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100萬徹底清除癌細胞, 你願意買單嗎?

前言

一位癌癥晚期的患者, 在用盡了所有治療方案後, 被宣判生命只剩幾個月甚至幾周時間, 這時有人說, 一項新的療法, 可以徹底清除癌細胞, 幫助患者重獲新生, 回歸「無癌生活」, 你會相信嗎?

這並非天方夜譚, 也不是虛假廣告, 而是出自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中的真實案例, 全球歷史上第一位接受car-T細胞療法治療白血病的兒童Emily的故事。

5歲時, Emily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經歷了將近3年的化療、骨髓移植等一切可能的治療都無效後, 醫生建議她的父母準備生命最後一段旅程的「安寧療護」。 就在這時,

Emily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費城兒童醫院共同進行的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此後, Emily的人生發生了巨大反轉。 這種療法徹底清除了她體內的全部癌細胞, 直到多年後都沒有復發。 每一年, Emily都會發佈紀念自己「cancer free」的照片, 到2020年年底, 已經是第8個年頭。

Car-t療法, 如何走向規模化市場

car-T療法的全稱, 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 其原理其實不難理解。 原本每個人自身都擁有一套強大的免疫系統, 他們就像時刻在人體內「巡邏剿匪」的「免疫軍團」, 而存在於血液內的免疫T細胞, 是整個軍團的指揮官。 當癌細胞在人體內大肆擴散時, 其實是用特殊方法逃開了T細胞的監管, 蒙蔽了指揮官的眼睛。 car-T療法所做的, 就是提取患者體內的T細胞, 對其進行基因改造,

讓它重新識別癌細胞, 再送回患者體內, 患者就可以發動自有的免疫軍團來消滅癌癥。

實現這一過程, 大約需要幾周的細胞提取和製備時間, 以及幾天的輸注時間。 在過去近10年的研究中, car-T療法儘管還存在一些局限和副作用, 且不能完全保證癌癥不再復發, 但其在血液瘤「腫瘤分為血液瘤和實體瘤, 後者患者數量占90%」方面的有效表現已經得到了驗證。

在一位業內人士描述的願景中, car-T療法最理想的應用情況, 是成為一種通用型的癌癥終極治療手段, 不論血液瘤或實體瘤, 只要經過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的輸注, 即可治癒癌癥, 並且, 用於改造的T細胞也無需從患者自身提取, 更不用等待長達幾周的製備, 而是由來自健康人的T細胞提前製備好的「現貨」,

就像從血庫調血, 隨取隨用。

無論對患者還是研發企業來說, 這都可能成為一項顛覆性的新技術, 然而, 其對應的售價也是百萬人民幣級別的。 這樣的價格, 誰來買單?如何走向規模化市場?是當前「car-T們」所面臨的商業化迷思。

多位業內相關人士談及car-T商業化進程時坦言:「太難了。 」「不做產品是等死, 做產品是找死。 」幾個月前, 國內car-T研發公司普瑞金的創始人栗紅建毫不忌諱地談到。 「從目前諾華和吉利德兩款car-T藥物的銷售情況來看, 他們上百億美金買來的產品, 賣成這個樣子, 那國內會賣成什麼樣子, 這是想得出來的。 」

在已上市產品放量緩慢的背景下, 國內先聲藥業「甩賣」剝離已進入臨床Ⅱ期的car-T業務,

原因是對產品市場預期的不看好。 而原本呼之欲出的首個國內car-T產品已經延遲上市批準, 被國家藥監局要求補充臨床與藥學的資料……種種跡象表明, 「car-T們」正陷入焦慮與迷茫期。

百億美元投入, 成本收回遙遙無期

幾天前, 全球製藥巨頭諾華公佈2021年Q1財報, car-T產品Kymriah貢獻1.51億美元淨銷售額(net sales), 雖然這一數字增幅已達62%, 但與市場對car-T的預期相比, 顯然不夠驚豔。

