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奔六的60後,不論多有本事,都要和4種人「搞好關係」,晚景安穩

PubDate:2021-10-23

人到六十是花甲,人過七十古來稀。

當人經歷過一個「甲子」的時光之後,那這個人就已然老去了。歲月無情,總是催人老,讓人無可奈何。

從60歲開始,每個人都需要開啟自己的養老時光。人到晚年,目的只有這一個,那就是安穩老去,過點平淡溫馨的小日子。

這樣的願想,其實很樸實,不像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那般,一心想著大富大貴,一心想著要賺到無數的功名利祿。

不過,在這個世上,越是樸實的願想,越無法實現。因為殘酷的生活,總會讓人「事與願違」,從而活在悲苦的境地當中。

曾有人說過,原以為中年人的人生已然特別艱辛了。誰知道,當人活到了60歲之後,才發現還有更艱難的日子在後頭。

人生,並不是越老越幸福,而是越老越無能為力。年輕的時候,你身強力壯,自然有著抵禦現實的資本。可是,年老之後,一沒精力,二沒穩定的收入,實屬活得狼狽。

人過60歲,

不論我們處于怎樣的境況當中,都需要跟這些人「搞好關係」,才能安穩到老。

01

人過60歲,要跟「老伴」搞好關係。

一個家庭裡面,大多數人都跟我們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除了這個人以外。而這個人,就是我們的愛人。

我們的愛人,他們跟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

沒有親密的血緣關係。但是,長時間的陪伴,讓夫妻雙方都相互信任,攜手到老。

結婚之前,很多人都覺得,結婚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生兒育女」,讓自己的血脈能夠傳承下去而已。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未來。

結婚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平淡如水的婚姻根本毫無價值可言,與老伴相處,還不如一個人過。這樣的想法,終究還是冷漠了一點。

要知道,當人上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其實跟我們關係最好的,還是我們的老伴。所謂「年少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道理。

夫妻,如果雙方處得好,那就是「福氣」。相反,如果雙方處不好,總是喜歡「爭鬥」,那不過是「晚年不幸」的開始而已。

02

人過60歲,要懂得跟「老朋友」搞好關係。

生活中有這麼一些老年人,他們一退休之後就蝸居在家中,根本不出門,也沒有跟別人打交道的心思。

因此,這些老人就只能越活越孤僻,而家人也很難跟他們相處。有些時候,一個偏執孤僻的老人,比一個蠻橫無理的長輩更可怕。

要想讓性格別偏執孤僻,那他就需要跟人打交道。上了年紀的老人,

最需要跟「老朋友」搞好關係。因為有二三知己在身旁,終究是人生的幸事。

如果你有著兩三個摯友,那你能和他一同旅行,一同爬山,一同下棋,一同釣魚。有人相伴的日子,終究多少趣味,少了枯燥。

很多人都覺得,人上了年紀,就該薄情一點,不需要跟外人那麼好。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要「看情況」。

對于過客,我們自然要薄情一點。而對于相伴多年的老朋友,我們還是需要熱情點,這是做人的基本態度。

03

人過60歲,要懂得跟「兒女」搞好關係。

在以往,我們談到兒女,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養兒防老」。父母辛辛苦苦養了兒女一輩子,就是為了讓兒女來養老的。

可是,在今時今日,我們能發現,大多數的老年人都特別「害怕」兒女,甚至認為「養老防兒」才是現實。

這種情況的出現,跟「易變」的人心有關,也跟愈發冷漠的世道有關。不過,跟「兒女」搞好關係,這是必要的。

人老了之後,雖然最親密的那個人還是老伴,可有兒女在身旁陪伴,那日子才算是美滿的。倘若養了一輩子的孩子還遠離父母,

那「生兒育女」又有什麼作用呢?

晚年最為幸福的時光,莫過于有老伴在旁,有兒孫繞膝,有兒女孝順。這,才是贏家般的生活。

04

人過60歲,要跟自己「搞好關係」。

老伴、老朋友和兒女,這都是身外之人。而真正跟我們休戚與共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都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

可就是不懂得跟自己相處。有個道理我們要明白,跟自己相處得不錯,我們才能有更高質量的生活。

就拿當下的一些老年人來說,他退休之後便疑神疑鬼,或者說一直為了別人而活著。這樣的行為,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可言。

對于家人,我們不能懷疑太多。對于自己的人生,我們需要好好地珍惜。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只屬于自己,而不屬于別人。

對于兒女後輩,我們不需要管太多,讓他們自由發揮就好。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就是這個道理。

好好地活好這一生,才是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