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疫情封鎖后,大馬夫妻倆住家打造迷你健身房,網友:身材哪里像40歲?

PubDate:2021-07-30

疫情期間外出運動受限制,夫妻倆將家后方打造成“迷你健身房”,如今即使呆在家中也能健身!

林紓鸞(43歲)指出,她是約6年前接觸健身,而丈夫李相君與她一樣熱愛健身,疫情未爆發前,他們會定期到健身房報到,惟隨著疫情越發嚴重,健身房斷斷續續營業,他們的習慣也被打亂,因此丈夫今年初決定將后方打造成“迷你健身房”,讓他們在家中也能健身。

她說,家中后方原本是烹煮食物及存放雜物的空間,以往也有數個簡單的運動器材,但對他們夫妻倆來說并不能進行全面的健身訓練,因此丈夫決定增加不同的器材,其中包括不同重量的啞鈴、杠鈴、多用途器材等,讓他們即使在家也能進行多種健身方式。

“我是個非常熱愛運動的人,平日除了健身外也會定時爬山、在戶外短跑,進行各類有氧運動,惟隨著疫情越發嚴峻,平時進行的運動也受限,

因此雖然家中的健身設備并不如健身房齊全,但依據如今的局勢來說已經足夠讓我進行訓練。”

林紓鸞每周會預訂3天進行健身,每一次平均兩個小時。

她說,丈夫較喜歡重訓,如舉鐵等,而她則偏好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除了能燃燒脂肪之外,也無需使用太多運動器材,

而如今她每周會預訂3天進行健身,每一次平均兩個小時,一個小時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另一個小時則是進行重訓健身,以達到她的理想身材。

“除了‘迷你健身房’內的器材之外,我也會在住家后方的空地,使用約40公斤的大卡車車輪進行訓練,將輪胎平放在空地山,并不斷跳躍上輪胎,我也會利用長型錘子捶打輪胎、抬舉輪胎等動作,以達到更全面的健身訓練。”

身為三名孩子母親的她說,雖然與丈夫同樣熱愛健身,但基于日常作息不同因此鍛煉時間也不一樣,她通常會選擇在孩子未睡醒前的早晨健身,以免為了照顧孩子而分心,而丈夫則是在工作后的傍晚時間健身。

她說,她是一名保險從業員,而至今也兼職成為健身教練,

主要指導欲管理身材、瘦身的女性,雖然健身房不被允許營業,許多健身教練紛紛轉上線上教學,但基于不習慣在鏡頭前教導,也無法確保學員的動作正確,因此暫時停止提供健身教導。

李相君(左起)與林紓鸞是一對熱愛運動及健身的夫妻。

“無可否認的是,疫情期間保持運動的習慣幫助我保持樂觀的心態,雖然免不了在太多負面消息時陷入低潮,但保持定期運動及良好的飲食習慣讓我變得更自律,健身時能讓我發泄情緒,結束后也會有種輕松的感覺。”

她說,他們將繼續在“迷你健身房”內增添不同的健身器材,惟若是在疫情好轉,健身房被允許開放,她仍會堅持到健身房健身,除了空間較大、設備更齊全外,她也能與其他健身愛好者互相勉勵,進行較艱難的動作時也能互相幫助。

她不忘提醒,許多健身姿勢看似很簡單,但若是用錯方式進行,可能會傷到筋、肌肉等部位,長久下來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在家健身使用正確的方式非常重要。

疫情期間外出運動受限制,熱愛健身夫妻將家后方打造“迷你健身房”,在家中也能健身。

即使是籃球也能成為林紓鸞的健身器材。

林紓鸞也會在住家后的空地使用大卡車車輪進行訓練,將輪胎平放在空地山,并不斷跳躍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