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疆出現不速之客,身穿虎皮裙,帶著黑眼罩,原來是平頭哥的小弟!

PubDate:2022-11-19

今年6月,新疆克拉瑪依的一處制造廠區闖進了一個不速之客,它輕巧地穿過柵欄、繞開一眾巡邏的保安,直沖到了生產車間的設備存放區,旁若無人地開始東張西望,仿佛在檢查巡視。

闖進克拉瑪依廠區的小幼崽

這個小東西從頭到尾大約只有二三十厘米長,四只黑色小短腿跑得飛快。錐形的腦袋有著黑白相間的顏色,就像戴了一條黑色眼罩,兩個圓圓的耳朵又像是炸開的白色雙馬尾。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身上的「虎皮裙」——深棕色和嫩黃色的毛發在它身上組合出了虎皮狀的花紋,隨著它的跑動,那條花里胡哨的大尾巴跟在身后甩來甩去。

據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介紹,這是一只迷路的虎鼬幼崽,在克拉瑪依不算常見,主要生活在老鼠、昆蟲及植被比較豐富的戈壁灘里,還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平頭哥」的小弟,戰斗力同樣彪悍

看名字就能知道,虎鼬是鼬科的一員,而鼬科則是八大食肉動物家族中最大的家族之一,目前共有22個屬、59個種,包含了如黃鼠狼、水貂、獾、水獺等動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平頭哥」蜜獾,和傳說紛紜的「黃大仙」黃鼬。

眾所周知,「平頭哥」有著小小的體型和大大的脾氣,

以不服就干的信條橫走江湖誰也不怕。作為它的近親「小弟」,盡管虎鼬看起來如此乖萌可愛,也同樣有著不俗的戰斗力。

圓頭圓腦,短腿長尾,即便成年也只有人類手臂長的虎鼬,在自然界里能打得過誰呢?

當然,它不能像自己的大哥一樣去挑戰獅子,

但只要對手的體型沒有比虎鼬大很多,作為食肉猛獸鼬科的一員,虎鼬就難逢敵手。

如果再把它的對手限定在同樣生活于荒漠里的小型動物上的話,那虎鼬就是不折不扣的常勝將軍。

生活在亞洲中、西部荒漠草原上的虎鼬,主要以荒漠中的鼠類為食,

是個不折不扣的食鼠大戶。除此之外,它們也吃野兔、蜥蜴、鳥、魚、青蛙和昆蟲,毫不挑食。

別看它們個頭嬌小,這種細長形的身體結構非常適合在老鼠挖出來的地洞里快速行進。雖然一雙又圓又亮的黑眼睛視力并不好,但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即使站在上風處都能準確鎖定獵物的氣味。

只要虎鼬找準目標,短而有力的四肢和尖利的爪子同時作業,眨眼間就能鉆進一個巢穴。等它再次鉆出地面的時候,嘴里一定叼著美味的獵物。

「黃大仙」的親戚,長得再可愛也會放臭屁

「黃大仙」黃鼠狼,學名黃鼬,在東北地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除開圍繞在它們身上的種種傳說,黃鼠狼還有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厲害招式——放臭屁。

這其實是大部分鼬科動物通用的技能,作為黃鼠狼的親戚,長相呆萌的虎鼬同樣也會這一招。鼬科動物的生活習性大多是獨來獨往,沒有同伴互相保護,它們也就逐漸進化出了保命的絕技。

虎鼬性情機警,行動迅速,不僅嗅覺極強,甚至還能爬樹。當被無法戰勝的敵人追捕時,它能迅速鉆進附近的老鼠、兔子洞,或者巖縫等隱蔽處逃命,捕食者往往抓不到體形細長又靈活的它們。

而當虎鼬來不及躲避時,它們就會豎起蓬松的大尾巴,弓起脊背發出兇狠的叫聲。炸開的尾巴毛不僅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強壯,

還可以虛晃一槍引開敵人的注意力,最后趁其不備果斷轉身,從肛門腺里擠出一種氣味惡臭的分泌物。敵人往往會被被熏得頭暈目眩,而小巧靈活的虎鼬就可以逃出生天。

深受人們喜愛的「沙漠警察」

虎鼬生活的地區氣候都比較寒冷,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西北以及中西部地區。這些地方氣候干冷,農作物也不像南方那麼容易栽種,尤其是在農耕技術還不發達的古代。

然而這些擁有著大片平坦土地的地方又是許多嚙齒類的快樂老家,以各種老鼠、土撥鼠為代表,這些小動物在地面下挖出四通八達的洞穴,以植物根莖為食,靠溫暖的地穴躲避嚴寒生兒育女,卻讓荒漠草原上許多植物糟了大難。

在人類大面積種植農作物之后,遭受鼠患的就變成了農民朋友們。這些鼠類幾乎每天都要吃掉接近自身體重五分之一的食物,農作物的幼苗、根莖、果實,全都是它們的盤中美食。

還有它們挖出來的地洞同樣是危害,會嚴重破壞草原上植被的根系,直接造成牲畜的口糧減少,影響整體畜牧業的收入。

因為種種原因,農民朋友對老鼠可謂是深惡痛絕,而極為擅長捕獵老鼠、兔子的虎鼬,以及它的不少親戚,在人們眼里也就無比可愛了——更何況它們本來就長得很可愛。

與大部分鼬科其它物種生活的地區相比,虎鼬的老家冬季很寒冷,因此虎鼬也有著冬眠的習性。每當到了秋天,它就會大量捕獵愛吃的沙鼠、跳鼠、黃鼠等食物,在自己家的洞穴里挖出很多分支和「糧倉」,儲存好食物用來過冬,正好保護了一個豐收的秋季。

