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中國!突破火箭關鍵技術,西方國家無奈垂頭接受

PubDate:2021-07-09

近年來,航空航太科技成為了世界主要強國競爭的新焦點。無論是美國NASA推出的月球軌道空間站計畫,還是中國的火星探測器、6G測試衛星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太空探索做準備。

然而,太空探索最離不開的便是火箭。如何實現火箭的全面回收,成為了擺在各國面前的大難題。就在最近,我國在火箭回收的關鍵技術領域再獲突破,而且豪奪「全球首次」,徹底打破了西方有關火箭回收技術的包圍圈。

據瞭解,此前的人類火箭發射大多會採用發射後次級火箭拋出並在大氣層中自焚或掉入海洋中再通過打撈出水,不僅費時費力,很大程度上也浪費了較多的資源。隨著技術的發展,太空探索的需求使得火箭發射越發頻繁,每次發射火箭都扔掉絕大部分用於儲存化學燃料的部分就太虧了,回收技術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美國私人公司研製的「龍飛船」就是可回收技術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不僅一級火箭、連膠囊返回艙也能夠做到重複使用。

要知道的是,火箭回收不僅指的是其材料完好,更需要的是能夠通過二次啟動發動機來控制脫離的部件返回指定地點。這次試驗成功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首個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二次啟動技術的國家,

也是第二個掌握同類低溫發動機二次啟動技術的國家。

相比龍飛船的相關技術,液氧甲烷發動機不僅更加清潔環保,重複使用次數也高達30次,而其低廉的成本也使得達到了「物美價廉」的標準。

而歐美國家自身的技術顯然還稍顯不足,即便是在相當多領域擁有壟斷地位的NASA也需要借助「招標」的方式借用龍飛船來發展可回收技術,為商業考慮的極低成本使得安全性實際上也成了較大的問題。

從長遠看,在歐美國家面臨必然的經濟衰退前提下,回收技術很大程度上只能適應相對簡單的載人和貨運,無法進一步發展。在面對中國強大的經濟潛力時,歐美強國無計可施,只能無奈接受事實。

如果認為中國的技術發展只是為了省錢,那其實就「大錯特錯」了。在中國衛星頻頻上天,「天地一體化」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的當下,中國在航太領域的發展方向已經「昭然若揭」,那就是將飛船「航班化」。

這意味著中國應用可回收技術的發動機最終會裝在火箭甚至是飛船上,並實現普通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坐飛機一樣往返太空的目標。當前的液氧甲烷發動機已經使得整艘火箭的成本降低了70%以上,「太空旅行」已經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當然,如果更進一步的話,可回收技術的發展其實最終是以「星辰大海」為目標發展的。無論是數十年前「幻想」的月球、火星基地,還是去某某星球「種菜」,其背後都不是靠著「幻想」就能真正實現的。

全球未來面臨的環境、資源和人口問題其實都迫在眉睫,這甚至已經可以說是擺在人類面前的生存問題,

回收發動機只是第一步,未來向星辰大海出發的真正的太空船才是需要實現的目標。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些技術或許只是有些振奮人心,並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但必須知道的是,中國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這要求中國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領域做到核心技術的全面領先,火箭回收技術已經追上了歐美國家的腳步,從歷來的發展速度和應用速度看,未來的技術實現應該很快會到來,一直以「掠奪」全球財富發展自身的歐美強國在可持續利用的問題上只能無奈接受中國更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