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又躲過一劫!一顆小行星3000公里外飛掠南極洲,科學家竟沒發現

PubDate:2021-10-31

根據外媒報導,10月24日,有一顆小行星在距離地球不足3000公里之外的地方,從南極洲的上空飛躍,這讓它成為了歷史上,飛掠地球的過程中,和地球距離第三近的小行星,它的速度極快,而更為主要的是,科學家們竟然近日才發現它的身影,並且通過軌道模擬器,才得知它已經于上周日飛掠過地球。

不得不說,在如此近的距離上,這顆小行星和地球擦身而過,人類真的是又躲過一劫,畢竟在太空中,受到天體引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事實上當小行星和地球之間距離非常近的時候,它是有可能會改變飛行軌道,從而撞上地球的。

幸運的是,雖然科學家們沒提前發現它,並且發出預警,但是這顆小行星飛行途中卻一切順利,並沒有撞上地球,人類真的是非常幸運了。

那麼,和地球距離不足3000公里,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或許會有朋友覺得,3000公里的距離已經是非常遙遠的了,完全不必要這麼大驚小怪,事實上,這已經進入到危險區了。

因為地球的引力場范圍,大約在38萬公里左右,也就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不過事實上,在地月距離之外,也會有一些小行星在飛行速度很慢的時候,被地球引力捕獲,從而圍繞著地球飛行。

因此,事實上只要是在地球的引力場范圍之內,那麼,小行星飛掠地球的時候,事實上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都是屬于不安全的距離,自然,這一次飛掠地球的時候,距離不足3000公里的小行星2021 UA1,它自然也就有可能會撞上地球了。

那麼,小行星2021 UA1撞上地球,
會有哪些危險呢?

小行星2021 UA1的直徑僅為2米,這也意味著,它是一顆非常小的天體,在闖入地球的大氣層之後,基本上也都會在高空燃燒殆盡,即使有一些碎片落在了地面上,也不會對地球構成危害。

而且即使它再大一點,從它的飛行軌跡來看,它是在地球的南極洲上空飛過,即使落在地球上,因為周圍荒無人煙,也是絕對安全的。

只不過,這一次科學家們沒有發現它們,事實上也是為人類「敲響警鐘」,畢竟,如果它是一顆巨型小行星,而在如此近的距離飛掠地球,我們卻並沒有發現,這也意味著,未來伴隨著地球周圍人造天體越來越多,天文觀測的視線不斷被遮擋,那麼,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小行星在和地球擦身而過的時候,都沒有被發現。

如果是一顆巨型小行星呢?因為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安全距離,這也意味著,我們並不會永遠都這麼幸運,自然,我們仍然需要時刻關注近地小行星的一舉一動,提前做好預測。

那麼,未來是否存在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呢?

目前,已知飛躍地球的時候,和地球之間距離最近的一顆小行星,是去年11月14日飛掠地球的小行星2020 VT4,當它和地球擦身而過的時候,距離僅有386公里遠,要知道,如今中國空間站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都在400公里左右,由此可見,2020 VT4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有多麼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和這一次飛掠地球的小行星2021 UA1一樣,去年小行星2020 VT4飛掠地球的時候,科學家們也是事後才發現的,當時很多人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科學家們認為,如果一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了1公里,那麼,當它撞上地球的時候,

就會為地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之中,目前已知的直徑超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數量,已經有500多顆,而且伴隨著新的發現,不斷有新的小行星加入。

這也意味著,事實上地球周圍一直都不安全,在未來,終有一天會再次有一顆巨型小行星撞上地球,只不過,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或許可以在那之前,就已經離開地球,移民到其它星球上了,並不會受到影響。

那麼,巨型小行星撞地球,是否有規律可循呢?我們都知道,在6600萬年前,一顆巨型小行星撞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有研究者認為,這種小機率的事件,大約每隔1億年以上的事件,才會發生一次。

從機率上來看,平均64萬顆小行星飛掠地球,其中才有可能有1顆小行星是巨型小行星,為地球帶來末日災難。

因此,目前來看,我們還是很安全的,至少如果足夠幸運, 在未來的千百萬年時間裡,都不需要為此而擔憂,只要那些飛掠地球的小行星,中途都不會因為外力因素改變軌跡。

只不過,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或許可以在那之前,就已經離開地球,移民到其它星球上了,並不會受到影響。

那麼,巨型小行星撞地球,是否有規律可循呢?我們都知道,在6600萬年前,一顆巨型小行星撞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有研究者認為,這種小機率的事件,大約每隔1億年以上的事件,才會發生一次。

從機率上來看,平均64萬顆小行星飛掠地球,其中才有可能有1顆小行星是巨型小行星,為地球帶來末日災難。

因此,目前來看,我們還是很安全的,至少如果足夠幸運, 在未來的千百萬年時間裡,都不需要為此而擔憂,只要那些飛掠地球的小行星,中途都不會因為外力因素改變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