不同諾華製藥的car-t產品Kymriah

時間回溯到10年前, 2011年8月,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大」)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子刊上發表論文, 首次顯示出car-T細胞在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方面有著顯著療效。 1年後, 諾華獲得賓大授權合作開發car-T產品Kymriah, 此後幾年間, 投入了超99億美元進行研發。

2017年8月, Kymriah作為全球car-T「第一證」獲批上市, 將全球car-T研發熱推向[高·潮]。 然而, 正式進入市場近4年時間, Kymriah始終放量緩慢, 2018年0.76億美元, 2019年2.78億美元, 2020年4.74億美元, 預計2021年銷售額仍難以突破10億美元。

另一邊, 緊隨其後上市的第二款car-T產品, 吉利德旗下Kite公司的Yescarta, 近年銷售業績也不樂觀。 2018年2.64億美元,2019年4.56億美元,2020年5.63億美元,雖然略高於諾華,但由於其產品被判定存在專利侵權問題,可能還要「吐出」12億美金賠償BMS。

而在2017年,吉利德不惜冒著侵權風險,大揮119億美元並購Kite,就是看中後者唯一成熟產品Yescarta的市場潛力,但在兩年後,這樁生意卻被業內分析師評價為「過去10年最糟糕的10筆交易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2020年以來又有三款產品陸續獲批上市,car-T市場進一步被瓜分,後續競爭將更加激烈。

全球已上市car-T產品一覽

財健道整理發現,目前上市的5款car-T產品,定價均在30萬~50萬美元之間,對絕大部分患者來說都難以承擔。因此,放量顯然需要強大的政府或商保支付方來支持。

目前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這筆費用全部或大部分由當地醫保系統覆蓋。例如,Kymriah在日本自2019年5月起被納入醫保,定價超3千萬日元(折合人民幣超200萬元),報銷後患者最低負擔40萬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2.5萬元)。

「即使在這樣強大的支付系統支撐下,年銷售額也僅幾億美金,若折換成淨利潤則更少,收回成本遙遙無期。」一位醫療領域資深投資人談到。

國內:PD-1的今天,Car-T的明天?

2017年前後,當car-T療法在美國初顯「果實」時,國內目光敏銳的藥企也陸續開始進行佈局。

2016年4月,藥明康得與Juno宣佈成立藥明巨諾,當時中國開展研究的car-T臨床試驗有33個,一年多之後的2017年6月,這一數量達到127個,而到了2020年之後,據畢馬威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有335個進行中的car-T臨床試驗,5年間翻了10倍。

這樣的現狀引發了栗紅建的擔心:「上百個同類產品,光臨床試驗就把患者搶沒了,哪來的市場?」

目前,當年同時期引入的2款car-T產品,藥明巨諾的瑞基侖賽注射液、複星凱特(複星醫藥與Kite的合資公司)額益基利侖賽注射液均已接近上市,雙雙進入最後的審批階段。此外至少還有超過20項car-T細胞療法進入臨床階段,多款被授予突破性療法、特殊審批、優先審評審批。

然而,無論已上市、即將上市還是早期階段,這些car-T項目的靶點都集中在CD19,小部分為BCMA,像極了「一片紅海」中的PD-1單抗。

同樣是快速跟進、靶點紮堆的國產PD-1單抗,在上市不久後便被大幅「砍價」納入醫保,恒瑞甚至在醫保談判的之前就主動「降價」,對競爭對手造成極大壓力,以至於有人用互聯網流行詞「內卷」形容其慘烈現狀。

許多業內聲音憂慮:PD-1的今天,很有可能成為car-T的明天。並且相比之下,car-t的生產成本更高。根據山西證券研報,由於其製造流程的複雜性、較長的生產週期及缺乏標準化的監管,car-T目前仍然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療法,面臨高昂的製造成本,根據當前的製造工藝生產car-T產品的總成本在15萬~30萬美元。

醫保or商保,誰來買單?

