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職場,為什麼勸你幹活別太拼命?四個原因你未必都知道

PubDate:2021-10-07

導語:在職場,為什麼勸你幹活別太拼命?結局讓人很痛心

初入職場的每一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以此來博得領導的欣賞,得到重用的機會,但現實是,公司是出賣勞動力的地方,公司離開誰都照樣轉,即便短時間內無法被替代,但誰都不敢保證,以後會不會替代。那麼為什麼人們常說:“幹活別太賣命”呢?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個: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講一個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

記得在自己剛剛畢業,入職一家銷售企業。剛入職沒一個月,正趕上一位工作十年的老員工離職。話說離職屬於常態,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時並沒有在意這位老員工,聽同事講,這位老員工在老闆初建公司時,就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業績非常突出,能力當屬公司頂尖,所有經過他手的工作,處理的非常細緻且完美,不僅如此,在公司投入成本方面,

為公司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按理說,這樣一位人才應該是領導的左膀右臂,但離職那一天,卻因為一筆款項(僅僅兩萬塊)跟老闆沒有對接清楚,被領導當著全公司的人面前數落,直接否定了這十年的付出,說他好高騖遠、品質差、沒有責任心。其實那是老闆的原因,就因為老闆沒能及時入帳,導致款項對接不上。

職場

十年掏心掏肺的付出,卻被老闆一句話全盤否定,換作是誰都難以接受。現實讓我認清了職場,並非我想得那麼單純,這也就是為什麼幹活別太拼命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四點原因你得清楚:

職場

原因一:拼命幹活會被同事認為是故意表現

每天的工作幾乎是固定的,當然也不排除加班的情況。既然你這麼喜歡拼命幹活,別的同事會把活推給你,讓你去表現,不出問題還好,假如出了問題,原因都歸結在你身上,好事都是別人的,時間一長,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量越來越大,不單單是同事交給的工作,還有來自領導交付的任務。而且過多的精力被佔用,自己累得要命,而別人很輕鬆,最後只能選擇離職。本來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但由於自己愛表現、更喜歡拼命幹活,成了別人眼中可以依靠的人,不讓你做讓誰做?

職場

原因二:拼命幹活,損害的是自己的身體

工作中,有拼勁兒是應該的,但不至於連自己的健康也搭上。如果一個人高強度的工作,時間一長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而且有些疾病到底是不是職業病,還很難判斷,假如公司不管,錢該由誰支付?這一切都是未知數,保不準最後還得自己貼錢治病。因此無論事業做得多好、職位升得多高,

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的。身體健康是本錢,有了本錢才能賺錢,正所謂話糙理不糙,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更有精力去面對明天;

職場

原因三:拼命幹活,工資漲幅也不會太大

工作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來改善生活,很多時候,即便自己再怎麼努力工作,

可到手的錢跟付出的辛苦始終不成正比。很多時候,不少人因為領導的一兩句雞血口號和洗腦理論給忽悠了,滿腔熱血、激情滿滿地投入工作,得到的卻總是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現在的大多數企業,不管你熬夜還是通宵,多數情況下加班費是沒有的,而且工資跟其他整點下班同事的工資相差無幾,有可能會比不過,但這就是現實。你加班熬夜、通宵,在領導眼中,興許被認為是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所以工作時間內認真工作,適當的休息,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工資就好,沒有必要硬拼;

職場

原因四:拼命幹活,失去成長的機會

在職場,拼命幹活,必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時間一長,也就沒有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了,能力的退步直接導致自己的競爭力下降,如果公司採取末位淘汰制的話,你可能第一個被辭退。記住一個真理,一個人在公司的價值,在於關鍵時能解決問題,越有難度的問題越能凸顯自己的價值大小,而不是重複的工作、重複的方法反復用,即便短期內工作能力有所提升,但從長遠來看,沒有新知識、新經驗的補充,必然會被淘汰。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拼命工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

但從長遠來看,沒有新知識、新經驗的補充,必然會被淘汰。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拼命工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