孩的來信。

他說:「我25歲了,可感覺自己還沒成年,媽媽的管控,讓我沒有獨立的感覺。」

男孩說,自己都讀研了,可每天依然要準點回家。

國外生活期間,媽媽擔心他亂花錢,生活費只會按周給。

25年來,他甚至沒有給自己單獨買過一件衣服。

媽媽的安排讓他無法呼吸,可談到獨立,他又擔心會傷了媽媽的心。

何炅聽完感歎道:「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會越晚學會飛翔。孩子被壓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廢了。」

養育男孩,握得太緊,就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01忌不獨立

有很多父母認為,男孩不拘小節,生活中的小事不必插手。

於是,他們大包大攬,日食住行都替男孩打理妥當。

可是,這樣的包辦,孩子的智力雖然發展了,生活的能力卻被剝奪了。

這樣的愛,就像軟性控制,讓男孩無法真正的長大。

《少年說》中,有一個男孩在臺上懇請媽媽:「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

媽媽的回答很乾脆:

不可以。因為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承擔。

媽媽的眼光和格局,令人心生敬佩。

男孩未來必定要承擔很多的責任,父母讓孩子獨立成長,孩子才有機會學會責任和擔當。

成長的路上,父母無法永遠相伴,讓孩子獨立,才是最大的軟實力。

02忌不愛護

相比較女孩,男孩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粗糙的,感情是簡單的。

因此,很多父母希望男孩皮實一點,摔得狠一點,不可乙太關愛,這樣才能塑造堅強的性格。

但是,幼年的時候,男孩女孩對父母愛的需求是相同的。

看過一個短片,27歲的天天就是在母親挫折訓練下長大的。

小時候學滑旱冰,母親數著他摔倒的次數,忍著不去扶。從小學起,他就要獨自騎車上下學。

表面上看,天天18歲離家讀書,後來艱難創業,活的獨立又堅強。

可實際上,他不敢回家,內心空蕩蕩,回憶起小時候和媽媽僅有的溫馨畫面,失聲痛哭。

男孩摔了也會疼,流血了也會痛,害怕的時候也會膽怯。

父母的愛護,是男孩安全感的來源,也是男孩心理最需要的養分。

03忌不上進

日本有一檔節目,跟拍陌生人回家,68歲前田的人生,令人嗟歎不已。

小時候,前田生活優渥,父親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

可是,前田對生活得過且過,考不上好學校,工作受挫,就乾脆呆在家裡啃老。

父母去世後,他懶得打掃房屋,院子裡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簡直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對於男孩來說,缺乏上進心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成長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上進心的孩子,態度得過且過,面對困難只會臨陣脫逃。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越發自暴自棄。

生活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孩子,為他設定一些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

這樣,孩子就會在「我能行」的暗示下,越來越積極自信。

教育不能「雙標」,真愛不分性別

生活中,我們對男孩女孩經常有不同的期待。

男孩就該勇敢耐挫,女孩就該文雅內斂,就連選擇的衣服和玩具都帶上不同的色彩。

可是,我們期望的模樣,卻未必是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

男孩也可以敏感羞澀,女孩也可以堅強無畏,他們自然生長的樣子,才是父母需要努力的方向。

養兒育女,教育的方式不能「雙標」。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並不分性別。

這份愛的起點,是從心出發,從孩子本身的需要出發。

幼小的時候,用愛和關注,給予他們無限的安全。

成長的時候,用放手和退讓,培養他們堅強獨立的羽翼。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雖然他們奔著我們而來,但卻有著不同于我們的未來。

看見孩子的內心,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養分。

只有這樣,男孩女孩才能擁有生存自立於世的底氣和能力。

看到一則新聞令人又氣又怒。

一個女孩發貼求助,父母為了換30萬彩禮給弟弟買房,催她回老家結婚。女孩遠遠逃開了,可沒想到父母通過監控找到了她。

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說,逼婚不屬實,是一般的家庭矛盾。

可是,什麼樣的矛盾,能夠逼得女孩躲到派出所,連門也不敢出呢?

