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老漢撿到11個金元寶,發現英雄之墓,專家:不好意思必須上交

PubDate:2021-08-13

2016年2月,居住在天津靜海區的老漢胡明正準備到親戚朋友家去拜年,結果走到半路上卻意外在雜草堆裡發現了一個金元寶。

胡明從小腦子就活,他明白,如果在這裡出現一個金元寶,那在附近絕對還有。經過他的搜索,果然在不遠處接連發現了十個金元寶。

和平區文物局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認為事情大條了,於是便緊急派一隊考古專家趕到了現場。

在到達現場後,考古專家一眼就見到了蹲在地上的胡明。經過檢驗,這11個金元寶都是真貨,且根據字樣、款式辨認,其製造年間在萬曆皇帝時期。

由於胡明是當地有名的特困戶,所以一開始他並不願意上交全部金元寶,而是想要留下1只。但是考古專家卻很嚴肅地說道,「老伯,這東西很珍貴,所以不好意思,你必須都交上來,否則丟失了豈不是大罪過?」

在考古專家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胡明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主動上交了11只元寶。

隨後在不遠處,考古專家發現了有一層嶄新的棕色泥濘,初步估計是古墓的痕跡。在高科技挖掘工具到來後,考古專家即刻對此地展開了搶救性發掘。

由於年代原因,古墓中的大多防盜設施早已失效,所以考古專家只花了半天時間就順利地進入了墓室之中。

讓人驚喜的是,墓室雖然不大,但墓中的陪葬品卻很多,包括金器、錫器、木器、銅器、瓷器、玉器等,整整38件文物。

根據墓誌的記載,此人是明朝末年正七品官員,靜海縣知縣,劉國。

劉國祖籍山東青島,出生於首都北京。

其父劉德是天啟年間的翰林院侍講學士,相當於現代的北大教授,所以劉國也勉強算是是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享受的教育資源是普通人不能比的。

在劉能19歲的時候參加了第一次科舉,結果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得到了殿試第八名的好成績。被下放到靜海縣做了一地父母官,也就是知縣。

但可惜的是,此時的明王朝早已處在風雨飄零之間。不久後,李自成率軍攻入了北京城,崇禎帝自縊。正當劉能準備誓死抵抗闖賊,與靜海縣共存亡的時候,李自成又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多爾袞聯合軍隊擊敗,退出了北京城。

多爾袞入關後為了穩定統治,頒發了剃髮易服的政策。此舉激起了北方漢人的強烈不滿,其中自然包括了劉能,於是他積極備戰。順治元年十一月,多鐸率2萬大軍南下攻取州縣。

相比較於其他地方的望風而降,多鐸卻在靜海縣吃了大虧。原來,清軍入關後,劉能便在當地徵召鄉民操練,等到清軍兵臨城下之時,靜海縣已有了3萬軍民守衛。雖然出城野戰肯定是送死無疑,

但光是龜縮守城足夠了。

不過雙方的戰鬥力還是相差懸殊,所以在堅守了26日後,靜海縣被攻破。劉能於城破之日鬱鬱而終。

在多鐸帶軍南下後,當地一個姓王的義士趁著月黑風高將劉能的遺體偷下,送還給了他的家人。次日,家人偷偷將其安葬在了靜海縣的一處郊區。

看到這裡,考古專家們不禁感慨,「劉能是個有氣節的人,可以稱之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