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到現在還沒有攻克的尖端技術,被美國壓制,難度堪比「筆尖鋼」

PubDate:2021-08-13

一個國家的強盛並不代表永遠強盛,只有擁有不斷進取的心,謙虛樂於學習的態度,才是維繫國家強盛的根本。誠然,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是都一一克服,沒有核潛艇?利用模型玩具實現突破;科技限制?價格高就能買到貨,一步到位學。從發展到現在,中國的許多技術領域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在這一技術上,卻一直沒有突破。

1.中國竟被一個球難倒了?

據瞭解,早先德國聯手日本與其他一些國家的科學家們,共同研製出一枚球體,雖然說這個球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其內部卻包含著無數尖端科技,而正是這枚平平無奇的球將中國難倒了,且至今也無法掌握。相信有不少人會想,不就是一個球,為何還會用到那麼多尖端技術呢?

事實上,這顆球在製造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超精密的拋光技術,而以中國目前現有的技術水準來說,是無法徹底掌握的。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將研磨與拋光畫上等號,但實質並不相同,所謂的研磨是指通過機床或者一些機械來對物體表面實施精細加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而拋光則是在此基礎上,利用化學或電化學作用進一步降低粗糙度。

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拋光技術會越來越高超,人們對表面粗糙度的精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2.超精密的拋光技術,為何能扼住中國喉嚨?

實際上,這種拋光技術大多運用於晶片製造領域,也就是說,不論是醫療還是航太航空,都離不開這種超精密拋光技術,

一旦中國無法克服技術限制,則意味著在眾多技術領域無法獲得真正的發展。

對此,中國一位專案負責人表示,在對物體實施拋光時對磨盤的質量極具考驗性,因為在工作過程中磨盤會與被加工的物體發生摩擦進而發熱,因此磨盤必須具備抗熱脹冷縮的能力,否則極容易發生變形。

除此以外,若精度達不到,磨盤就很難使加工品表面光滑,因此,對精度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必須達到納米級。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完全掌握這種拋光技術,美國和日本就在其中。

針對這一技術缺陷,有專家表示,若不能突破,一旦美日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電子製造業便從此無法發展。然而,要突破何其困難,即使是用過的磨盤材料我們也不知道,簡直比當年的鋼筆尖還要高,可見中國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