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大馬軟件開發女專員接稅務局電話,按指示乖乖提供個人資料,122萬令吉血汗錢沒了

PubDate:2021-09-22

雖然民眾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類似新聞的報導,但大多數人都沒有認真閱讀報導的內容,或是抱著僥幸的心態,認定類似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還是有許多民眾仍然掉入類似詐騙案件的圈套,并成為詐騙案件的受害者。

(吉隆坡21日訊)軟件開發女專員墜落老套的電話詐騙圈套,被假冒內陸稅務局官員和警官的老千,騙走約122萬令吉血汗錢!

吉隆坡商業罪案調查組副主任陳寶祝警監今午發文告指,警方接獲女受騙者(61歲)的投報,事主是私人公司的資訊科技軟件開發專員。

陳寶祝。

她說,事主稱于7月接獲一名自稱是內陸稅務局官員的來電,指她拖欠稅務和涉及洗黑錢活動后,再接獲一名自稱是馬六甲警察總部官員的通話,對方指事主被列入通緝名單內,隨后便要求她激活一個銀行賬戶作為調查用途。

她說,受騙者根據指示,提供個人的工資單、保險單、銀行戶頭結單、雇員公積金局單和股票資料后,再將個人的雇員公積金及銀行的戶頭現款,分批匯入剛剛所激活的銀行戶頭。

“最終,受騙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戶頭內的所有現款被轉匯入多個第三方戶頭內。”

她說, 事主之后接獲一則WhatsApp信息,

內容稱轉賬交易是為了凍結銀行戶頭的用途。

她也說,警方如今援引刑事法典420條文查案,并提醒公眾切勿將個人資料隨意透露,且在進行交易前應進行查詢。

盤點大馬3種橫行『詐騙常用手法』仔細看電話號碼, 還有說話內容!

據資料顯示,在2019年,全國就有高達2466宗有關詐騙案的投報,而當中涉及的詐騙金額達到了121萬。

在這方面,警方成功逮捕的人數則有866人。截至今年的8月份,今年的詐騙金額已經達到128萬,而有關金額已高出了去年一整年的詐騙金額。在今年內,警方則成功逮捕了734名涉案人士。

為了不讓更多的人中招,請大家參考以下幾點,以大致了解犯罪人士的犯案手法:

1、電信詐騙:

違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機短信、電話、傳真和互聯網等通訊工具,假冒國家機關、公司、醫院、銀行等名義,謊稱被騙人中獎、退稅、家人意外受傷、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資分紅等情況,騙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將錢匯入到指定銀行卡賬戶的一種詐騙活動。

類似案件:

援助金2.0, LDHN發出短信跟你要銀行資料「是騙局」!!

送包裹卻沒地址「要你發多一次地址」是陷阱!

2、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員或者公證處工作人員,以手機短信、打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受害人謊稱其中大獎,叫受害人將“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及“風險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銀行賬號,再向受害人兌現支付“獎金”,以此騙取受害人錢款。

部分犯罪團更是雇用人員到處推銷獎票或附有刮獎的產品宣傳單,受害人刮開后大多都會中10萬或20萬以上的巨額大獎。犯罪分子之后又謊稱以“支票”形式全額兌現“大獎”,叫受害人將“中獎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及“風險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銀行賬號,以此騙取受害人的錢款。

3、電話詐騙:

犯罪人士利用電話進行詐騙活動,

現已蔓延全國,常見的有幾種詐騙手段。

類似案件:

提防+375/+371/081的來電號碼,別成為受害者!

謊稱是檢測人員,送你COVID-19檢測套組,民眾不知覺掉入騙局!

有關數據的增長,意味著犯罪案正不斷地增加,所以民眾對類似電話詐騙案的防范意識,有必要獲得加強。一旦遇到類似電話詐騙案的情況,民眾要三思而后行,別輕易相信對方,并且切記要保持冷靜。

民眾要仔細查看電話號碼,如果號碼可疑的話,那其中肯定有詐!民眾如果發現有詐騙嫌疑,應該馬上提高警惕,并且千萬不要透露銀行資料,并在第一時間掛斷電話,然后馬上撥電有關銀行了解情況,以避免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