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彭德懷侄女追悼會:劉少奇之子前來深情三鞠躬,以軍禮做最后告別

PubDate:2022-11-11

1940年初,彭德懷指揮并發動百團大戰,在抗日戰場上打出中國軍人的赫赫威名。

然而,當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他卻為此勃然大怒。

此時的蔣介石一昧追求在談判桌上與侵略者媾和,八路軍在正面戰場上的勝利不單單使他本人丟了面子,更使得與日本人的談判陷入僵持。

出于報復,10月,反動派軍隊來到彭德懷家鄉,對其所有親人展開抓捕。

1、中南海大院長大的孩子

此次抓捕行動,國民黨反動派不但殺害彭家上下數十口人,甚至還直接挖了彭家三代祖墳。

唯獨彭德懷七個侄子侄女彭啟超、彭梅魁、彭鋼幾人由于年齡尚小,僥幸躲藏。

彭家圍子事發后,黨組織迅速展開營救,才最終保全幾個孩子送到彭德懷的身邊。

望著這幾個干瘦的侄子侄女,彭德懷內心悲痛萬分,發誓要把他們當做自己親生孩子撫養,自那以后,這幾個孩子就一直被他帶在身邊悉心照料。

彭鋼是幾個孩子中最小的,剛到彭德懷身邊時不滿兩歲,正因如此,悲慘的童年并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自記事起就一直跟隨著伯父伯母住在中南海,平日生活,彭德懷無論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彭鋼和其他幾個孩子。

在彭鋼面前,一生以作風嚴格著稱的彭德懷偶爾也會流露出「可愛」的一面。

有一次,因為零花錢問題彭德懷批評了彭鋼。事后,彭鋼便找到大伯,拿出了自己所有錢一分一分的算賬,以證明自己沒有亂花錢。

看著生氣計較的小侄女,彭德懷立馬認錯道歉,「這件事是我不了解情況,

我錯了!向你道歉!」

彭鋼不原諒,彭德懷便追在她屁股后面接連哄了她好幾天。沒人能想到,一向脾氣火爆的彭大將軍在面對小女孩之時,卻也會這樣的無奈。

1953年上中學時,彭鋼搬出了中南海,在學校住宿。

當時恰逢伯母出差,彭德懷每次回到住處總是冷冷清清,

為了能夠有個說話的人,彭德懷曾經勸過彭鋼,想讓她回家走讀。

從家到學校來回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彭鋼當然不樂意,為了哄小侄女走讀,向來勤儉的彭德懷居然斥巨資為她賣來了一輛「永久」牌腳踏車,這才算說服彭鋼在家住宿。

然而,有了腳踏車,彭德懷卻又有了新的擔憂,那就是擔心彭鋼騎車出意外,從那以后,彭德懷幾乎每天放學時間都要走到家門口,眉頭緊皺,來回踱步。

有時彭鋼放學晚了,彭總就問:「哎小兔(彭鋼小名)咋還沒回來喲?會不會出事?」

每當彭鋼一推院門,

工作人員就對她說:「趕快上北屋,你伯伯找你呢。」一見侄女,彭德懷便問長問短。

1955年,由于彭鋼是烈士的女兒,彭家的幾個侄子侄女在上學方面原則上是能夠享受國家補貼的,按照規定學校應承擔供給,并寫了一封信給她帶回家。

拿著手中的信,她興高采烈地回家交給了伯伯:「今后還是國家供我上學。

聽完此話,彭德懷臉色突然就不好看了:「你上學該由我管!」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筆來回信:不要國家供給,由我負責。

自此彭鋼的學費都由彭德懷自己掏錢,一直供到大學為止。

2、繼承彭老總衣缽,成為「軍中包青天」

1959年,彭鋼考上了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上學前一天晚上,彭德懷拿出了自己曾經出國用過的深黃色小皮箱給她。

「好好學習,注意身體。」他語重心長:「這次你離家上大學,又是參軍,也就是進入社會了,你要有思想準備,到了學院要爭取入黨的。」

臨別前,兩人依依不舍,彭鋼再也忍不住,嗚嗚地哭了起來。

多年來她都沒離開過伯伯身邊,在她心中,大伯更像是一個慈祥的父親,這位父親會教她讀書認字,也會拿出自己的積蓄帶她去飯店吃飯,與一個普通家庭的父女無異。

參加工作后,彭鋼進入到北京一家汽車修理公司當一線工人。

在彭鋼印象當中,伯伯唯一一次的「大方」,是在自己成家的時候,他破例為彭鋼爭取了一套房子。

后來聊起這件事情,彭德懷說:「我一輩子從來沒向組織提要求,為了你我可是破了例了。總不能讓你沒有房子住吧?」

言語之中,滿是一個長輩對于后輩的寵愛。

晚年彭德懷身體并不好,兩個姐妹由于住得近,一有機會便會去彭德懷的住處進行陪伴,陪老人嘮嘮家常、縫洗衣服。

根據彭鋼的回憶,「彭德懷十分熱愛讀書,平日里還經常會做筆記,有一次彭德懷回到了老家,呆了50來天的時間,就寫下了厚厚一沓記錄」。

1974年,彭德懷臨終之際并沒有給后代留下什麼家產,還再三囑咐侄女彭鋼:「小鬼,我死后,請讓醫務人員解剖,要是能對研究絕癥有些幫助,也算我對黨的一份貢獻了。」

而他唯一留下的僅有幾萬字的書稿,委托姐妹二人一定要保管好。

這些書稿大多是關于工作上的內容,也是彭德懷最為看重的遺物。

為了能夠妥善保管,姐妹二人將其用布整齊包好,并在1978年將其作為珍貴歷史文物交給了國家。

1978年8月18日,彭鋼光榮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此時從寫第一封入黨申請書到被批準入黨,已過去二十多年。

