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多年后,發現自己越來越平庸,4個原因在不知不覺中消磨意志

PubDate:2022-09-05

曾經覺得自己就是被天選中的人,豪情沖天,覺得自己能夠有著不平凡的一生,可是在工作多年以后,卻發現事實上自己就是普通人。真的是工作多年讓自己變的平庸了嗎?

真實的情況是自己的進步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不是自己平庸了,而是自己成長了,知道了天高地厚,知道了個人的能力無法改變環境。就像一個圓點,和一個圓圈一樣,外圍接觸到的空間是不同的,了解的越多,視角越高,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渺小。

改變不了的環境

起初的意氣風發早已在工作磨平,發現太多的事情根本不是自己能夠改變的,從開始積極的獻言獻策,到后來發現自己思考已久的事情被無視,再到后來發現其實自己想法幼稚。有時會感覺自己渾身是勁,但是就是找不到發力的突破口。

職場中,個人的力量永遠是渺小的,哪怕你認為自己是天縱奇才,也必須要按照規則來做事,

因為職場需要的并不是個性的張揚,而是整齊劃一,想在整齊劃一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遵循職場的規則。

曾經以為應該是「不破不立」,而工作了多年后,才發現其實是「不立不破」。站穩了,足夠強大的時候才能改變現狀,但等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才發現要顧及的事情太多,想改變其實并不像曾經想象的那麼容易。

欺騙自己的行為

工作久了,經常會把「大概是……」「應該是……」等等掛在嘴邊,對于不確定性的事情習以為常,認為好像應該是這樣。

習慣了「伸手」,對于遇到困難,習慣性的尋求別人的幫助,當別人事情解決后,很少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導致了下次遇到相同的問題時,憑借經驗來解決,再遇到困難的時候繼續「伸手」,用這種緩慢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平庸的人多,而出類拔萃人少的根本原因。拿著別人認知架構下的經驗,為別人不停的試錯,而自己的認知架構是被動的拓展,而不沒有系統性的,主動的擴展。誤解了「站在巨人肩上看得更遠」,

以為站在「巨人」肩上了。職場中,大家存在競爭關系,誰有傾囊相授,所以把破碎的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破碎的認知架構,完全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看不到未來道路

所謂的平庸只是看不到自己未來的道路,曾經以為進入名校,未來的人生應該是輝煌的,

于是不停的努力,在前行的路上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但是等進入職場,工作多年后,發現事實上并非自己想象的那麼容易。懂了自己寒窗十年,怎麼可能比的過別人幾代人的努力。

認清了現實,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競爭,看到別人走了捷徑,于是很多意志不堅定的人,放棄了原來要走的路,試圖去走捷徑,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成功的人名其名曰:選擇自己適合走的路。

于是工匠精神被人尊重了,因為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渴望盡早成功,所以放棄了那條讓緩慢的路,工匠精神應該是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著不就是真正的職場該做的嗎?反而現在最缺少的就是這種工匠精神。

其實人們走進了一個很大的誤區:不是前方沒有路,

而是前方了路,不是自己想選擇的路。

進步跟不上節奏

每個人只要是在經歷事情,就會有進步,只是進步速度太慢,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所以逐漸的把自己變的平庸了。

有些人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沾沾自喜,

以為自己超越了曾經的自己,人們總有一個這樣安慰自己的誤區:不和別人比,而是超越自己。

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如果不和別人比的話,在逐漸超越自己同時,其實已經遠遠的走了別人的后面。是在每天超越自己,但超越自己就能夠不平庸嗎?如果想選擇平庸,那超越自己沒問題,但如果不希望自己平庸,那就要超越別人,而不是還在超越自己的死循環中繼續。

進步無法超越別人,更無法跟上時代發展,變得平庸也就成了常態。

總之,讓職場人變得平庸的原因很多,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自己不愿意選擇的路,無意識的欺騙自己的行為,以及進步的緩慢,任何一項都讓自己變得平庸,而很多人甚至還同時擁有了這些特性,如果這樣都不平庸的話,那只能說明有天賦異稟或者人生已經被父輩們進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