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最好別去打擾一個「很孤獨」的人 ,孤獨的人具備「4種特徵」

PubDate:2021-10-28

在常人眼裡,孤獨的人是很可憐的人,需要得到別人的關注。

其實,孤獨的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享受孤獨,習慣孤獨,害怕孤獨。

總有一些人,孤獨上癮,根本就不想合群,即便是自己遭遇了重創,也不會找人傾訴。

因此說,最好別去打擾一個「很孤獨」的人。

一、孤獨之人,不去求人,無欲則剛。

老一輩的人常常說:「人啊,不能萬事不求人。」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難免有爭鬥,也有各種合作的機會。如果你一直不求人,那麼你就變成了「孤家寡人」,對以後的發展,很不利。

可是,真正習慣了孤獨的人,他一定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對待任何事情,只要自己能夠做好,就絕對不會找人幫忙。哪怕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也不怕。

「不求人」其實是釋放了一個信號——你是否幫忙,我都不在乎。

古人說:「無欲則剛。」

別人的利益,對你沒有吸引力了,憑什麼還要加入別人的群,

看別人的臉色,聽別人的話?

「我不求你,要是你求我,那麼就是你欠我一份人情」,如果你明白了這一句話,就會和喜歡孤獨的人斷交。

人與人交往,最怕的不是錢債,而是人情債。如果你主動向「很孤獨」的人求助,那麼你也許一輩子都沒有還人情的機會。他的堅強,會讓你難以想象和接受。

二、孤獨之人,獨來獨往,不希望別人打擾。

有一位作家說:「孤獨就像一塊籬笆,有了籬笆,才有屬于自己的園地。」

為什麼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座小院?一方面是喜歡小院裡的清靜,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間變大一些,不被人打擾。

如果一座小院裡,天天有人來吃吃喝喝,估計會讓主人心生怨恨,還會有一種逃離感。

有網友說:「孤獨的人,很誠懇,

不給別人添麻煩,守規矩。最煩那些自以為是熟人,還整天靠人情面子的人。」

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那麼他就從精神上擺脫了對人的依賴。你介入了他的生活,那麼你就是破壞了他的內心的「平衡」。

做人,要懂得尊重別人的習慣。不打擾,就是最好的柔情。

三、孤獨之人,勤于思考,不會被別人左右。

林語堂說過:「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著配角。」

很多道理,剛開始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然後才慢慢被人接受,變成大家都認可的真理。

比方說,很多年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科學家哥白尼通過觀察和計算等方法,發現太陽的中心,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哥白尼的發現,撬動了某一部分人的利益,還在很長一段時間,被人懷疑。

還比方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通過觀察月亮上的「弧線」,認為地球是圓的;畢達哥拉斯通過觀察和計算,也認為地球是圓的。他們的言論,很長時間都被人懷疑,直到麥哲倫航海繞地球一周之後,

才得到認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你要堅持一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能欲,亦勿施于人。

有一位哲人說過:「與高貴的思想為伍的人,是決不會孤獨的。」

那些很孤獨的人,其實內心是很豐富的,並且充滿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還會認真梳理,找到符合自己的答案。

四、孤獨之人,人生曲折,此生不再畏懼。

有人認為,孤獨的人,是不擅長社交,情商很低,甚至是一個怪咖。

事實上,很多喜歡孤獨的人,曾經也是社交高手。只是在受到了同伴的傷害、看清了社交的真實面目之後,才退出圈子,回歸自己。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他最開始的理想不是當文學家,而是在官場上大展宏圖。

他從小努力讀書,但是科考場上,他並不得志,沒有高人送一程。

好不容易混到一個長興縣丞的職位,卻因為上司打壓,被關在了牢籠裡。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他決定辭官,拿起筆,寫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

古人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一個人經歷了起起伏伏之後,決定退隱了,那麼他是不會和一般的人交友的,能夠和他來往的人,都是有一定檔次的人。

在人生 路上,吃過大虧,被人算計了,被「合群」連累了,那麼索性一個人獨來獨往,就是最好的退路了。

從今往後,風雨中,只有一個人獨行,但是從來不是寂寞。

讀者「小小甜甜」說,她是一個90後,非常喜歡獨處。和老公一起拼搏,有房有車,存款幾十萬。不管生活上,還是經濟上,不求人。夫妻兩個人原本是高中同學,都不喜歡合群,現在感情特別好,他們是親人、夫妻、兄弟、情人、知己、朋友......很慶倖這輩子找到一個這麼好的伴侶。

你以為,孤獨的人是很難過,也許他們只是選擇了孤獨,然後拒絕任何人介入自己生活空間。

幸福感,就在一顆孤獨的心靈深處,不需要有人知道,也不需要分享。

人與人交往,最貴的不是關愛,而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