對很多家庭來說,女孩從出生起就是不被期待的。

她們的性別就是原罪,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關愛,不被看見,唯一的價值是不停地被索取。

父母的輕視和疏忽,會摧毀女孩的安全感,讓她認為自己不配被愛。

這樣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底色是悲涼的,一生都難以幸福。

養兒要「三忌」

節目《朋友請聽好》中,有一封25歲男孩的來信。

他說:「我25歲了,可感覺自己還沒成年,媽媽的管控,讓我沒有獨立的感覺。」

男孩說,自己都讀研了,可每天依然要準點回家。

國外生活期間,媽媽擔心他亂花錢,生活費只會按周給。

25年來,他甚至沒有給自己單獨買過一件衣服。

媽媽的安排讓他無法呼吸,可談到獨立,他又擔心會傷了媽媽的心。

何炅聽完感歎道:「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會越晚學會飛翔。孩子被壓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廢了。」

養育男孩,握得太緊,就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01忌不獨立

有很多父母認為,男孩不拘小節,生活中的小事不必插手。

於是,他們大包大攬,日食住行都替男孩打理妥當。

可是,這樣的包辦,孩子的智力雖然發展了,生活的能力卻被剝奪了。

這樣的愛,就像軟性控制,讓男孩無法真正的長大。

《少年說》中,有一個男孩在臺上懇請媽媽:「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

媽媽的回答很乾脆:

不可以。因為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承擔。

媽媽的眼光和格局,令人心生敬佩。

男孩未來必定要承擔很多的責任,父母讓孩子獨立成長,孩子才有機會學會責任和擔當。

成長的路上,父母無法永遠相伴,讓孩子獨立,才是最大的軟實力。

02忌不愛護

相比較女孩,男孩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粗糙的,感情是簡單的。

因此,很多父母希望男孩皮實一點,摔得狠一點,不可乙太關愛,這樣才能塑造堅強的性格。

但是,幼年的時候,男孩女孩對父母愛的需求是相同的。

看過一個短片,27歲的天天就是在母親挫折訓練下長大的。

小時候學滑旱冰,母親數著他摔倒的次數,忍著不去扶。從小學起,他就要獨自騎車上下學。

表面上看,天天18歲離家讀書,後來艱難創業,活的獨立又堅強。

可實際上,他不敢回家,內心空蕩蕩,回憶起小時候和媽媽僅有的溫馨畫面,失聲痛哭。

男孩摔了也會疼,流血了也會痛,害怕的時候也會膽怯。

父母的愛護,是男孩安全感的來源,也是男孩心理最需要的養分。

03忌不上進

日本有一檔節目,跟拍陌生人回家,68歲前田的人生,令人嗟歎不已。

小時候,前田生活優渥,父親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

可是,前田對生活得過且過,考不上好學校,工作受挫,就乾脆呆在家裡啃老。

父母去世後,他懶得打掃房屋,院子裡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簡直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對於男孩來說,缺乏上進心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成長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上進心的孩子,態度得過且過,面對困難只會臨陣脫逃。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越發自暴自棄。

生活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孩子,為他設定一些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

這樣,孩子就會在「我能行」的暗示下,越來越積極自信。

教育不能「雙標」,真愛不分性別

生活中,我們對男孩女孩經常有不同的期待。

男孩就該勇敢耐挫,女孩就該文雅內斂,就連選擇的衣服和玩具都帶上不同的色彩。

可是,我們期望的模樣,卻未必是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

男孩也可以敏感羞澀,女孩也可以堅強無畏,他們自然生長的樣子,才是父母需要努力的方向。

養兒育女,教育的方式不能「雙標」。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並不分性別。

這份愛的起點,是從心出發,從孩子本身的需要出發。

幼小的時候,用愛和關注,給予他們無限的安全。

成長的時候,用放手和退讓,培養他們堅強獨立的羽翼。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雖然他們奔著我們而來,但卻有著不同于我們的未來。

看見孩子的內心,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養分。

只有這樣,男孩女孩才能擁有生存自立於世的底氣和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