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為面對美國打壓「風輕雲淡」,沒想到卻被國內友商「背後開了一槍」,網友支持:買下他

PubDate:2021-05-13
無懼美國打壓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華為與老美這個「科技強國」的博弈已有三年之久,

雖然被斷供晶片、技術、設備,可華為毫不畏懼,由硬體設備到軟體技術服務的轉型看似無奈,

不過現在的華為更全面了,也活的更精彩了!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面對老美五次三番地打壓升級,從來都是風輕雲淡,

因為他清楚,老美斷供我們什麼,我們就將有什麼,所有的難題都是暫時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晶片問題上,華為聯合上海積體電路中心,投資了200億美元,已展開了自製計畫,儘管是從45nm低端晶片著手的,可也足以證明,「斷臂」的華為自始至終從未想過向老美妥協,哪怕是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何況,國家就國產晶片問題已作出規劃,突破這場「芯」圍剿是遲早的事兒。

在系統問題上,在谷歌終止了GMS服務後,華為迅速作出決定,扶正「鴻蒙」,

並斥資10億美元扶持開發者,構建HMS生態。就這樣,100%純國產的移動端作業系統,「鴻蒙」系統,橫空出世!

目前「鴻蒙系統」已經正式上線,在國內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或許正如外界預想的那樣,未來鴻蒙系統將會成為可以媲美谷歌安卓、蘋果IOS的全球第三大移動作業系統。

然而,在華為正面「應戰」老美的「挑釁」之時,卻屢遭國內友商們在背後的掣肘。

背後卻遭國內友商「掣肘」

據媒體報導,華為「鴻蒙」商標的註冊申請再次被駁回,原因是國內已有「CRM鴻蒙及圖」的商標搶先註冊。無奈上訴的華為卻又被法院給駁貨了,理由是華為所申請的文字商標「鴻蒙」與引證商標「CRM鴻蒙及圖」容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

要知道,華為方面曾透露過,在2016年之時就已展開了對鴻蒙軟體作業系統的研發,在2019年,「華為鴻蒙」就已經被國內外消費者所熟知。這兩年,華為為了這款國產作業系統更是無上限的投入,可偏偏在鴻蒙系統上線沒多久的時候,

這位名叫「CRM鴻蒙及圖」的國內友商才開始爭奪「商標」的歸屬,早幹嘛去了,現在究竟是想幹什麼?

這已經不是華為第一次遭遇這樣的事了,華為自研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也出現過「商標」糾紛,對於HiAI商標,華為本是打算用於第9大類的商品和服務,可註冊之時才發現,可卻被一家名為亮風臺資訊科技的企業搶先申請,比華為早了46天!

這是巧合嗎?可兩家企業使用該商標的應用領域卻如出一轍,並且從2017年就有過合作,否則它又怎麼能獲悉華為要註冊HIAI商標的決定呢?

商標對企業品牌的價值體現有很大的影響,誰也不能預料貿然更換的後果。對現階段的華為而言,「鴻蒙」商標和「HIAI商標」更是至關重要,如果拿不下,那之前的投入和努力可能都將「縮水」。

寫在最後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網友們給出了相當「霸氣」的建議,那就是:「買下它」!不得不說,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建議,可問題是,收購這種事一個巴掌拍不響,並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的。

當然,如果賠點錢,能讓「國內友商」讓出「鴻蒙」商標是最好的辦法,相信華為也會去嘗試,但願,不要碰到「獅子大開口」的「訛詐」就好,畢竟打算自主造芯的華為現在並不算很「闊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