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兄弟姐妹欺負你時,要學會以下四種感情平衡的方法

PubDate:2021-10-07

01

都說,人心是一桿秤。

可是,人心的秤,總不會平衡,不像天平那樣,只要兩邊的砝碼一樣,就可以平穩了。

兄弟姐妹,本是一家人,骨肉相連。可是你卻難以找到相處的平衡點。

小時候,一切都聽從父母的,讀書多少,花錢多少,穿衣服褲子,都沒得選。即便你心不甘情不願,胳膊拗不過大腿,最後不得不服從。

長大以後,父母變老了,也不那麼能管事了。從而兄弟姐妹翻身,成為了這個大家庭的主人,各自還有了私心,鬧得不可安寧。厲害的人,高高在上,不念舊情,還使勁碾壓混在底層的人。

另外,很多兄弟姐妹的心裡,

特別難受,但是不會明說。只有到了某個臨界值,才能把仇怨爆發出來。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裡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矛盾,也是家常便飯,你可以把它放大,也可以把它忽略不計。今天,我勸你一句:兄弟姐妹欺人太甚,不要想著報復,要學會以下四招,用來平衡。

02

第一,採用回避的態度,讓矛盾自然化解。

多年前,魯迅和周作人,都是文壇的名家,他們在一個院子裡居住,一起成長。

不知為何,周作人對魯迅頗有怨言,並且拿起銅爐砸向魯迅。那時,周作人的名氣,比魯迅更大,薪酬也更多。

魯迅默默地搬出了院子,在外面租房居住。雖然矛盾沒有因此得到化解,但是耳根清淨了,也留下了反思的時間。

有人說:“距離,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它可以讓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無話不談,卻也可以使兩個不分彼此的人各自天涯,相忘江湖。”

如果兄弟姐妹的矛盾出現了,你還堅持講道理、爭房屋、表示憤怒,那麼矛盾會愈演愈烈。你主動離開是非之地,

效果就不一樣了。

離開的時候,你會憤憤不平,但是過一陣子,你就可以真正放下了。

我的一個同事,老家在黑龍江。曾經,他和兩個姐姐爭奪父母的拆遷款。自從他來湖南工作之後,就不爭了,反而認為,姐姐們照顧了父母,理應得到家財。

因此,當你兄弟姐妹欺負你的時候,你不要對著幹,而是退避三舍,直到你真正可以坦然面對他們的時候,再去結交。時間,距離,真的可以沖淡一切。

03

第二,借用父母的言語,就坡下驢。

兩年前,我帶著家人去外地旅遊。一輛麵包車,疾馳而過,剮蹭到了我的小車的前保險杠,留下了兩個手指那麼寬的刮痕。

我和對方爭執不下,對方也很摳門,不願意賠錢。

母親忽然站出來,說了一句:“算了吧,下次注意點。

借著這句話,我揮揮手,算是原諒了對方。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雖然我吃了一點虧,但我覺得很幸運,起碼我們都是安全的。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到了“針鋒相對”的程度,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都不服氣。

比方說,弟弟家有千萬資產,但是他卻不願意放棄大家庭裡的一萬塊錢。他只是氣不過,憑什麼要禮讓。如果父母站出來做出決定,事情也許就不一樣了。

“人活一口氣,佛受一炷香”,這是本能。找到了退路,才能順路走下來。

04

第三,努力賺錢,自己翻身,“脫離”這個大家庭。

一個人在什麼時候,力量最強大?

高贊的回答是:“憤怒的時候。”

我們都說,衝動是魔鬼。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魔鬼”是可以利用的。

當你非常憤怒的時候,就去做點什麼,讓自己忙起來。

我們村裡,有一戶人家,生了四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在家裡最受欺負。因為家裡窮,根本就負擔不了四個兒子的學費,總要有人變成沒有人管的“野草”。

小兒子初中畢業後,“賭氣”去了上海打工。一邊打工一邊學英語,吃盡了苦頭之後,他搖身一變,成為了某大學的教授。

一個家庭,本身就窮,要是兄弟姐妹互不相容,那就更窮了。你還拼命往這個“窮圈子”去擠,你註定不會有出息。最好的辦法是——脫離圈子,另謀高就。

人有高低貴賤,兄弟姐妹也是如此。如果你是特別優秀的人,就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不清。這樣會降低你的層次。

05

第四,厚著臉皮“求和”,喚醒骨肉之情。

《朱子家訓》裡有言:“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

一個家庭,到了打官司的地步,災禍就會接踵而至。躲避災禍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求和。

水火不容的兄弟姐妹,如果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並且用愛去包容大家,那麼感情就會重新變得濃烈起來,畢竟,這是內部矛盾的事情。

主持人塗磊說過:“我們總是善於去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

因為我們根本傷害不了那些不愛我們的人;我們總是甘願被那些我們愛的人傷害,那是因為我愛他們。”

能夠讓家庭變得和睦的,唯有“愛”。父母愛孩子,弟弟愛哥哥,姐姐愛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被欺負的時候,還主動低頭,看起來特別愚蠢,其實你是一個聰明人。因為你變成了這個家庭裡的海綿,被擠壓的時候,你就變形了,一旦離開家,你又恢復了原型,絲毫也沒有受到損傷。

06

做人,一定要記住,你手裡的武器,是用來對付敵人的,而不是對付家人的。

對於十惡不赦的小人,你要制服他,這是一種正能量;對於家人,你不要去制服他,而是找到內心的平衡點,讓彼此的關係,處於和諧狀態。

春秋時期,齊桓公問大臣:“吾欲制衡山之術,為之奈何?”

這句話的真正內涵,就是告訴我們,要創造好的規則,達到利人利己的一種平衡。

古人說:“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兄弟姐妹互相欺負,就像拿出自己的手,打自己一個耳光一樣。

這個社會,強者互助;弱者互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