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對親人蠻橫,對外人和善】記住「3句話」,餘生對家人好一點

PubDate:2021-09-01

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是家人的陪伴,以及與家人相處的美好歲月。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是我們這輩子身心停靠最多的伊甸園。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本末倒置,忽略了這份珍貴,把最好的一面給了外人,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我們對陌生人禮貌、熱情,紳士風度盡顯;對家人冷酷、蠻橫,脾氣隨時爆發。

然而,我們對外人的好處並沒有任何人記得,但對家人的傷害會愈來愈多,自己卻渾然不知。

一個人,如果不能善待自己的家人,又如何能夠獲得其他人的信任呢?

1.不傷害親人,是最大的自律

一個人,之所以不敢對外人發火,就是因為他知道,外人不會處處讓著他。

他如果肆意地發洩自己的壞情緒,就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同時,他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親人,會容忍自己的壞脾氣。

他甚至會認為,不管自己做出了什麼出格的事情,親人都是不會翻臉的。

于是,他就變得「有恃無恐」:反正他們不會離開我,我再怎麼過分,都是沒有關係的。

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是自私的。

親人自然會容忍、體諒他的壞脾氣。但是,他也有義務,去善待自己的親人,至少不去故意傷害自己的親人。

有人會說:「我有壞情緒需要發洩,外人肯定不會接受,我只能把壞情緒發洩到親人身上。」

如此,便造成了一個結果:善待外人,傷害親人。

這樣的結果,豈不是很荒謬嗎?成為親人,難道就是為了被傷害嗎?

「人有悲歡離合」。人有壞情緒,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要採取最恰當的方式來化解壞情緒,而不是採取「傷害親人」的捷徑來化解。

一個人,能夠在親人面前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是最了不起的自律。

2.再親近的人,也會心涼

再親近的人,容忍都是有一個限度的。

有的人的限度,也許是一個月;有的人的限度,也許是一年。

不管是短還是長,都會有終結的那一天。

有人說:「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

深以為然。

任何人的離去,都不是心血來潮。

你以為的突然離去,也許在對方看來,早就「忍耐了很久」了。

他們最終忍無可忍,只能選擇離去。

親人之間,講的是愛,如果親人之間,沒有了愛的表達,剩下的,只有指責、苛刻、謾駡,那麼又有誰,會願意長期處于這樣的關係中呢?

所以,不要等到把親情透支了,才知道後悔。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

只有懂得珍惜親人、懂得維護親情的人,才能長久地享受親情的溫暖與美好。

親情,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3.對親人不挑剔,是最高級的教養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是能夠克服本能,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一種教養。」

在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最容易放下所有的偽裝,甚至放下自己的所謂「教養」,變得無理取鬧。

在親人面前,才是最考驗我們教養的時刻,也是我們認識真實的自己的最佳時刻。

古人說:「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越是在獨處的時候,就越是謹慎。為何呢?因為獨處的時候,沒有其他人監督,自己的「壞心思」最容易跑出來,所以更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自己違背規則。

小人則不同,一旦在獨處、無人監督的時候,便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同樣,在親人面前,親人對我們的大度、包容,也最容易把我們「慣壞」,讓我們變得無理取鬧。

有修養的人,則會在親人面前,更加謹慎,避免產生傷害親人的行為;

修養低的人,則會在親人面前,肆無忌憚,表露出最蠻橫的一面。

正如「慎獨」是修行自己的最佳方式,在親人面前,也是我們提高自己教養的最佳時機。

古語雲:「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一個人想要有更大成就,首先就應當處理好自己對家人的態度。可現實中,很多人卻是看家人不順眼,便橫加指責;期待未被滿足,便嘶吼咆哮;家人如有錯,便惡言相向。我們把紳士的一面留給外人,卻把最糟的一面留給家人。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教養。」

同樣,脾氣發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是本事。對待家人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把壞情緒留在門外,把好的情緒和態度帶進家門。

願我們都能待家人和顏悅色,

與家人溫柔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