12月,由于過往工作表現優異,彭鋼被調往解放軍總參謀部,由此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在部隊中,彭鋼最開始身處于科研崗位,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高度贊賞,后來又被調往解放軍總政治部紀律監察部,擔任部長。

擔任紀律監察部部長時,對于軍中不良現象她采取了絕不姑息的態度,她警惕性高、敢于深究,成為我軍內部急先鋒。

人們說,彭鋼頗有她伯伯的遺風,鐵骨錚錚,外號「軍中女包公」!

3、晚年罹患癌癥,抗爭病魔

彭鋼所在的紀律監察部,是一個極其特殊的部門,很多時候,案件調查之初是沒有什麼確切證據的。

想要突破必須主動出擊進行調查,通過大量的調查來篩去其中的清白者,發現其中的貪官。

每每查案之前,彭鋼總會對對方說,「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紀檢部門既然查了你,就算沒有問題,也會負責更正過來。」

一番話下來,即便是對方不樂意,也沒法拒絕,只能配合調查。

1991年6月,中央正式向彭鋼授予了少將軍銜,自此,彭鋼成為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九位女性將軍,無愧于先輩。

在部隊當中,彭鋼和大伯彭德懷一樣總是給人一種「不好惹」的感覺,她作風嚴格,無論是下屬還是同事,在面對她時總會有一種不自然的壓迫感,甚至彭鋼也曾經受到過廣大網友的熱愛,贊譽其為「解放軍版的包青天」。

多年以后彭鋼在面對記者采訪之時,曾經談起過這個問題,對此她笑著回答道:

「在生活里,我其實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種人。我所在的位置是十分特殊的,絕大多數工作內容都是我必須面對的。我當然也知道這個位子會很容易得罪人,但是既然我站在了這里,黨和國家把任務委托給我,我就必須做出個名堂來。或者說,這個崗位天生就不適合和友好寬松這樣的字眼聯系到一塊,必須嚴厲下去。」

2001年5月,彭鋼來到陜西檔案館搜集整理伯伯「大西北戰斗」的相關歷史資料。

彭鋼和丈夫一邊查資料,一邊讓工作人員把需要留下的資料拿到該館復印室復印,連續進行了好幾天。

2003年,時年六十五歲的彭鋼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晚年的彭鋼身體并不好,常年居住在北京301醫院中,2011年曾經有記者前去采訪時才發現,彭鋼已經罹患了癌癥,與病魔抗衡三年以后,于2014年6月24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6歲。

6月30日上午9時,彭鋼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301醫院告別室以極高的規格舉行,社會各界紛紛前來送行。

靈柩之上覆蓋鮮艷的黨旗,被松柏所簇擁,周遭滿是前來送別的親友同事。

在此次遺體告別儀式中,解放軍上將劉源也親赴現場,在對其家屬慰問之后,劉源摘下軍帽,對著彭鋼遺體深深地鞠了三躬,敬了一個軍禮作最后告別。

劉源是劉少奇之子,同為革命先輩之后,兩人之間素有交往,在他的一生當中一直是彭鋼為自己親切的大姐,可沒曾想,如今斯人已逝,空留滿目悲愴。

此次彭鋼的遺體告別儀式,劉源之所以會親自前來,更多的是對這位大姐表示自己最高的敬意。

彭鋼曾說,「與伯伯之間的感情既似父女,又似朋友。伯伯的無微不至,她一輩子都難忘」。

彭鋼有著一位偉大的大伯,但她從未選擇躺在先輩的功勞簿上,而是選擇向大伯一樣為國付出,這種精神難得可貴,從她的身上,我們親眼看見了紅色精神的傳承。

彭鋼考上了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上學前一天晚上,彭德懷拿出了自己曾經出國用過的深黃色小皮箱給她。