在賀蘭山就發現一只虎鼬,一夜端掉了十幾窩老鼠。可以說只要虎鼬出手,方圓上千米的范圍內都不會再有鼠患。

沒有鼠類啃食根莖,不論是野生植物、牧草還是農作物就都能茁壯成長,因此,虎鼬這個捕鼠小能手也就被人們親切地封為「沙漠警察」。

再厲害的獵手,也需要人類的保護

盡管虎鼬的種群分布范圍看起來很廣,橫向從東歐到我國陜西、甘肅地區,縱向從俄羅斯南部到巴基斯坦,數十個國家都有它們蹤影。但其實在每個國家,它們生活的范圍都局限在很小的一片地方。

并且虎鼬還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除了繁殖季和哺乳期,只要在自己的領地內出現其它同類,它們就會展現出極強的攻擊性。無法和同類一起生活的特性直接導致在固定面積的一片區域內,虎鼬的種群密度很低。

只有在繁殖季才能拍攝到兩只虎鼬住在一起

如今在歐洲部分地區,虎鼬的棲息地正在逐日減少,導致它們的整體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早早就把虎鼬列入了「易危」級別,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虎鼬野生種群滅絕的幾率較高。

而在我國,虎鼬早已被列入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名單,但隨著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它們的種群數量正在不斷減少,近年已經在中國的動物保護紅色名錄里升級為了「瀕危」物種。

盡管虎鼬毛色獨特、長相可愛,又是可靠的捕鼠標兵,看起來極為討人喜歡,但也要清楚它們一直都是戰斗力彪悍的野生食肉動物,有著性情兇猛的一面,也有著野生動物少不了的寄生蟲和細菌風險。若是哪天碰巧遇上了它,可要記得保持安全距離哦!

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西北以及中西部地區。這些地方氣候干冷,農作物也不像南方那麼容易栽種,尤其是在農耕技術還不發達的古代。

然而這些擁有著大片平坦土地的地方又是許多嚙齒類的快樂老家,以各種老鼠、土撥鼠為代表,這些小動物在地面下挖出四通八達的洞穴,以植物根莖為食,靠溫暖的地穴躲避嚴寒生兒育女,卻讓荒漠草原上許多植物糟了大難。

在人類大面積種植農作物之后,遭受鼠患的就變成了農民朋友們。這些鼠類幾乎每天都要吃掉接近自身體重五分之一的食物,農作物的幼苗、根莖、果實,全都是它們的盤中美食。

還有它們挖出來的地洞同樣是危害,會嚴重破壞草原上植被的根系,直接造成牲畜的口糧減少,影響整體畜牧業的收入。

因為種種原因,農民朋友對老鼠可謂是深惡痛絕,而極為擅長捕獵老鼠、兔子的虎鼬,以及它的不少親戚,在人們眼里也就無比可愛了——更何況它們本來就長得很可愛。

與大部分鼬科其它物種生活的地區相比,虎鼬的老家冬季很寒冷,因此虎鼬也有著冬眠的習性。每當到了秋天,它就會大量捕獵愛吃的沙鼠、跳鼠、黃鼠等食物,在自己家的洞穴里挖出很多分支和「糧倉」,儲存好食物用來過冬,正好保護了一個豐收的秋季。

在賀蘭山就發現一只虎鼬,一夜端掉了十幾窩老鼠。可以說只要虎鼬出手,方圓上千米的范圍內都不會再有鼠患。

沒有鼠類啃食根莖,不論是野生植物、牧草還是農作物就都能茁壯成長,因此,虎鼬這個捕鼠小能手也就被人們親切地封為「沙漠警察」。

再厲害的獵手,也需要人類的保護

盡管虎鼬的種群分布范圍看起來很廣,橫向從東歐到我國陜西、甘肅地區,縱向從俄羅斯南部到巴基斯坦,數十個國家都有它們蹤影。但其實在每個國家,它們生活的范圍都局限在很小的一片地方。

并且虎鼬還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除了繁殖季和哺乳期,只要在自己的領地內出現其它同類,它們就會展現出極強的攻擊性。無法和同類一起生活的特性直接導致在固定面積的一片區域內,虎鼬的種群密度很低。

只有在繁殖季才能拍攝到兩只虎鼬住在一起

如今在歐洲部分地區,虎鼬的棲息地正在逐日減少,導致它們的整體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早早就把虎鼬列入了「易危」級別,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虎鼬野生種群滅絕的幾率較高。

而在我國,虎鼬早已被列入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名單,但隨著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它們的種群數量正在不斷減少,近年已經在中國的動物保護紅色名錄里升級為了「瀕危」物種。

盡管虎鼬毛色獨特、長相可愛,又是可靠的捕鼠標兵,看起來極為討人喜歡,但也要清楚它們一直都是戰斗力彪悍的野生食肉動物,有著性情兇猛的一面,也有著野生動物少不了的寄生蟲和細菌風險。若是哪天碰巧遇上了它,可要記得保持安全距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