儘管上述猜測已經十分嚴峻,但car-T產品實際上還面臨另一種更殘酷的可能,那就是進不了醫保,也找不到其他規模化的支付方。

一位資深投資人告訴財健道,雖然car-T產品常常被與PD-1單抗比較,但二者其實並不完全具備可比性。

除了前文所說的生產成本問題,在市場規模上亦相去甚遠。

眾所周知,PD-1是廣譜類抗癌藥,對多種實體腫瘤有效,而目前市面上的car-T產品,僅對部分血液瘤有效,主要集中在血液瘤中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三個適應癥。而在癌癥中,血液瘤數量僅占10%,實體瘤占90%。

而在這10%的癌癥患者中,也並不全部適用car-T療法。目前國內外的car-T產品獲批適應癥均集中在末線治療范圍,即使用過放化療、手術等所有手段均無效或再次復發的患者,這使得其市場范圍再次大幅縮小。

以藥明巨諾car-T療法relma-cel提交NDA的三線彌漫性大淋巴細胞癌(3L DLBCL)適應癥為例,據國泰君安分析師測算,2021~2022年其目標銷售患者在1000~2000人。

因此,業內猜測,國內首款car-T療法不會「照搬」美國產品價格,但應該也在100萬人民幣左右。

回想此前因70萬一針的價格而「走紅」的「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百萬級別產品面臨的市場挑戰顯然更難。多年來,關於將「天價藥」納入醫保的討論與患者呼聲不計其數,但依然未見曙光。

人們轉而寄希望于商保支付方,但在財健道目前採訪獲得的答案中,這一可能性同樣微乎其微。

某跨國巨頭中國公司的全國KA負責人表示,其主打產品沒有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被納入眾多商業惠民險、醫療險中,但過去幾年的資料表明,這些商業保險幾乎沒有帶來業績增長。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也撰文指出,商業健康險無法成為藥企規模化的新支付方。其核心觀點是,雖然藥企、醫療機構和健康管理機構在過去幾年推動了很多保險產品創新,但整個國內商保市場的趨勢就是兩種:

一是低保費換取使用者規模,但無法覆蓋更多昂貴治療;

二是者高保費維持小眾市場,雖然可以覆蓋昂貴治療,但無法產生規模效應。

因此,期待以商保規模化撬動百萬級的醫療產品,在現階段並不現實。

現貨型car-t能否成為「國貨之光」

綜上,在市場規模有限、價格和成本高昂、支付環境有待發展等種種制約下,car-T產品即便獲批上市,恐也難以真正實現規模化、產業化落地。

栗紅建感覺到,「細胞治療領域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其實進入了一個迷茫期。」car-T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階段,還遠沒有到來。

在一片迷茫與焦慮之中,問題討論的焦點再次回到了技術和創新本身。有研發企業高管認為,當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回歸技術,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適用范圍更廣、成本更低、更成熟的產品,滿足更多臨床需求。

一位國內car-T研發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財健道,事實上,car-T技術分為三類,一是自體型,二是異體型,三是通用型。目前國外已經上市或國內即將上市的car-T,均為自體型產品,也就是從患者自身體內提取免疫細胞,並進行工程改造和擴增後回輸到患者體內。

自體型產品的優點是,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基本經過國外驗證。但缺點也同樣明顯,作為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其製備週期長,更重要的是,car-T所面對的是癌癥晚期患者,其自身免疫細胞經過癌癥的長期「折磨」,「戰鬥力」可能已經十分虛弱。

而異體產品,則是將他人的免疫細胞經過處理後輸入患者體內,這樣可以避免免疫細胞「戰鬥力」不足的問題,但異體產品最大的難點是存在排斥反應,「這有點像幹細胞移植一樣,需要找到匹配的來源。」

第三種通用型產品,也叫「現貨型」,即文章開頭中所說的「理想產品」,其使用過程類似采血輸血,提前從健康人群體內提取免疫細胞並製備好,有患者需求時便可以直接輸入,讓car-T產品像能夠隨時交易的「現貨」一樣方便、快捷,人人通用。

