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過分關注2種顏色,可能有“抑鬱傾向”,家長多留心觀察,平日不要逼得太緊

PubDate:2021-10-06

孩子身上的性格特質形成既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作用,又有後天環境刺激的影響干預。

父母們希望孩子可以擁有健康向上的性格特質,但是在孩子的成長中也有可能因為受到了某種不良刺激而產生抑鬱傾向。

隨著抑鬱癥越發低齡化的發展,父母們有必要多留心觀察孩子日常的行為舉動。

如果父母們可以早點發覺孩子身上的異常情況,那麼這也為家長的性格引導提供了方向。

早在2015年,世衛組織(WHO)就將心理問題擺在檯面上公開討論,隨著人們文化水準的不斷提升,大家對於心理問題不再“仇視”,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心理疾病與精神病、矯情是兩碼事。

特別是抑鬱問題,它與感冒、發燒一樣,是一種病狀而已,只不過發生率比較低,因此不為人們所知。

事實上,從觀測的資料來看,近些年來,心理抑鬱有兩大趨勢非常明顯:

普及化 低齡化

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患有抑鬱問題,患者年齡段有非常明顯的低齡化傾向,從三四十歲到二十多歲,再到十多歲,甚至包括幾歲大的孩童!

抑鬱問題的危害有多大?‍

事實上,這個問題很難真正定義,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抑鬱問題得不到解決,後果將非常嚴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曾經在心理學教案上看到過這麼一個案例:

事情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個中產家庭中,當地醫院接收了一名特別的患者,9歲,女孩,手臂、大腿、身上佈滿劃傷,醫生感覺不對勁,以為是父母虐待未成年兒童,在治療的同時選擇了報警。

經過非常縝密的調查取證,最後發現這些傷都是小女孩自己弄的,與父母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當地相關部門還是依法起訴了女孩的父母,工作人員認為,他們在發現異常的情況下,沒有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去醫院治療,這是最大的失責!女孩患的就是抑鬱。

事實上,抑鬱是致殘率極高的一種心理疾病,在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中,至少有80%是抑鬱造成的。

而更可怕的是,抑鬱幾乎不可能自愈,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嚴重(裡面包括治療時間)!

因此,避免孩子患病遠比治療更加重要。

病發之前,孩子有什麼特徵?‍

心理問題看不見,摸不著,再加上表現特徵與情緒波動的區別並不大,因此確實很難預防。

對此,兒童專家樊登給出了一種非常簡單的診斷方法:色彩法。通過孩子喜歡的色彩,來分析他們的心理,該方法雖然不能說100%準確,不過確實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

喜歡下面這兩種顏色的孩子,未來患上抑鬱癥的可能性極大,家長要小心:

深藍色

偏深的藍色是非常經典的“抑鬱色”,特別是深藍色,黑色中夾雜著明亮,二者在一起,反而讓神秘的黑色直擊靈魂。

儘管喜歡深藍色的孩子,智商普遍較高,他們的日常情緒波動比較小,面對困難,往往可以自主解決。可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這種品質對於成年人而言無疑是好事,可是對於孩童而言,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依賴父母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孤獨,不管做什麼事情,第一反應永遠是自己做,感情是在不斷互動中建立的,而缺乏中間過程,心理上難免偏向於自我。

要麼不出問題,一旦出現問題,情況將迅速惡化,哪怕父母確實察覺到了不對勁,也很難真正幫助到孩子,因為自始至終,二者之間就沒有信任基礎。

綠色

綠色蔬菜、綠色植物,這個顏色好像天然代表著健康、自然,可是在心理學上,綠色可不是什麼好顏色。

喜歡綠色的孩子,性格平和、為人友善,但也因此缺乏特點,經常被人們所忽略。

人類是群居性生物,長時間不受關注的後果是心理會越來越敏感,一方面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

