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生說法不一樣,該聽誰的?

PubDate:2021-09-29

這裡的讀者大部分是孩子媽媽,我想大家關注這個帳號,更多是希望獲取健康知識,以更好地照顧孩子和家人。

這麼多年,這個帳號也推送了非常多的文章,

如果對于一個新手父母,應該從哪一篇文章看起?我想我會推薦今天的這篇。

推薦這篇不是因為寫得有多好,而是我希望大家能建立辨別資訊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你才能吸收到那些真正對自己、對孩子有用的知識。

所以這篇文章我會不定期做一次重發,如果你之前沒有看過,強烈建議你讀一遍。

無論是去醫院看病,還是在網上看科普,都可能碰到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說法,今天這個醫生說這樣好,明天那個醫生說那樣好,都說自己科學,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

醫生說法不一樣時,到底該聽誰的?

對一個孩子具體疾病的診斷,醫生存在分歧是很常見的,有時候診斷明確了,醫生的治療方案也可能會有區別,

要患者去判斷誰對誰錯是不太可能,但如果讓醫生自己來辯論,評判的標準就是看診斷依據和用藥依據,說白了就是看證據。

針對個體的診治,醫生對證據的判斷會受經驗和狀態的影響,比如一個醫生摸了病人肚子說裡面有個腫塊,另外一個醫生摸了卻說沒有,這其實是難以絕對避免的問題,因為觸診的判斷有一定的主觀性,沒進一步做檢查,第三個醫生有時也判斷不了誰對誰錯,更別說患者自己了。

但這些醫生診斷和治療的時候都遵循了一個共同的標準,那就是認可肚子摸到腫塊是有問題的。如果一個醫生說:我摸到了腫塊,所以你沒有問題。那別說其他醫生知道他錯了,就連患者也能知道這醫生在胡說八道,

因為長腫瘤是生病了,這是大家都認可的標準答案。

有人人都知道的標準答案,判斷起來就很容易,但現實是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大家並不知道,而且以往的那些「標準答案」,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些確實被推翻了,不但患者不知道,知識沒有更新的醫生也不知道了,然後患者就聽到了不同醫生的不同說法,不知道聽誰的。

那這種情況到底該聽誰的?看醫生年齡?還是看醫生職稱?還是看醫生人氣?其實都不是,而是看誰的說法更有依據,也就是看證據。

證據有很多種,動物試驗,醫生自己的臨床經驗,臨床報導,病例對照研究,佇列研究,隨機對照研究,系統性綜述這些都是證據,

不同級別的證據,可信度不一樣,臨床指南給出推薦意見的依據就是這些證據,證據級別不同,給出的推薦級別也不一樣。

證據級別高的,比如一個藥給腫瘤病人用,被很多個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都證實可以消滅腫瘤,而且沒有副作用,

那結論可信度很大,醫學指南可能就給出A級推薦意見,這些結論也可能會被那些權威的醫學機構採納告訴公眾。

證據級別低的,比如有醫生說自己發現吃綠豆能治病,這能當證據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只是他自己憑感覺拍腦袋想出來的,那就可信度非常低。

除非這個醫生說清楚了:綠豆怎麼吃,吃多少,吃多久,治什麼病,怎麼判斷這些人之前是真有這種病?怎麼判斷是「治好」了,用多少人做的試驗,跟什麼對比出來的結果,這個試驗方法和結果也被同行審議認為合理而發表在學術期刊上,而且別人按他的說法也可以做出一樣的結果。

以證據為基礎來獲得認知,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基本思維方式,也是科學相關領域的基本要求。

有人可能會說,醫學有絕對嗎?權威醫學機構的意見就是對的嗎?今天的這些正確知識,會不會哪天被推翻呢?會不會有一天有新的研究證實權威醫學機構今天的說法其實是錯的?

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比如以前沒有推薦嬰兒仰臥,後來研究發現仰臥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的風險,美國兒科學會(AAP)才開始推動嬰兒仰臥,如果以前有個醫生主張要仰臥,馬後炮的來看,AAP沒有更早的推薦,那就是錯了。

但無論是推薦或反對一種做法,我們都需要一定的證據,證據質量越高,出錯的幾率也就越低。沒有可靠的證據就不推薦一種做法,是可能會犯錯的,但相比之下,沒有證據就推薦一種做法,犯錯的機率只會更大。

相信有證據的推薦有被誤導的風險,但相信沒有證據的推薦,被誤導的風險會更大。

科學的一大特徵是具有可證偽性,所以醫生和科研人員需要不停地做研究,以驗證當前的意見是否正確,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些研究結果也就成為了指南和教材更新的證據。

循證醫學指南幾乎每隔幾年就會修訂一次,原因就是有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進展,有些知識需要進行更新了,更新的依據不是看哪個醫生的經驗,不是哪個權威專家有了新的觀點,而是看是不是有可靠的新證據,其實還是靠證據來說話。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指南的說法更可靠,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為什麼要用一樣的方法?

這是因為人是有共性的,

比如我們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疾病也有共同的特徵,醫學也正是研究這些共同規律的學科。支撐起指南意見的研究證據是在一定人群樣本上獲得的,一款藥也不會是某一個人吃了有效就能獲批上市。個體的差別當然可能存在,但不會出現別人吃藥才能降血壓,而你卻喝綠豆湯就能降壓。

有人還會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選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育兒觀,為什麼都要按同一種方法來執行。

這個問題其實是混淆了客觀事實和主觀選擇的區別。醫學的基礎是科學,但影響醫療決策的卻有很多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因素。對于一個具體的病人,醫生可以根據當前的最佳證據,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病人的意願提供診治建議,病人是可以參與共同決策的。

比如孩子有了腹股溝疝,有醫生告訴說推拿沒用要手術,有鄰居告訴你做推拿不需要手術,你最終選擇聽信鄰居去做推拿,那是自己的選擇,但不能因為自己做了這個選擇而否認手術的合理性。

當然,對于建立了證據意識的家長,哪怕實在沒錢給孩子做手術,也不會做出「去做推拿」這樣的選擇。

病人是可以參與共同決策的。

比如孩子有了腹股溝疝,有醫生告訴說推拿沒用要手術,有鄰居告訴你做推拿不需要手術,你最終選擇聽信鄰居去做推拿,那是自己的選擇,但不能因為自己做了這個選擇而否認手術的合理性。

當然,對于建立了證據意識的家長,哪怕實在沒錢給孩子做手術,也不會做出「去做推拿」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