「好好學習,注意身體。」他語重心長:「這次你離家上大學,又是參軍,也就是進入社會了,你要有思想準備,到了學院要爭取入黨的。」

臨別前,兩人依依不舍,彭鋼再也忍不住,嗚嗚地哭了起來。

多年來她都沒離開過伯伯身邊,在她心中,大伯更像是一個慈祥的父親,這位父親會教她讀書認字,也會拿出自己的積蓄帶她去飯店吃飯,與一個普通家庭的父女無異。

參加工作后,彭鋼進入到北京一家汽車修理公司當一線工人。

在彭鋼印象當中,伯伯唯一一次的「大方」,是在自己成家的時候,他破例為彭鋼爭取了一套房子。

后來聊起這件事情,彭德懷說:「我一輩子從來沒向組織提要求,為了你我可是破了例了。總不能讓你沒有房子住吧?」

言語之中,滿是一個長輩對于后輩的寵愛。

晚年彭德懷身體并不好,兩個姐妹由于住得近,一有機會便會去彭德懷的住處進行陪伴,陪老人嘮嘮家常、縫洗衣服。

根據彭鋼的回憶,「彭德懷十分熱愛讀書,平日里還經常會做筆記,有一次彭德懷回到了老家,呆了50來天的時間,就寫下了厚厚一沓記錄」。

1974年,彭德懷臨終之際并沒有給后代留下什麼家產,還再三囑咐侄女彭鋼:「小鬼,我死后,請讓醫務人員解剖,要是能對研究絕癥有些幫助,也算我對黨的一份貢獻了。」

而他唯一留下的僅有幾萬字的書稿,委托姐妹二人一定要保管好。

這些書稿大多是關于工作上的內容,也是彭德懷最為看重的遺物。

為了能夠妥善保管,姐妹二人將其用布整齊包好,并在1978年將其作為珍貴歷史文物交給了國家。

1978年8月18日,彭鋼光榮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此時從寫第一封入黨申請書到被批準入黨,已過去二十多年。

12月,由于過往工作表現優異,彭鋼被調往解放軍總參謀部,由此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在部隊中,彭鋼最開始身處于科研崗位,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高度贊賞,后來又被調往解放軍總政治部紀律監察部,擔任部長。

擔任紀律監察部部長時,對于軍中不良現象她采取了絕不姑息的態度,她警惕性高、敢于深究,成為我軍內部急先鋒。

人們說,彭鋼頗有她伯伯的遺風,鐵骨錚錚,外號「軍中女包公」!

3、晚年罹患癌癥,抗爭病魔

彭鋼所在的紀律監察部,是一個極其特殊的部門,很多時候,案件調查之初是沒有什麼確切證據的。

想要突破必須主動出擊進行調查,通過大量的調查來篩去其中的清白者,發現其中的貪官。

每每查案之前,彭鋼總會對對方說,「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紀檢部門既然查了你,就算沒有問題,也會負責更正過來。」

一番話下來,即便是對方不樂意,也沒法拒絕,只能配合調查。

1991年6月,中央正式向彭鋼授予了少將軍銜,自此,彭鋼成為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九位女性將軍,無愧于先輩。

在部隊當中,彭鋼和大伯彭德懷一樣總是給人一種「不好惹」的感覺,她作風嚴格,無論是下屬還是同事,在面對她時總會有一種不自然的壓迫感,甚至彭鋼也曾經受到過廣大網友的熱愛,贊譽其為「解放軍版的包青天」。

多年以后彭鋼在面對記者采訪之時,曾經談起過這個問題,對此她笑著回答道:

「在生活里,我其實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種人。我所在的位置是十分特殊的,絕大多數工作內容都是我必須面對的。我當然也知道這個位子會很容易得罪人,但是既然我站在了這里,黨和國家把任務委托給我,我就必須做出個名堂來。或者說,這個崗位天生就不適合和友好寬松這樣的字眼聯系到一塊,必須嚴厲下去。」

2001年5月,彭鋼來到陜西檔案館搜集整理伯伯「大西北戰斗」的相關歷史資料。

彭鋼和丈夫一邊查資料,一邊讓工作人員把需要留下的資料拿到該館復印室復印,連續進行了好幾天。

2003年,時年六十五歲的彭鋼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晚年的彭鋼身體并不好,常年居住在北京301醫院中,2011年曾經有記者前去采訪時才發現,彭鋼已經罹患了癌癥,與病魔抗衡三年以后,于2014年6月24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6歲。

6月30日上午9時,彭鋼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301醫院告別室以極高的規格舉行,社會各界紛紛前來送行。

靈柩之上覆蓋鮮艷的黨旗,被松柏所簇擁,周遭滿是前來送別的親友同事。

在此次遺體告別儀式中,解放軍上將劉源也親赴現場,在對其家屬慰問之后,劉源摘下軍帽,對著彭鋼遺體深深地鞠了三躬,敬了一個軍禮作最后告別。

劉源是劉少奇之子,同為革命先輩之后,兩人之間素有交往,在他的一生當中一直是彭鋼為自己親切的大姐,可沒曾想,如今斯人已逝,空留滿目悲愴。

此次彭鋼的遺體告別儀式,劉源之所以會親自前來,更多的是對這位大姐表示自己最高的敬意。

彭鋼曾說,「與伯伯之間的感情既似父女,又似朋友。伯伯的無微不至,她一輩子都難忘」。

彭鋼有著一位偉大的大伯,但她從未選擇躺在先輩的功勞簿上,而是選擇向大伯一樣為國付出,這種精神難得可貴,從她的身上,我們親眼看見了紅色精神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