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掃地僧身份不明,他到底是好是壞?金庸借楊過證明他並非正道俠士

PubDate:2021-10-09

襄陽城外,深谷之中,金庸是借楊過的視角帶著讀者見識了一位隱世高人“劍魔”獨孤求敗,這人自詡“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然而就連他生存的時代,挑戰過的高手有何人都不知。

獨孤求敗能做到一生不敗,那自然是極強的,而多數金庸迷常常會將他拿來與那《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作對比,這足以證明掃地僧在讀者心中的地位之高,掃地僧是金庸全書明面上登場的高手中表現最強的,他的強,只能用“深不可測”四字來形容,獨孤求敗的故事怕是弄不明白了,但掃地僧這個角色背後的故事卻值得深挖,且不論他是何人,至少弄明白,他是好是壞。

一、得道高僧

掃地僧是好是壞?這似乎都不構成一個問題,畢竟從書中呈現的劇情來看,他的確是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完全是正面形象,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樣子。

書中藏經閣大戰,蕭遠山、蕭峰父子與慕容博父子加鳩摩智對上,雙方大戰一觸即發,此時一個蒼老的聲音打斷了他們的對話,掃地僧正式登場。

(蕭遠山劇照)

接著掃地僧便是對眾人一番說教,

聽不進他“胡言”的鳩摩智暗下毒手,結果卻被掃地僧輕鬆化解,並一眼看穿鳩摩智使的是逍遙派的小無相功,見多識廣的大輪明王也大吃一驚,心感這老僧不簡單。

而後蕭峰和慕容複各自出招攻擊對方,掃地僧卻是雙手一合,直接釋放出一道無形的氣牆,將兩人的殺招化解。

再就是點出蕭遠山、慕容博等人已因習武而落得一身毛病,還提到這麼一段對於武學的理解。

原著道:“本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這道理本寺僧人卻也並非人人皆知,一個人武功越練越高之後,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會受到障礙。

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方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諸般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接著便是點化蕭遠山、慕容博,中了蕭峰一掌,受傷之後,蕭峰仍是追不上他,種種表現都讓他像是佛的化身一般,但他真是善人嗎?還真未必。

二、掃地僧的身份

掃地僧自己提出的習武之人往往會因為癡迷習武而遇上武學障,任何一門武功都需要佛法來化解,而到了最高境界的高僧,又不屑學殺人的法門,那他自己的武功為何又如此高強?

(慕容博劇照)

他來少林,只怕也是為了學少林武功,而且書中也的確是提到一個事實,他起初並非少林門人,是幾十年前才來的。

原著道:“慕容複道:‘不錯,我問你躲在這裡,有多久了?’那老僧屈指計算,過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臉上現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記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

還是四十三年。這位蕭老居士最初晚上來看經之時,我……我已來了十多年。後來……後來慕容老居士也來了。’”

結合前文提到他在與鳩摩智對決時一眼看穿對方的出招,多數人猜測掃地僧是那失蹤的逍遙子,這一點筆者倒不認同,首先是歲數就對不上,逍遙子是逍遙三老的師父,自然比他們年長,而逍遙三老和掃地僧的年齡都差不多了,如何會是兩輩人?

不過無論掃地僧的身份是誰,你看了後世武林中楊過的一番言論就會發現一個事實,掃地僧是偽善,他救慕容博、蕭遠山或許另有目的。

三、楊過的說法

武俠故事中最有話語權的自然是大俠,楊過身為神雕大俠,曾經發出過這麼一番感慨。

(楊過劇照)

原著道:“楊過隔著板壁聽他師徒二人對答,已隱約明白了他的心事,知他因悔生恨,惡念橫起,又道:‘那二人是丐幫叛徒,意圖引狼入室,將我大漢河山出賣于異族。大師除此二人,實是莫大功德。這二人活著,不知有多少善男善女家破人亡。我佛雖然慈悲,但遇到邪魔外道,不也要大顯神通將之驅滅麼?’”

正道俠士在遇上惡人之時,固然可以選擇將對方點化,令其改邪歸正,但若是對於那些冥頑不靈的人,自然也該出手除之,掃地僧這麼做了嗎?

蕭遠山殺除掉玄苦的時候他在幹啥?為何要助紂為虐?若他那時出手,蕭遠山如何能動得了玄苦?

掃地僧若是正派,他就該如楊過說的那般,遇上惡人就要出手,無論是點化還是除滅,至少得先出手才是。

所以結合種種細節來看,掃地僧潛伏在少林,怕是另有所圖,而點化蕭遠山、慕容博,怕是要為自己所用,至於他想幹什麼,金庸沒有展開說,也就無從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