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明最惡劣的朝臣鬥毆事件,三人被亂拳打死,皇帝在一旁都看傻了

PubDate:2021-10-22

西元1449年,面對瓦刺的進犯,在親信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明英宗朱祁鎮毅然決定禦駕親征。大戰爆發後,因為內部的指揮混亂,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彼時躊躇滿志的明英宗,就已經淪為瓦刺的階下囚,慫恿明英宗親征的王振,也被明將死前斬殺。此次兵敗,史稱為「土木堡之變」,而隨著這場大敗,也讓明朝三大營精銳盡失,隨軍將領皆命喪一役。

俘虜明英宗後,瓦刺軍趁機南下,挾持明英宗大開明朝關口。之後他們一路燒殺劫掠,深入大明腹地,兵臨北京。

一時間,大明朝深陷危局,即將面臨生死存亡之秋。

明朝朝會

悲憤的大明群臣

自明英宗禦駕親征之後,明朝眾臣就不斷在歎息。等到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明朝眾臣更是歎息個不停。而當得知瓦刺大軍進逼京城之時,眾臣卻是再也坐不住了。

好在,明英宗雖然被俘,但他親征之前,為了打消大臣顧慮,

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立為了太子,並讓皇弟朱祁鈺監國輔政。也正因為有朱祁鈺主持大局,京城雖然人心惶恐,但卻沒有亂成一鍋粥。

為了應對諸事的困擾,在郕王朱祁鈺的主持下,一場關于大明生死存亡的朝會得以開展。

正在眾人商討如何抵禦外敵之時,都察院右都禦史陳鎰從佇列中突然站了出來,上奏請求抄株王振全族,以告慰大明冤死的將士之靈。當時只見陳鎰悲憤至極的跪在地上,涕泗橫流的高呼「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

大明眾臣原本就憋屈了那麼久,一肚子氣沒地方撒。陳鎰此舉可謂是徹底點燃了他們的心火,當即,百官紛紛出言附和,聲討太監王振。一時間,

群臣激昂,朝堂之上吵的沸沸揚揚。

朱祁鈺當時尚未登基,只有監國之權,何曾見過這種陣仗,一時心生畏懼,被嚇得有些不知所措,原本預備先敷衍過去,容後再議。可卻遭到群臣抗議,皆跪倒在他面前,不讓他離開。不得已,他只好下令讓錦衣衛指揮馬順去抄滅王振全族。

大臣鬥毆

君子動口又動手

馬順此人誰不知道王振的走狗,當初跟著王振可沒給眾人罪受。是故此令一出,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他們堅稱馬順是逆賊黨羽,應該由陳鎰前往執行。正在宣讀詔令的太監金英,剛喝令百官退下奉旨,結果就有數人沖到他面前欲揍他,好在金英眼疾手快,急忙後撤逃過一劫。

正在這時,正主馬順跳了出來。在王振的庇護之下,作威作福已久的馬順幾時受過這種氣,于是他厲聲呵斥百官退下,企圖以氣勢壓倒這些在他眼中百無一用的文臣。眼看禍事臨頭,這馬順不僅不低眉順耳,還愈發囂張跋扈,心火上頭的群臣也徹底爆發了。

當即,戶科給事中王竑沖了出來,一把揪住了馬順的頭髮,

嘴巴不斷朝他臉上咬去,並大喊「賊子助紂為虐,如今到了這個時候,還敢不知恐懼」。眼見同僚如此勇猛,眾臣也不甘示弱,紛紛沖上前去,對著馬順拳打腳踢。馬順一人哪遭得住這般毆打,當即身死。

眼見馬順身死,不甚過癮的群臣又向朱祁鈺討要王振同黨毛貴、王長隨兩人。毛、王兩人眼看馬順慘狀,正躲在朱祁鈺身後尋求庇護。不曾想,與兩人素有間隙的金英突然偷襲,「砰砰」兩腳將兩人給踹倒了人群之中。

未過多久,兩人也被憤怒的大明諸臣給送上了路。

于謙

機智挺身而出的于謙

三人死後,屍首被掛在了宮門之上,以告慰將士之靈和安定民心。

原本群起激昂的大明眾臣緩過來後,開始變的惶恐不已,畢竟此等朝堂鬥毆事件堪稱史上少有,而眾人罔顧郕王朱祁鈺之命,更是罪加一等。

而此時的朱祁鈺完全陷入了呆滯之中,被大臣的行為嚇到驚懼不已,他完全沒有想過這些平日溫和的大明諸臣居然上演如此大戲。好在亂子都已經結束,他有些未反應過來,

正準備起身離去,回宮在腦海中重演今天發生的變故。

這時候,于謙站了起來,從人堆中擠到了朱祁鈺身邊,攙扶著他說道「馬順等人其罪當誅,不殺難泄天下臣民心頭之狠。眾臣此舉皆為大明江山社稷,還望不要追究諸臣罪責」。朱祁鈺聽到于謙所言後,才反應過來為何諸臣又跪伏在地,于是擺了擺手,下旨稱「百官之舉皆為社稷,而馬順等人死有餘辜,此事皆了,不再追論」。

眾人拜首謝恩,而後離去。臨走之時,禮部尚書王直拉著于謙,感歎道「國家如今全靠您了。今日此情,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而隨著王振黨羽皆被拔除,在以于謙為首的眾臣扶持下,朱祁鈺登上皇位,成為了歷史有名的景泰帝。之後,于謙也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在他的排兵佈陣之下,大明君臣同心合力,最終贏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將瓦刺重新趕回了北方。

朱祁鈺

​這場著名的鬧劇也被史稱為「午門血案」,所幸在于謙的機智挺身而出下,參與此案的大明諸臣皆免除了處罰。而唯一遭難的馬順三人,也算是罪有應得。

也算是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