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安石為教訓蘇軾,出一個上聯,結果蘇軾對不上來,究竟寫了什麼

PubDate:2022-11-20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有惺惺相惜之感,越是文采非凡的人,越喜歡與富有才華的人結交。不論立場、不談背景,之談詩詞歌賦。

這樣的有人在歷史上并不少見,尤其是唐宋時期文壇鼎盛之時,更是比比皆是。

宋朝時就有這樣一對,亦敵亦友的才子,他們觀念不一,但是卻對彼此的才華都十分地認可。他們便是同為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與王安石。

相傳在二人互相較量的過程中,王安石曾為刁難蘇軾,出了一個上聯,結果至今無人能夠對上來下聯,成為千古絕對。

一、二人的緣分

說起蘇軾與王安石,二人之間雖然相互斗了半輩子,但是卻都沒有要致對方于死地的想法。

并且雖然是敵人,但是二人的私交卻也不錯,甚至還都是被同一人所提拔的,這個人就是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

王安石自小便是有名的神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是讓他比一般人更容易地進行學習。

與一般人死板的讀書不同,在他父親的影響之下,他更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的思想。

等他長大一點之后,便隨著自己的父親進行游歷。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當中,王安石見到了宋朝繁榮昌盛假象背后的民間疾苦,因此,

除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之外,王安石又找到了一個讓他必須努力的原有,那就是改變現狀,救百姓與水火。

后來在一次游歷的過程當中,王安石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當時的文壇巨匠歐陽修。

眾所周知,歐陽修歷來愛才,但凡有才學之人,他都會毫不吝嗇地盡全力進行提拔。而在見到王安石之后,通過一番交談,歐陽修更加認定,王安石必成大器。

在那之后,歐陽修便于王安石經常保持聯系,并且在王安石考取了功名之后,竭盡全力地對他進行提拔。

與王安石相比,蘇軾獲得歐陽修的認可則困難了許多,因為當時歐陽修并沒有見到蘇軾,甚至當時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僅僅是看了蘇軾所寫的一篇文章。

當時蘇軾參加科考,而歐陽修正是評卷考官。

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之后,發現蘇軾不僅用詞犀利、言語得當,在對待事物的觀點上,也是與歐陽修不謀而合,甚至歐陽修都以為這篇文章是他的弟子所作。

由于當時考官們都看不到卷紙上考生的名字,歐陽修為了避嫌,

才將本來想給予他的第一名,改成了第二名。

結果到了發榜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蘇軾,不由得對蘇軾大為贊賞,并且在蘇軾踏入仕途之后,也動用了自己的關系提攜于他。

雖然王安石與蘇軾都收到過歐陽修的贊賞與提攜,

但是當他們踏上仕途之后,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兩條道路。

王安石主張變法救民,而蘇軾則堅持按照傳統的觀念,進行完善。由此二人雖然都對彼此的才華感到敬佩,卻也是名副其實的敵人。

二、文采上的博弈

當時的王安石已經貴為丞相,而蘇軾的官職與之相比要低上了許多。

一次,蘇軾前往王安石的相府去找他,可是正好趕上王安石午睡,無奈的蘇軾只好在書房等候。

在書房中,蘇軾看到了許多王安石的字畫詩詞,其中有一幅詩正好寫了半首,「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正常文人寫詩,都是有感而發一蹴而就,如果僅僅寫了半首,那麼當時的心境一旦過去,后半首詩自然也與之前呼應不上。

所以,蘇軾覺得王安石是詞窮了,因為不知道下半首該如何寫,所以才停筆,更何況在人們的常識當中,菊花最是耐寒,而且生命力頑強,怎麼可能被吹落得滿地都是呢?

他心想王安石也終究是老了,想到這,蘇軾笑了笑,便提筆在那半首詩下面繼續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吟。」

這首詩也就是流傳后世的《詠菊》。

蘇軾所寫的后半句,對王安石的調侃之意極其明顯。而他在寫完之后,便轉身離去,也沒有等王安石蘇醒。

等到王安石睡醒之后,看到了蘇軾寫的那兩句詩,也只是搖頭笑了笑,并未作過多的評價。

可是,他心里也認定,蘇軾雖有才華,卻桀驁不馴,這樣的性格必須加以打磨否則難成大器,于是便想辦法將蘇軾貶謫到了黃州。

在蘇軾臨行前,王安石還特意去送別。并假借為蘇軾路上解悶為由,給蘇軾出了一個上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王安石的上聯出的可謂是極其刁鉆,山塘、半塘皆是地名,而三里半又正好是七里的一半。一時間蘇軾也想不出來工整的下聯。

王安石便笑笑說,不急于一時給出答案,他可以慢慢地想。

三、千古名對

蘇軾到黃州之后,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碰巧見到了滿地菊花,在那一剎那,他忽然就想起了,當初在王安石書房中,他看的那半首詩。

原來并非王安石老了,反而是他見識淺薄,班門弄斧,他可笑原來小丑竟是他自己,也是那時,他才明白王安石將他貶到黃州的真意。

原來王安石是想告訴他,他的閱歷尚淺,需要韜光養晦。

自那之后,蘇軾便收斂了以往的傲氣,謹言慎行。閑暇之余,他也常常將王安石的那幅上聯拿來思考,但是窮極一生,都沒有相處相對應的下聯。

事實上,不僅蘇軾沒有對上來下聯,自那之后,無數文人墨客都曾研究過那幅上聯,但是至今為止都未曾有人,能夠完美地對出。

由此,王安石給蘇軾出的上聯,也就成了一副千古絕對。

可是,他心里也認定,蘇軾雖有才華,卻桀驁不馴,這樣的性格必須加以打磨否則難成大器,于是便想辦法將蘇軾貶謫到了黃州。

在蘇軾臨行前,王安石還特意去送別。并假借為蘇軾路上解悶為由,給蘇軾出了一個上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王安石的上聯出的可謂是極其刁鉆,山塘、半塘皆是地名,而三里半又正好是七里的一半。一時間蘇軾也想不出來工整的下聯。

王安石便笑笑說,不急于一時給出答案,他可以慢慢地想。

三、千古名對

蘇軾到黃州之后,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碰巧見到了滿地菊花,在那一剎那,他忽然就想起了,當初在王安石書房中,他看的那半首詩。

原來并非王安石老了,反而是他見識淺薄,班門弄斧,他可笑原來小丑竟是他自己,也是那時,他才明白王安石將他貶到黃州的真意。

原來王安石是想告訴他,他的閱歷尚淺,需要韜光養晦。

自那之后,蘇軾便收斂了以往的傲氣,謹言慎行。閑暇之余,他也常常將王安石的那幅上聯拿來思考,但是窮極一生,都沒有相處相對應的下聯。

事實上,不僅蘇軾沒有對上來下聯,自那之后,無數文人墨客都曾研究過那幅上聯,但是至今為止都未曾有人,能夠完美地對出。

由此,王安石給蘇軾出的上聯,也就成了一副千古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