「理想狀態下,患者只需要經過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的car-T產品‘輸注’,就可以一次性清除癌細胞,並且不再復發。」該內部人士介紹,而且如果技術達到這一水準,那麼隨之相應地,生產成本、價格自然都會大幅度降低。

畢馬威中國分析師認為,通用型免疫細胞療法,正在成為紅海競爭下的藍海市場。而中國目前已經有的335個的car-T臨床試驗,通用型僅19個,其中有兩個為雙靶點產品。從研發階段來看,7個產品仍然在臨床前研發階段,1個產品在進行新藥臨床試驗申請,11個產品處於臨床I期或I/II期,為總體研發階段仍在早期階段。

除了攻克通用型car-T,開拓新的靶點、向實體瘤領域突破等,都是car-T差異化競爭的方向。這些方面,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仍處在十分早期的探索階段。

很長時間以來,作為細胞與基因療法中最成熟的技術,醫學界和投資界均對car-T療法寄予厚望,不僅認為它可能成為繼PD-1之後的下一個重磅產品,更有人預言,其可能成為中國生物技術反超海外的重要賽道。或許,上述創新將成為實現這一「彎道超車」的實際路徑。

2018年2.64億美元,2019年4.56億美元,2020年5.63億美元,雖然略高於諾華,但由於其產品被判定存在專利侵權問題,可能還要「吐出」12億美金賠償BMS。

而在2017年,吉利德不惜冒著侵權風險,大揮119億美元並購Kite,就是看中後者唯一成熟產品Yescarta的市場潛力,但在兩年後,這樁生意卻被業內分析師評價為「過去10年最糟糕的10筆交易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2020年以來又有三款產品陸續獲批上市,car-T市場進一步被瓜分,後續競爭將更加激烈。

全球已上市car-T產品一覽

財健道整理發現,目前上市的5款car-T產品,定價均在30萬~50萬美元之間,對絕大部分患者來說都難以承擔。因此,放量顯然需要強大的政府或商保支付方來支持。

目前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這筆費用全部或大部分由當地醫保系統覆蓋。例如,Kymriah在日本自2019年5月起被納入醫保,定價超3千萬日元(折合人民幣超200萬元),報銷後患者最低負擔40萬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2.5萬元)。

「即使在這樣強大的支付系統支撐下,年銷售額也僅幾億美金,若折換成淨利潤則更少,收回成本遙遙無期。」一位醫療領域資深投資人談到。

國內:PD-1的今天,Car-T的明天?

2017年前後,當car-T療法在美國初顯「果實」時,國內目光敏銳的藥企也陸續開始進行佈局。

2016年4月,藥明康得與Juno宣佈成立藥明巨諾,當時中國開展研究的car-T臨床試驗有33個,一年多之後的2017年6月,這一數量達到127個,而到了2020年之後,據畢馬威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有335個進行中的car-T臨床試驗,5年間翻了10倍。

這樣的現狀引發了栗紅建的擔心:「上百個同類產品,光臨床試驗就把患者搶沒了,哪來的市場?」

目前,當年同時期引入的2款car-T產品,藥明巨諾的瑞基侖賽注射液、複星凱特(複星醫藥與Kite的合資公司)額益基利侖賽注射液均已接近上市,雙雙進入最後的審批階段。此外至少還有超過20項car-T細胞療法進入臨床階段,多款被授予突破性療法、特殊審批、優先審評審批。

然而,無論已上市、即將上市還是早期階段,這些car-T項目的靶點都集中在CD19,小部分為BCMA,像極了「一片紅海」中的PD-1單抗。

同樣是快速跟進、靶點紮堆的國產PD-1單抗,在上市不久後便被大幅「砍價」納入醫保,恒瑞甚至在醫保談判的之前就主動「降價」,對競爭對手造成極大壓力,以至於有人用互聯網流行詞「內卷」形容其慘烈現狀。

許多業內聲音憂慮:PD-1的今天,很有可能成為car-T的明天。並且相比之下,car-t的生產成本更高。根據山西證券研報,由於其製造流程的複雜性、較長的生產週期及缺乏標準化的監管,car-T目前仍然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療法,面臨高昂的製造成本,根據當前的製造工藝生產car-T產品的總成本在15萬~30萬美元。

醫保or商保,誰來買單?

