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挨打時若有這兩種表現,家長再生氣也要忍住,不要再動手了

PubDate:2021-05-19

說起兒時的記憶幾乎很少有不挨打的童年,挨打也仿佛成為了我們童年淘氣的標誌,但挨打並不是好的記憶,它會戳傷一個人的自尊心、也會留下較深的心理陰霾,尤其是童年經常挨打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往往有著難以釋懷的心理自卑感。

而現實中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很多家長比較懷念的都是那抱在懷裡咿咿呀呀的幼時階段,孩子一大仿佛渾身上下都透露著惹人嫌的淘氣模樣,面對孩子的各種挑釁很多家長都會走向「打罵教育」,主要是因為打罵教育有著可以讓孩子暫時性乖巧一些,但打罵教育絕非讓孩子安靜良方。

打罵教育之所以會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還是因為恐懼和害怕揉搓了孩子的銳氣,孩子沒有安全感自然選擇妥協、以示弱的方法暫時安靜下來,如果孩子長時間生活在害怕家長的小心翼翼環境裡,對孩子成長的性格包括心理都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有個朋友是出了名的脾氣躁,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後遇事就會情緒激動亂發脾氣,每次孩子一做錯事就是情緒激動地大發雷霆,孩子不願意洗頭哭鬧時朋友直接拿著浴霸往孩頭上淋水,孩子得不到東西就哭鬧無理時朋友會打到孩子不哭為止,

寫作業不認真直接罰站、罰寫,又或者不完成作業不準睡覺。

在朋友野蠻粗暴的教育下,她的孩子看起來好像很聽話、但性格內向的背後也有叛逆到心慌的反擊,這件事發生在不久之前的某個星期五,

那天孩子拿著考試卷回家朋友一看成績不理想就開口嘮叨,話還未說幾句孩子就摔門而去、再回家時就是腿部帶著傷的模樣,原來孩子是因為離開家的跑姿過快和路邊的障礙物撞上了。

那一刻,看著自家孩子身上的傷痕朋友也是真的心慌了,

好在一切平安就是幸運,打罵教育就像是飲鴆止渴一樣,看起來像是解決了眼下的問題實際是將問題演化得更加糟糕,等到矛盾積攢過多的時候一旦爆發就很難控制得住,並且打罵教育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頗深。

如果孩子挨打的時候有以下這兩種表現,說明孩子的心理已經變得負面糟糕,家長哪怕再生氣也要忍住不要再對孩子動手了:

1、被教訓時一聲不吭地低著頭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成長個體、他們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性格差異,而性格往往是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回饋,對於性格內向且自尊心還比較強烈的孩子,他們在面對打罵教育的時候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不會有太過激的反應,但是內心的自尊心卻讓孩子的脾氣顯得倔強,

尤其是不滿和委屈的情緒會放在心裡難以疏散。

等到時間一長孩子受到的責駡更多、壓力更大的時候,孩子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而這些過激的行為往往就是孩子和父母抗議的直接表現,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被打罵的時候他們一聲不吭地低著頭,

父母千萬不要樂觀地認為孩子就是知道錯了,因為低著頭的孩子往往是帶著自卑又倔強的尊嚴。

如果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再加上內向性格的影響,他們往往在遇到某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不會去溝通、而是憋在心裡讓自己更難受,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和孩子多溝通交流而是繼續批評教育,不僅會將和孩子溝通的這條親子橋樑斬斷,還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更加負面、甚至用消極的方式去和父母抵抗。

2、孩子對家長的抗拒意識很強

內向的性格會讓孩子更維護自己的自尊,若孩子對家長的抵抗意識非常強,則說明孩子非常不滿父母的參與和教育行為,這種抗拒意識和孩子被教訓時一聲不吭地低著頭的表現,不同的是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通過過激的方式做抗爭,而這種抵抗並非是孩子的脾氣太急躁,而是長期在嚴格的批評教育下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在家長打罵教育持續不斷的輸入下,給孩子帶來的就是壓抑情緒的出口關閉。

實際上關於批評責駡或太過負面的語言或行為,很多成年人都不能做到淡定從容、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呢?相反的是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們更需要正能量的語言去鼓勵他們成長,來達到發掘更多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精華,所以說當打罵教育讓孩子對家長的抗拒意識很強時,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再以暴制暴引發更負面的情緒和行為。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教育裡家長該如何有效避免打罵教育發生呢?

1)父母都不能缺席家庭教育,媽媽情緒失控爸爸要多安慰起到調節心情作用

2)家庭教育爸爸媽媽的態度要保持一致,即尊重孩子、而不是想著如何去控制

3)爸爸愛媽媽、媽媽也要關心爸爸,愛是幸福的源泉也是家庭關係相處良劑

4)家庭氣氛要保持平等、暢所欲言,可定期以」開家庭會」的方式總結報告

5)實行「家庭成員互約」制度,如「舉報發脾氣者可獲得下次犯錯免罰機會

6)若情緒實在控制不住,就建議先冷靜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情緒過渡空間

7)冷靜後就事情本身找自身缺點道歉,引導孩子總結自己的錯誤或需更正地方

8)安慰孩子「人人都會犯錯,但能夠主動承認錯誤是勇氣也是值得表揚、讚美的」

9)鼓勵孩子「遇到難題不要心慌、也不要沮喪,相信認真會引導你成功的」

10)激勵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犯錯也會讓你積累更多經驗做好更優秀的明天」

實際上關於批評責駡或太過負面的語言或行為,很多成年人都不能做到淡定從容、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呢?相反的是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們更需要正能量的語言去鼓勵他們成長,來達到發掘更多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精華,所以說當打罵教育讓孩子對家長的抗拒意識很強時,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再以暴制暴引發更負面的情緒和行為。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教育裡家長該如何有效避免打罵教育發生呢?

1)父母都不能缺席家庭教育,媽媽情緒失控爸爸要多安慰起到調節心情作用

2)家庭教育爸爸媽媽的態度要保持一致,即尊重孩子、而不是想著如何去控制

3)爸爸愛媽媽、媽媽也要關心爸爸,愛是幸福的源泉也是家庭關係相處良劑

4)家庭氣氛要保持平等、暢所欲言,可定期以」開家庭會」的方式總結報告

5)實行「家庭成員互約」制度,如「舉報發脾氣者可獲得下次犯錯免罰機會

6)若情緒實在控制不住,就建議先冷靜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情緒過渡空間

7)冷靜後就事情本身找自身缺點道歉,引導孩子總結自己的錯誤或需更正地方

8)安慰孩子「人人都會犯錯,但能夠主動承認錯誤是勇氣也是值得表揚、讚美的」

9)鼓勵孩子「遇到難題不要心慌、也不要沮喪,相信認真會引導你成功的」

10)激勵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犯錯也會讓你積累更多經驗做好更優秀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