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歲前寶寶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寶寶小腦瓜十分靈活,父母不要去阻止

PubDate:2021-09-01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誰都不想要一個「笨「孩子,所以每個家長都格外注意對孩子的習慣培養,發現錯誤的習慣就馬上糾正,讓孩子在自己預想好的正確方向上前進,但有時候父母糾正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卻恰恰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家長所認為的「壞習慣」,往往這些被家長扼殺的「壞習慣」阻礙了孩子變聰明的道路,尤其是1到3歲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下面這些「壞習慣」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扼殺。

1.扔東西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用口唇來感知物體的大小、軟硬等。等到能夠用手來感知的時候,就會開始用手來操控物體。

在這個階段,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他們會用扔東西的方式來探索世界、認識世界,認知能力會因此得到進步智力也會隨之快速發展。

而且,扔東西的時候,寶寶的運動技能也在增長,

他的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孩子的感知覺、思維能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鍛煉。

不過,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東西能扔,哪些不能扔,以及可以在哪個場合扔。

2.塗鴉亂畫

每個孩子都有個「畫家」夢,而「畫板」就是大大的一面牆,孩子玩的十分開心卻讓父母們十分頭疼,好好的牆變成了「大花臉「,以至于很多父母會很嚴厲的制止孩子這個行為,或是乾脆不買畫筆了,其實當孩子開始有了塗鴉的興趣,也是右腦開發的表現,在塗鴉中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在畫上。

所以這時候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就很重要了。孩子的每一筆都是童真和創造,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是支援和引導,

可以給孩子準備專門的畫本,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在牆面上塗鴉,可以給孩子買水溶性的蠟筆,之後可以用布擦掉的,而在孩子塗鴉時也能看見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交流,讓孩子試著把自己的畫變成一個小故事。

3.吃手

2歲前,寶寶們會經歷一個「口欲期」,這時候吃手反而是一件好事。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很多感覺刺激資訊輸入,寶寶自主把手放入嘴裡,依靠的是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這是非常大的進步。

除此之外,寶寶吃手也是一種自我情緒安撫的表現,寶寶用吃手來轉移情緒,這有利于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所以,寶寶如果3歲前有吃手的行為,父母不用太過緊張,反而如果刻意指出和阻止,孩子的無意識吃手會變成有意識吃手,就更難糾正。

部分孩子 2~3歲間會學到其他自我安慰手段,用語言、食物或者玩具排解壓力,吃手行為就會隨之消失。

4.不走尋常路

在很多人眼裡,任何時候都應該按規矩辦事,太反常的話,反而會被其他人稱作是「另類」。

但是,如果寶寶在3歲之前總是不按規矩辦事,比如不愛穿鞋襪,總是亂扔東西等等,家長也別急著阻止,這反倒說明了寶寶智力發育很不錯。

3歲之前,寶寶的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腦瓜子十分靈活,說話做事也不會把自己固定在條條框框裡,

所以才有這些大人眼中的「壞習慣」。

5.愛「破壞」新玩具

3歲前,寶寶的好奇心往往都比較大,當自身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時。寶寶就開始不安分了,會破壞自己的所有物,比如玩具,即使是爸爸媽媽剛買回來的,他們也毫不留情地搞破壞。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這樣太浪費,畢竟玩具也是錢買回來的,但事實上,如果寶寶在家長提出指責的時候,他還一本正經地說自己是在做什麼,那很有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

因為當寶寶破壞玩具的時候,他考慮的可能並不只是玩具,而是玩具究竟是怎麼玩的,裡面又是什麼樣的構造,甚至還有可能只是玩具上某些部位零件很特別,所以才拆開來看看。

而這種情況下,如果寶媽提出批評,很有可能打擊寶寶的好奇心,從而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出現了一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切勿因為個人觀點的不同,而錯失未來可能存在的一個天才。

智商再高的孩子,也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引導不是直接參與,而是在需要的時候鼓勵,

提出建議。當孩子不需要的時候,堅決不去打擾孩子。將孩子的高智商正確的發揮,從而提高孩子在未來人生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