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媒聚焦俄與中、歐探索太空: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PubDate:2021-05-28

中新網5月28日電 近年來,全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太空項目。俄羅斯衛星網26日刊登署名文章,詳細介紹俄羅斯與中國、歐洲合作探索太空的相關情況,文章指出,俄羅斯將與中國建立月球基地,還將與歐盟一起計劃向火星發送自動星際站。

北京時間4月29日11時許,中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圖為天和核心艙。 圖片來源: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中俄合作,探索和平利用外層空間】

報道指出,從傳統上來說,俄羅斯和中國爭取在空間技術、空間科學,以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領域發展合作。2021年3月9日,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學研究站的諒解備忘錄。

本周,在莫斯科郊外的「斯科爾科沃」科學城舉行的2021年「初創村」(Startup Village)國際會議上,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月球村協會(Moon Village)創始人楊宇光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太空探索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他說:「我非常希望我們能展開合作。俄中兩國已經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探月計劃,特別是建立月球基地的協議。我認為,通過攜手共進,我們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月球南極、月球其他區域,都囊括在我們計劃當中。為此,我們需要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後期可用於火星以及其他太空計劃框架內的研究工作。」

據報道,俄羅斯有望參與的另一個可能的項目,是已經在軌的中國空間站。楊宇光說,中國空間站第一個模塊的尺寸,可與俄羅斯「星辰」模塊星辰的尺寸相媲美,後者是當前國際空間站的主要模塊之一,

在早期階段履行了極多功能,從生活區到通信中心等。

圖為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文章指出,像其俄羅斯先驅一樣,中國「天宮」國際空間站完全可能成為新國際空間站的基礎,它的設計將允許任何其他國家設計的模塊與其對接。

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楊宇光的話指出,無論是對俄羅斯還是對中國,國際合作都至關重要,其中,首要任務是將人類送上太空。

「既然我們決定建造月球站,讓我們齊心協力來做吧。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我們認為,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將能夠減少對人類的風險,使飛行更加安全,降低發射成本,在月球表面維持永久性基地。」

此外,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執行董事亞歷山大·布洛申科在「初創村」的一次討論過程仲介紹說,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就載人航天器和超重型運載火箭相互一體化的可能性,達成了口頭協議。按照布洛申科的說法,按照這個方向,中俄合作還將有下一個工作階段。

【「無論政治形勢如何」,俄歐繼續合作】

另一方面,報道認為,雖然俄羅斯與歐洲目前關係複雜,但理解在聯合太空開發中需要開展密切國際合作必要性的,不只有中俄航太領域專家。例如,歐洲航天局駐俄代表處主任雷內?皮舍爾(Rene Pischel),秉持同樣的觀點。

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與歐洲航天局之間最重要的太空合作項目,是歐洲哥倫布、寧靜、和諧和衝天爐模塊與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對接,以及一個研究火星的新項目——「火星生命探測計劃」(ExoMars)。

皮舍爾在與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的代表們交談時說:「『火星生命探測計劃』項目的特點,是直至最小零件的前所未有的技術要素相互依存度,以及許多極其複雜的介面。

俄羅斯和歐洲專家正在耐心細緻地解決各種技術問題——即便是現在,在與新冠病毒大流行有關的衛生和流行病學限制的條件下。」

此外,俄羅斯目前正在準備將多功能實驗室模塊「科學」發往國際空間站。歐洲機器人手臂(ERA)將與它一塊兒發射。

歐洲航天局將參加富有前景的俄羅斯任務「月球-25」號(Luna-25)和「月球-27」號(Luna-27)。歐洲航天局為「月球-25」號項目開發了PILOT-D相機,它有助於制定打算在創建PILOT導航系統時,使用的技術。該系統將安裝在「月球-27」號站的著陸平臺上,保障準確而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著陸。

此外,還預定在「月球-27」號航天器上安裝PROSPECT系統。該系統旨在鑽探深度達1米的月球表層鬆軟的土層,它包含一個用於分析土壤樣品的微型化學實驗室。

除提供設備外,歐洲航天局還打算為俄羅斯近期月球任務的地面部分,確保支援。

「我們珍惜與我們的俄羅斯夥伴們共同工作的任何可能性。……我堅信,無論政治形勢如何,空間合作都應繼續進行。我們彼此需要,不僅是為了在太空探索方面達到新邊界。皮舍爾指出:「空間合作是共同工作有效性和聯合幾個國家資源的一個絕佳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