讓自己變成萬人迷,另一方面又被個人性格所抑制,不允許自己那樣做。

不在矛盾中死亡,就在矛盾中癲狂,顯然,二者都不是什麼好事。

因此,如果大家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這兩種顏色,最好多關注一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嚴重的心理問題,在早期都好解決。

面對心理敏感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顏色之外,某些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天生就比別人更加敏感,那麼在與這類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根據個人經驗,結合專家的意見,我在這給大家總結了幾點,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提示。

保持必要的互動

前文提到,互動才能鞏固感情,這個道理與嬰兒需要撫觸一樣。作為心理問題的一種,抑鬱與其它心理問題一樣,都可以通過愛與關懷來預防。

我知道現在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又要賺錢、又要迎合領導,還得面對不講理的同事,每天下班之後,恨不得倒頭就睡,壓根就沒有精力去顧及孩子。

可是今天的不聞不問,意味著未來需要付出10倍乃至百倍的時間去解決問題,這樣對比來看,感覺還是前期累一點比較好。

孩子的要求也不高,爸媽只需要每天拿出30-60分鐘的時間去陪孩子看書、做遊戲即可。

玩手機的時間隨便勻一點出來就能滿足條件了,這又有什麼難的呢?

2.教育時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波動

不聽話就打、就罵,讓孩子當眾下不來臺,這種家庭環境下走出來的孩子,有心理問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試想一下,我們犯錯被領導訓斥時,心裡還會抱怨呢,孩子雖然年齡小,難道就真一點都不在乎了?恰恰相反,承受能力較差的他們,反而更容易走入極端。

真正優秀的教育不僅需要向孩子灌輸正確的理念,還得顧及他們的心理變化,避免留下隱患。

可別覺得小題大做,當初“上海跳橋”事件還歷歷在目,不當的教育方式,確實會讓叛逆期的孩子做出一些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事情來。

與其等悲劇發生之後再去後悔,不如早點改變自己,這可比改變孩子簡單多了。

總結

現如今,健康的定義早就不再局限于生理,很多行業都會進行心理測試,難怪很多人說,心理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你家寶寶對什麼顏色比較敏感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再嚴重的心理問題,在早期都好解決。

面對心理敏感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顏色之外,某些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天生就比別人更加敏感,那麼在與這類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根據個人經驗,結合專家的意見,我在這給大家總結了幾點,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提示。

保持必要的互動

前文提到,互動才能鞏固感情,這個道理與嬰兒需要撫觸一樣。作為心理問題的一種,抑鬱與其它心理問題一樣,都可以通過愛與關懷來預防。

我知道現在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又要賺錢、又要迎合領導,還得面對不講理的同事,每天下班之後,恨不得倒頭就睡,壓根就沒有精力去顧及孩子。

可是今天的不聞不問,意味著未來需要付出10倍乃至百倍的時間去解決問題,這樣對比來看,感覺還是前期累一點比較好。

孩子的要求也不高,爸媽只需要每天拿出30-60分鐘的時間去陪孩子看書、做遊戲即可。

玩手機的時間隨便勻一點出來就能滿足條件了,這又有什麼難的呢?

2.教育時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波動

不聽話就打、就罵,讓孩子當眾下不來臺,這種家庭環境下走出來的孩子,有心理問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試想一下,我們犯錯被領導訓斥時,心裡還會抱怨呢,孩子雖然年齡小,難道就真一點都不在乎了?恰恰相反,承受能力較差的他們,反而更容易走入極端。

真正優秀的教育不僅需要向孩子灌輸正確的理念,還得顧及他們的心理變化,避免留下隱患。

可別覺得小題大做,當初“上海跳橋”事件還歷歷在目,不當的教育方式,確實會讓叛逆期的孩子做出一些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事情來。

與其等悲劇發生之後再去後悔,不如早點改變自己,這可比改變孩子簡單多了。

總結

現如今,健康的定義早就不再局限于生理,很多行業都會進行心理測試,難怪很多人說,心理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你家寶寶對什麼顏色比較敏感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