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公不能生育,想抱養個孩子他又不願意,我該咋辦?」

PubDate:2021-11-09

很輕鬆就有了孩子的人,很難理解那些想要孩子而不得的人的心理。

作為育兒帳號,我雖然常在後臺收到一些育兒問題,但偶爾也會收到零星的幾個關于生育問題的困惑。

比如這個,留言的明顯是女性,說她好幾年不避孕也沒能懷上孩子,一開始是她吃藥,胎停兩次後夫妻同做檢查,發現是老公的身體原因導致的。醫生還說了,這樣的情況做試管嬰兒也不行。也就是說,他們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

于是,一心想要孩子的老公沉默了。

女方對要孩子沒什麼執念,但想到自己已經三十多歲,年齡漸大,

還是想提前做好準備,就建議老公不行就抱養個。但老公不願意,一心想等醫學發達之後能有奇跡,好有屬于自己的孩子。

女方心裡鬱悶,他能等我的年齡等不了啊,于是很為難。不知道自己能怎麼辦。

看到這裡,我不禁唏噓。唏噓的不是男方的態度,

而是這麼個事實:很多時候,夫妻因為女方原因不能生育的,多半都離婚了;因為男方原因不能生育的,很多夫妻倒是相安無事。甚至不少女性還想了領養等各種辦法,就算無子也能接受。

針對沒有孩子這事,女性比較容易「隨遇而安」,男性則顯得激烈得多。包括留言裡這位男性,都已經是自己不育了,還不願意領養,明顯是想要個跟自己有血緣的孩子啊!

這是出于什麼原因?

跟女人相比,男人對「血脈」更有執念

這種執念最早應該緣于父權時代的開始吧。人類最早是母系氏族社會,因為當時人類部落較小,靠繁衍才能不斷壯大,于是擁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就被尊為上座。年紀較長的女性還會被奉為部落首領。女性可以和任意男性生育,以保證盡可能多生孩子,促進部落壯大。

後來,男性通過狩獵和耕作掌握了更多的生產資料,他們開始在意自己拼死在外奔波並且賣力養活的,是否是自己的血脈,父系社會也隨之到來。

再後來,不管是子承父業還是世襲爵位,都需要是血緣關係才行。

再加上因為以前物資缺乏,靠血緣維繫的「家族」就是天然的合作團體,在村子裡屬于一姓有難,同姓支援的局面。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男人對血脈的執念,應該是幾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

只是隨著城市化進展加快,需要依賴同姓和血脈關係連織成網的家族文化不再被人特別重視,

血緣關係才顯得不那麼重要。

但一些人因為頭腦裡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沒有更新轉變,就顯得格外「固執」,比如留言裡這個老公。

理智一點說,這位老公顯得有些自私。自己不能生育,老婆表示理解,還願意抱養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她都不在意,您又在意什麼呢?就算指望醫學發展,可也要考慮到老婆的年齡,高齡生子對身體的損耗不是鬧著玩的。

希望這位老公能理智地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