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老了之后,你若能做到2個字,即使沒錢,也不會被兒女嫌棄

PubDate:2022-09-05

老了之后,怎麼樣,可以不被子女嫌棄,讓子女愿意親近自己,孝敬自己,是很多老人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按理來說,孝敬父母,既是美德,

又是義務,只要父母盡到了生養之恩,子女哪怕再難,也應該盡到孝敬父母的責任,讓父母老有所養,體體面面地度過余生,全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一世的緣分。

可是,正如我記得北野武曾說:「所謂規矩,從根本上考慮,其實就是為他人著想。一個差勁的人,是完全沒有‘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這種想法的。」

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兒女不孝,而是父母不懂得換位思考,只知道逼迫兒女孝敬,給兒女的生活造成了困擾還不自知,甚至,把兒女逼到了是選擇父母盡孝還是選擇配偶保全家庭和婚姻的地步。

難道,非要兒女為了你眾叛親離,失去了另一半和子女,成為糟糕的丈夫(妻子),成為不合格的爸爸(媽媽),余生孤獨終老,才叫作孝敬嗎?毀了他們的幸福,看到他們痛苦的樣子,作為父母,你又于心何忍?

過來人告訴我,老了之后,你若能做到自覺2個字,即使沒錢,也不會被兒女嫌棄。

大部分兒女還是記得父母的生養之恩的,也想孝敬父母,只要父母足夠自覺,能管好自己的生活,不給兒女添麻煩,

兒女也不會嫌棄年邁的父母。

第一,自覺的人懂得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有個好身體,讓兒女少些負擔;

孫奶奶今年88歲了,耳聰目明,身體很硬朗,一個人生活了10年,自理能力極強。

孫奶奶的女兒也住在這個小區,若是不加班,就會來探望孫奶奶,

給孫奶奶送些吃的喝的,放假了帶著孫奶奶出去轉轉,而孫奶奶由于身體硬朗,可以照顧好自己,很少生什麼大病,也很少讓女兒女婿操心。對待這樣省心的丈母娘,女婿還是蠻孝敬的。

身體,是養老的本錢。兒女不是不孝敬,不想陪伴你,而是實在是沒時間和精力一直守在你的病床前,除非他們不賺錢了,讓全家人喝西北風去。

人到晚年,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爭取晚一點兒讓子女照顧你。身體好,也是你最大的福氣,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可不是與藥為伍,被病魔折磨。

第二,自覺的人會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會管好自己的嘴,不會對兒女和兒女的另一半百般挑剔;

徐奶奶在兒子家養老,已經8年了,跟兒媳婦關系和睦。兒媳婦有時間了就會攙扶著徐奶奶出去逛逛,給徐奶奶買東西,還學了很多適應老年人吃的食譜。

當別人夸她孝敬的時候,徐奶奶的兒媳婦則夸婆婆慈祥:「憑良心講,我知道我不是啥講道理的人,明明是我錯了,經常胡攪蠻纏,非要我老公認錯才肯罷休。

我婆婆從來不說我,不嫌棄我,只訓斥我老公,老公不止一次抱怨,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

小兩口吵架的時候,徐奶奶大多數時候裝作沒看見,讓自己解決,鬧得兇了,就會去拎兒子耳朵,讓兒子讓著點媳婦。在徐奶奶的「干涉」下,兒子懂得了退讓,兒媳婦也不好意思繼續鬧下去了。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做不到幫兒媳婦訓斥兒子,沒關系,做到閉嘴就好了。小兩口吵架,床前吵架床尾和,只要沒外人干涉,不涉及原則性問題,自己可以解決。你越插手,情況越糟糕。

第三,自覺的人會理解兒孫的難處,不會為了自己舒服和面子,強迫兒女做不情愿做的事情。

前段時間,何大爺和顧大爺兩個人先后住院了,而他們住院后不一樣的表現也得到了兒女不一樣的反饋。

何大爺的老伴早就不在人世了,住院的時候,他既沒有打電話給兒子,讓兒子或兒媳婦來照顧自己,也沒有找女兒,而是自己花錢請了護工,兒女打電話來的時候,

何大爺絕口不提自己生病的事情,說自己還好,讓兒女放心。

直到親戚說漏嘴了,兒女才知道,匆匆忙忙趕了回來,埋怨何大爺不告訴他們。

「跟你們說啥?又不是大毛病,躺幾天就好了。這里有醫生,有護工,夠用了。倒是你們,工作繁忙,請假也不容易,工作為重。」

何大爺很清楚,兒子和女兒都處在上有老下有小年齡段,作為過來人,他當然知道兒女有多難。至于兒媳婦和女婿,他們不是自己親生的,沒義務伺候自己,自己要是強求,不是給兒女添堵嗎?

兒女見狀,只好買了一些吃的,留了一筆錢,再三拜托護工,承諾中秋國慶節的時候會接何大爺去團聚才離開。

而顧大爺住院了之后,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兒媳婦那里,命令兒媳婦來照顧自己:「你不用請假的,曉東他媽白天照顧我,你下班了之后,晚上來伺候我就好了。」

兒媳婦聽了之后,氣不打一處來,懟了回去:「白天上班晚上伺候你,我是鐵打的啊?不用休息啊?你怎麼不找你兒子去?」

顧大爺和老伴很生氣,大罵兒媳婦不孝敬,說這是做媳婦天經地義的事情,要求兒媳婦立即過來,不然要跟兒媳婦沒完,還打電話給兒子告狀。

結果,顧大爺的兒子丟下「我不想失婚」這句話,打了一些錢給顧大爺,小兩口都不管他了,把顧大爺氣得夠嗆,又無可奈何。

王符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將心比心,你對待兒孫及其另一半好不好,是不是通情達理、會為兒孫考慮的老人,兒孫很清楚,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人到晚年,自覺一些,自己能搞定的自己搞定,照顧好自己,爭取晚一點兒麻煩兒女,別在兒女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們增加壓力。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要想晚景幸福,最重要的是什麼?

何大爺很清楚,兒子和女兒都處在上有老下有小年齡段,作為過來人,他當然知道兒女有多難。至于兒媳婦和女婿,他們不是自己親生的,沒義務伺候自己,自己要是強求,不是給兒女添堵嗎?

兒女見狀,只好買了一些吃的,留了一筆錢,再三拜托護工,承諾中秋國慶節的時候會接何大爺去團聚才離開。

而顧大爺住院了之后,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兒媳婦那里,命令兒媳婦來照顧自己:「你不用請假的,曉東他媽白天照顧我,你下班了之后,晚上來伺候我就好了。」

兒媳婦聽了之后,氣不打一處來,懟了回去:「白天上班晚上伺候你,我是鐵打的啊?不用休息啊?你怎麼不找你兒子去?」

顧大爺和老伴很生氣,大罵兒媳婦不孝敬,說這是做媳婦天經地義的事情,要求兒媳婦立即過來,不然要跟兒媳婦沒完,還打電話給兒子告狀。

結果,顧大爺的兒子丟下「我不想失婚」這句話,打了一些錢給顧大爺,小兩口都不管他了,把顧大爺氣得夠嗆,又無可奈何。

王符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將心比心,你對待兒孫及其另一半好不好,是不是通情達理、會為兒孫考慮的老人,兒孫很清楚,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人到晚年,自覺一些,自己能搞定的自己搞定,照顧好自己,爭取晚一點兒麻煩兒女,別在兒女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們增加壓力。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要想晚景幸福,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