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千萬不要小看一個處處示弱的人

PubDate:2021-06-06
詩人雪萊說:

「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

淺水用喧嘩顯示自己的存在,而深潭靜默沉著,低調示人。

人,何嘗不是如此。

蹦得最高叫得最響,事事出頭的,一般都不是有實力的人。

真正厲害的的人,往往不動聲色,善於示弱守拙。

01.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

《無所謂,無所畏》一書裡,記錄了一個新聞故事:

一名性格懦弱的中年男子,有一次竟參與了一場街頭群毆。身材瘦小的他,被打得鼻青臉腫,胳膊都骨折了。

好在員警迅速趕到,才制止了事態惡化。

男子的女兒趕到現場,看著被抬上救護車的父親,她哭著吼道:「看看你這個樣子,怎麼還敢去打架?」

男子羞惱地說:「對!別人都覺得我不中用,只有他們看得起我,我就是答應了!」

女兒責怪道:

「看得起你就答應?就這麼要面子?看看你身上,還文了什麼青龍白虎,瘦得一陣風就能吹倒,何必呢?」

男人大聲辯解:「我也是要強的!有什麼不對?」

旁邊的護士姐姐聽到這裡,冷冷插了句嘴:

「你這不叫要強,叫逞強。」

一語中的。

要強,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一個人努力生活的動力。

但逞強,是怕被別人看不起,而虛張聲勢的偽裝。

有人說:

「一個人,逞強是因為底子弱,尖酸是因為心裡酸。」

有時真的是這樣,越缺少什麼,越喜歡炫耀什麼。只是,這樣非但爭不來面子,有時還會丟了尊嚴。

因為越炫耀,越會暴露無知;越逞強,越會顯得淺薄。

弱者好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弱者逞強,于人於己,都是一場災難。

02.別小看一個處處示弱的人

真正強大的人,自我價值不來源於外界的讚美和肯定。

他們自信而豁達,該認輸時認輸,該示弱時示弱。

在某檔談話節目中說,有人問名嘴梁宏達:

「老梁,你怎麼回事兒啊,怎麼總喜歡在公共場合,說自己有糖尿病的事。」

梁宏達笑著說:「我就是在示弱啊。」

原來,梁宏達很多朋友都是夜貓子,經常半夜三更約著出去吃宵夜。每次必有人奉承勸酒,有時別人一激將,自己一逞強,就「往死裡喝」。

梁宏達折騰不起,

就主動告訴別人自己有糖尿病,說:

「我認慫,你們要是真在乎我,就放過我。」

善於低頭的人,別人也更樂於妥協;過於強勢張揚,會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就如梁宏達所說: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適當地示弱,一點壞處也沒有。」

明輕重,懂進退,知取捨,才不會因小失大。

《廉頗藺相如列傳》裡,廉頗仗著有「攻城野戰之大功」,根本不把地位在他之上的藺相如放在眼裡,還幾次三番揚言:

「我見相如,必辱之」。

藺相如聽說後,便處處回避廉頗,上朝的日子,也稱病不出。

眾人私下裡都說,藺相如懦弱膽小。連藺府下屬們都看不過去了,問他為何這麼怕廉頗。

藺相如說道:

「我連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他呢?但我若不示弱,那麼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到時候秦國就可以不攻而入。

我之所以如此,是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這話傳到廉頗耳中,慚愧不已,親自登門負荊請罪。

適時認輸,不是懦弱,而是有著清醒的認知。

低頭示弱,不是怕事,而是一種睿智的態度。

作家王媛說:

「揚眉是一種能力,低眉卻是一種勇氣。」

真正厲害的人,眼裡有高山,胸中有丘壑。

他們不會在別人的眼光中找存在感,更不屑於在別人的言論裡逞英雄氣概。

03.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老子·道德經》中,商榮問:「一個人年老時,為何牙齒掉光了,舌頭安然無恙。」

老子回答:

「牙齒之所以都掉了,是因為它太強了,從不知示弱;

而舌頭之所以還在,是因為它知道何時展現柔弱的一面,故而能夠存在得長久。」

生活裡,我們習慣的認為只有強者,才能占上風。

但其實,那些會示弱的人,往往可以走得更遠。

心學大師王陽明在《陳言邊務疏》一文裡曾寫過「示弱四訣」: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示弱,

是用兵良策,也是為人處事之道。

處處逞強顯能,不是明智之舉;懂得守拙藏銳,才是頂級智慧。

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心靜如水。

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你可以承認自己的平凡,但是不要放棄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

真正的強者,從不在乎面子,

他們只在乎裡子。

懂得示弱,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格局。

一個隻會虛張聲勢、充胖逞強的人終究是沒有出息的。

與其張牙舞爪,虛張聲勢讓別人高看,不如注重自身的成長,讓自己真的強大。

作家秦桑說:

「真正的內心強大,是練就了一身盔甲之後,便不再輕易被他人刺傷,從而更堅定自己的目標所在,活得肆意而通透。」

未來,願你我都能修煉出這樣通透的心態,示弱而不軟弱,堅強而不逞強,活得肆意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