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不懂提高「人生演算法」,你很可能白忙一場

PubDate:2021-08-20

有朋友問:遇到事情幹嘛要想太多?簡單,直接,粗暴不好嗎?做人何必那麼累!

確實,思考是件苦力活,想得頭禿到底是圖啥呢?

小編曰:還不是為了能多撈點。

01

關於思考這件事,實在是逼不得已,如果你想得少,可能連飯都比別人少吃一碗。

在海巖小說《便衣員警》裡有這麼一段:

「田保善、林士傑這些老犯人的確是有經驗,頭一碗都不盛滿,只盛個七八成,然後守在飯盆邊上悶聲不響地大口吞咽,趁盆裡還有剩的,用驚人的速度吃下去,再盛第二碗。他們的第二碗才像杜衛東的第一碗那樣,盛得滿滿的,用力壓瓷實。然後他們端著菜,找個舒坦地方一坐,再細嚼慢嚥地品味兒去。」

你發現什麼沒有?像「杜衛東」這樣想得少的人,在吃大鍋飯時往往是吃虧的,在裝第一碗飯時,生怕吃虧,給自己「盛得滿滿的,用力壓瓷實」,以為占了大便宜。

結果卻大錯特錯了,如田保善這樣的老油子們就深諳吃大鍋飯的套路,

他們會「只盛個七八成」,然後「大口吞咽」,接著「再盛第二碗」。

簡簡單單的一個策略,就比「杜衛東」們多吃了一碗。

或許,你會反駁說,小說裡的情節不足信。

其實,王健林回憶當兵與創業生活時,也說過:「吃飯時第一碗先盛半碗,第二碗再去盛的時候就能盛一碗,這樣就能吃飽。如果第一碗盛滿,吃完再去盛第二碗可能就沒了」。

如果你還不信,你會發現馬未都也講過相同的事情。

02

說起來,這實在不是什麼大智慧,但確是事關生存的大事,稍微動點腦子,飯就能多吃一碗,而不動腦子的人,肚子都填不飽。

我們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杜衛東」和「田保善」,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答:短線思維的短視行為,長線思維的長遠考慮。

事實上,在這個追求「效率」,追求「短平快」的內卷時代,充滿了各種短視行為,導致「越想快速地得到更多,結果卻是得到更少」。讀書,工作,創業等等都是如此。當下的人們跑得太快了,褲衩都追不上了。然而,努力與收益有時候並不成正比。

你越想快,結果卻是越慢,越想多,結果卻越少,為什麼呢?

尤其是,短視行為和長遠考慮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吃飽飯,但結果卻是不同的,「杜衛東」們餓的要死,「田保善」們撐的要死。

03

我們要明確,策略本質上是打破規則的遊戲,也就是說根據假想狀態,

每個人都能盛一碗,人人有飯吃,並且吃飽。但是有人打破了規則,用策略搶了其他人的飯碗。

現實生活中的「田保善」們又何嘗不是,他們之所以能笑到最後,就是因為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生活中的「杜衛東」就是善類,比如他們也在爭搶,也想讓自己吃得更多,只不過是棋差一招罷了。

差在哪裡呢?「一步走」和「兩步走」的差別。如果你打過檯球,肯定知道,當雙方技術還達不到專業水準時,拼的就是「兩步走」,「三步走」。也就是說,「第一步」的目標並不是直接進球,因為技術上達不到,於是把球儘量打到離球洞近一點的地方,便於第二桿進球。

而不懂得「兩步走」的人為了贏,則會選擇直接把球對準球洞,導致最終打偏。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杜衛東」都是這麼幹的,打算「一步走」快速致勝,結果卻適得其反,被別人搶了先機。如此一來,「杜衛東」們的困境就清晰明瞭了,是由於急功近利和「算力」不足導致的。

所謂的「算力」跟圍棋的「棋力」是一個道理,算多少步棋,就是「棋力」,由於博弈過程中,不可能一步致勝,導致博弈者必須要走一步想三步,往往算的越多,贏面越大。

收益跟算力是有直接關係的,算計的越多,收益就越高。算的越少,收益就越少。同時,「缺乏」算力的急功近利,往往是輸掉博弈。

有朋友問:「慮深遠則計謀成」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算力。

什麼是算力呢?諸位可以淺顯的理解為「一步走」,「兩步走」,「三步走」……,即把一個大目標拆分成一,二,三……個小目標,之所以如此,

是因為沒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又如葛大爺說的「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否則容易扯到蛋」,又或者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這對於我們普羅大眾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下是個內卷時代,當社會資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時,人們通過競爭來獲取更多資源,就像一個封閉房間裡的一群饑餓的人在搶一鍋粥。

真正考驗的不是你一碗能盛多少飯,考驗的是你能比別人多裝幾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