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著呼嚕,人就走了!呼嚕這麼打,猝死的風險比較大!

PubDate:2021-08-13

你睡覺打呼嚕嗎?

打呼嚕的人很多,甚至一度還被認為是睡得香的表現。

其實打呼嚕不光是聽著吵人,對身體也很有影響!

前一秒打呼嚕,後一秒人就走了!

2020年12月在短視訊平臺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馬國偉醫生分享了自己患者的案例,因為睡覺打呼嚕,醫生讓患者規范治療,結果患者並沒有治療,最終在睡夢中猝死。

然而這種情況並非個例,看看近年來的相關報導——

2019年江蘇公共新聞報導:廈門一名不到30歲的男子,睡覺打鼾引發了呼吸暫停,不幸離世!這名不幸離世的男子,長期睡覺時打鼾,

事發時他像往常一樣入睡,令家人沒想到的是,這一睡,這個年輕的小夥就再也沒有醒來。

「打呼嚕聲音比較大,出現了呼吸停頓的現象,聲音忽大忽小,忽然就沒有聲音了,可能就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會造成缺氧,嚴重的會造成夜間的猝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馮旭介紹。

2015年《南方都市報》報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李濤平教授介紹,僅他接觸的因嚴重睡眠呼吸暫停導致死亡的案例每年都有,而且不少,其中一位40多歲的鼾癥女性,因醫院沒有睡眠監測病床,不得不在賓館住了一晚,結果就死於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

2011年《天府早報》報導:西南地區最大的鋼材物流中心量力鋼材城董事長官貞貴2011年9月21日淩晨3時在江西南昌去世,

享年54歲。死亡原因疑為睡覺打呼嚕導致窒息死亡。

呼嚕這麼打,真的很危險!

2021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李立明教授團隊基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專案(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探索不同年齡段的成人中打鼾與心血管疾病及其不同亞型的發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CHEST(胸腔)雜誌。①

分析發現,在考慮了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後,對於年齡小於50歲的人群來說,有習慣性打呼嚕的人:

心血管病風險增加了11%;

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8%;

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12%;

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5%。

這種相關性在 50-64歲的成年人中要弱得多,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沒有觀察到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性。

打呼嚕是病!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潘志傑在「浙大一院」微信公號上介紹,打呼嚕在醫學上又叫「鼾癥」,有良性(80%)和惡性(20%)之分,男女老少皆可發生。②

「良性鼾癥」:呼嚕聲均勻,且隨睡眠體位改變而改變。

「惡性鼾癥」:不僅呼嚕聲大,而且總是打著、打著就不喘氣了,過上十幾秒甚至幾十秒,才又發出一聲很大的呼嚕聲重新打起來。

一般來說,打呼嚕的情況:

男性>女性

脖子粗>脖子細

胖子>瘦子

吸煙>不吸煙

飲酒>不飲酒

當睡眠時上氣道不通暢,會出現呼吸短時間內停止(≥10秒)的現象,稱為呼吸暫停。

當呼吸暫停發生後,睡眠結構紊亂,呼吸氣流中斷,隨之患者出現缺氧和高碳酸血癥,造成全身多系統的損害,

比如:

高血壓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糖尿病

腎病

腦卒中

記憶力下降

老年癡呆

精神異常

夜間猝死

……

「打鼾不是病,打久了會要命。」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耳鼻喉科鼾癥門診醫師郭睿2012年在健康時報表示,連續不斷的呼嚕聲跟發燒一樣,其實就是 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③

大多數睡眠呼吸暫停患者,雖然會被反復憋醒,但對自己的鼾聲規律不得而知,也不知道自己為何總是醒來,因而一般很難覺察到自己是否有呼吸暫停。

減少打呼嚕、預防猝死,試試這5招!

想要解決打鼾的問題,建議從以下5個方面來做:

1. 減肥減重

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蔣子棟2019年4月在健康時報表示,肥胖者呼吸道周圍附著大量脂肪,影響氣流通過,

更容易打鼾,控制體重是應對打鼾最簡單有效的方法。④

2. 戒煙戒酒

長期吸煙易導致鼻咽部黏膜發炎,呼吸道變窄,從而誘發打鼾。酗酒會讓包括咽喉部肌肉在內的全身肌肉放鬆,從而出現打鼾。⑤

3. 治療鼻咽疾病

有些患者本身並不肥胖,但因為鼻炎、鼻息肉、扁桃體肥大、舌體肥大或自身的頜面結構不佳等其他原因,造成上氣道結構和功能的異常,也會發生呼吸暫停。

4. 側臥睡覺

睡覺時側臥位睡眠姿勢,可以有效避免睡眠時舌、軟齶、懸雍垂鬆弛後墜,避免加重上氣道堵塞。另外,用抱枕或用浴巾卷一個長條放在身後,可減少翻身平躺的機率。④

5. 佩戴呼吸機

在夜間睡眠時戴上可擕式無創呼吸機,是治療睡眠呼吸暫停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通過輸送一定量的正壓空氣,打開阻塞的上氣道,使呼吸通暢,獲得高效的睡眠呼吸質量。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