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人有本事,一瞧便知」:真有本事的人,往往有兩個特徵,看似平如湖面,實則胸有驚雷

PubDate:2021-11-11

司馬遷說:「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真正有本事的人呀,看上去往往是低調的,甚至是平平無奇的,甚至是越有本事,越是低調。

其實,人有本事,可以說是一瞧便知,就看他身上有沒有一些低調的特徵,而不是看他有多高調。具體而言,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有以下兩個特徵,看似面如平湖,實則胸有驚雷!你有嗎?

第一個特徵:低調行事,有本事的人更懂得保護自己

說到「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最先我讓想到的有本事的人,就是劉備,而浮現在腦海中場景,則是他與曹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當時,劉備雖然胸懷天下,也有這樣的本事,但無奈力量還很弱小,沒有爭天下的資本,且他的生死都是曹操一言可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每天也只有做出一副不問世事的樣子。

而在青梅煮酒時,劉備列舉了天下英雄,被曹操一一否定,說天下的英雄只有他劉備和曹操兩個人而已。

劉備當時的內心肯定是極度震驚的,真可以說是胸有驚雷,一時也不知如何掩藏是好,好在天上突然打了一聲雷,劉備才借此過關。

像劉備這樣,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就越是懂得低調行事的道理,絕不會顯得狂妄自大,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自以為有本事就一味爭強鬥狠,鋒芒畢露,那必然會招致禍端,無法保護好自己,自然也就難以實現抱負。

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實是很殘酷,也是充滿變化的,有本事是好事,但越是有本事越要懂得低調行事的道理,先保全自己,然後積蓄實力,靜待時機的到來,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本事。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行事低調不張狂的人時,那千萬不要小瞧了,他們一般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第二個特徵:行勝于言,有本事的人永遠都是靠行動說話

有一位政治家說過:「評價一個人,不要看他都說了些什麼,而是要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說得再漂亮,

再誇誇其談,如果不付諸行動,那也算不上有本事的人,只能說嘴皮子功夫比價好。

現實生活中,你應該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嘴上總喜歡說一些漂亮的話,比如,他們要幹什麼,他們要怎麼做,他們的目標是什麼,他們想要用多長時間來完成……可是,過一段時間,乃至過個幾年,你再去看他,他還是在原地踏步,還只是在賣弄嘴上功夫罷了,這樣的人,肯定稱不上是有本事的人。

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說是很久以前,有一對鄰居,其中一位是讀了很多書的老師,一位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儘管兩個人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富有起來。

不同的是,老師有事沒事,總喜歡坐在靠背椅子上大談他的致富經,

說的頭頭是道,而文盲則是在一邊用羨慕和敬佩的態度,認真傾聽。過了一段時間,老師每天還是在說,可文盲卻行動起來,而且就是按照老師說的方法去行動。多年之後,老師還是老師,根本沒有富起來,而那位文盲卻賺了大錢,成了當地有名的富翁。

故事很簡單,說的就是「行勝于言」道理,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很普通,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往往就都是有本事的人。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很多人道理聽了很多,卻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就是因為只停留在聽道理的環節,沒有真正付諸于行動。

就像以前認識的一位做圖書編輯的同行,做了一本財富類的暢銷書,他自己覺得做很一般,覺得沒什麼實際用途,但還是經常有讀者留言表示感謝,就是看了他的書,根據書中道理和方法去行動,結果,還真就富了起了。這是為什麼,其實就是行動的威力之所在。

記住,成功永遠都是靠行動來實現的,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定也是行動派,靠行動來說話,而不是靠嘴皮子功夫。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他雖然不善于言談,但行動力卻很強,那他一般也是有真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