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PubDate:2021-10-19

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

「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所謂的命運,不必去求人算,只需從日常習慣中就能看出。

懶、傲、奢,

一個家族的衰敗,往往從這三個跡象開始。

人敗皆因懶如果你想廢掉一個人,就讓他一直懶下去。

「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天下萬事休。」

司馬光,從小記憶力不行,背課文比別人慢。

別人背兩遍,司馬光要背五六遍才能記下來,導致時間不夠用。

晚上熬夜背書,

早上起不來,耽誤了上課。

司馬光想要改掉這個習慣,他在後院看見一根圓木頭,立馬撿了起來。

他把圓木頭作為枕頭,睡覺時一翻身,圓木頭就會滾動,把他驚醒,便馬上起來讀書。

一番堅持,司馬光成為了知識淵博的文豪,主編近400萬字《資治通鑒》。

而他用來當枕頭的圓木,被後人稱為「圓木警枕」。

《道德經》有雲: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懶,是一個人變廢的開始。

我們常立志要減肥、學外語、學程式設計,卻遲遲沒有行動。

年復一年,一邊抱怨沒有時間,一邊不斷羨慕別人的成長。

其實,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懶。

作家周國平說:

「世上許多事,只要肯動手去做,就並不難。

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人皆有懶惰之心,因為怕麻煩而不去開這個頭。

久而久之,便真的會覺得事情太難,自己太無能。」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現在。

餘生,萬事從勤奮開始,成敗在一念之間。

家敗皆因奢勤儉,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曾國藩寫信教育子女們:

「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曾氏家族興盛,

離不開曾國藩祖父的庇佑。

曾國藩祖父叫曾玉屏,是鄉下農民。

小時候,曾玉屏外出讀書,父親給他一百文錢作為零用。

五個月後回家,他僅用了一文錢。

後來,曾國藩進入朝堂做官,家族富裕起來,曾玉屏仍然在鄉下種菜。

每日早起,收糞澆水,親力親為。

曾玉屏給後人留下八個字:

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勤苦讀書,自種蔬菜,早起灑掃。

正是這忠厚的祖訓,讓曾氏家族百年而不衰,八代無一敗子。

俗話說,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勤儉,不是小氣懦弱,而是一個人的修養。

不過度浪費,能積攢下福氣。

而大手大腳,則會耗盡一個人的好運。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後日月空蕩蕩。」

給兒女家財萬貫,不如留下勤儉的家風,這才是最好的傳家寶。

事敗皆因傲

「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發達的徵兆,是謙卑低調。

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了凡四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有一年科舉考試,同鄉考試的考生共有十人,其中丁賓年齡最小,卻極其謙虛。

袁了凡跟同鄉說:「丁賓看起來年紀小,但是今年一定會登第。

同鄉問:「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袁了凡答:

「謙虛踏實,一般都是走運的跡象。

在我們十個人中,只有他恭敬低調,不虛張聲勢,內斂謹慎。一個人能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都會在冥冥之中保護他。」

後在放榜之日,丁賓果然考中。

「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若謙,天必相之。」

凡事細心恭敬,總不會出差錯,事事順達。

而傲慢無禮,則容易栽跟頭,惹來無妄之災。

有些企業家取得成就、賺了大錢,就開始沾沾自喜、誇誇其談,結果往往摔得很慘。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彎腰的謙遜。

很喜歡這句話: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十全十美。

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馬上就要墜落。」

人活著要修一顆心,笑看風輕雲淡,閑聽花靜鳥喧,不自視甚高,也不過度自卑。

戒懶惰,萬事皆可成;

戒驕奢,家族會興旺;

戒傲慢,人生會發達。

人生忽如寄,修煉本性,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一生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