儘管上述猜測已經十分嚴峻,但car-T產品實際上還面臨另一種更殘酷的可能,那就是進不了醫保,也找不到其他規模化的支付方。

一位資深投資人告訴財健道,雖然car-T產品常常被與PD-1單抗比較,但二者其實並不完全具備可比性。

除了前文所說的生產成本問題,在市場規模上亦相去甚遠。

眾所周知,PD-1是廣譜類抗癌藥,對多種實體腫瘤有效,而目前市面上的car-T產品,僅對部分血液瘤有效,主要集中在血液瘤中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三個適應癥。而在癌癥中,血液瘤數量僅占10%,實體瘤占90%。

而在這10%的癌癥患者中,也並不全部適用car-T療法。目前國內外的car-T產品獲批適應癥均集中在末線治療范圍,即使用過放化療、手術等所有手段均無效或再次復發的患者,這使得其市場范圍再次大幅縮小。

以藥明巨諾car-T療法relma-cel提交NDA的三線彌漫性大淋巴細胞癌(3L DLBCL)適應癥為例,據國泰君安分析師測算,2021~2022年其目標銷售患者在1000~2000人。

因此,業內猜測,國內首款car-T療法不會「照搬」美國產品價格,但應該也在100萬人民幣左右。

回想此前因70萬一針的價格而「走紅」的「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百萬級別產品面臨的市場挑戰顯然更難。多年來,關於將「天價藥」納入醫保的討論與患者呼聲不計其數,但依然未見曙光。

人們轉而寄希望于商保支付方,但在財健道目前採訪獲得的答案中,這一可能性同樣微乎其微。

某跨國巨頭中國公司的全國KA負責人表示,其主打產品沒有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被納入眾多商業惠民險、醫療險中,但過去幾年的資料表明,這些商業保險幾乎沒有帶來業績增長。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也撰文指出,商業健康險無法成為藥企規模化的新支付方。其核心觀點是,雖然藥企、醫療機構和健康管理機構在過去幾年推動了很多保險產品創新,但整個國內商保市場的趨勢就是兩種:

一是低保費換取使用者規模,但無法覆蓋更多昂貴治療;

二是者高保費維持小眾市場,雖然可以覆蓋昂貴治療,但無法產生規模效應。

因此,期待以商保規模化撬動百萬級的醫療產品,在現階段並不現實。

現貨型car-t能否成為「國貨之光」

綜上,在市場規模有限、價格和成本高昂、支付環境有待發展等種種制約下,car-T產品即便獲批上市,恐也難以真正實現規模化、產業化落地。

栗紅建感覺到,「細胞治療領域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其實進入了一個迷茫期。」car-T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階段,還遠沒有到來。

在一片迷茫與焦慮之中,問題討論的焦點再次回到了技術和創新本身。有研發企業高管認為,當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回歸技術,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適用范圍更廣、成本更低、更成熟的產品,滿足更多臨床需求。

一位國內car-T研發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財健道,事實上,car-T技術分為三類,一是自體型,二是異體型,三是通用型。目前國外已經上市或國內即將上市的car-T,均為自體型產品,也就是從患者自身體內提取免疫細胞,並進行工程改造和擴增後回輸到患者體內。

自體型產品的優點是,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基本經過國外驗證。但缺點也同樣明顯,作為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其製備週期長,更重要的是,car-T所面對的是癌癥晚期患者,其自身免疫細胞經過癌癥的長期「折磨」,「戰鬥力」可能已經十分虛弱。

而異體產品,則是將他人的免疫細胞經過處理後輸入患者體內,這樣可以避免免疫細胞「戰鬥力」不足的問題,但異體產品最大的難點是存在排斥反應,「這有點像幹細胞移植一樣,需要找到匹配的來源。」

第三種通用型產品,也叫「現貨型」,即文章開頭中所說的「理想產品」,其使用過程類似采血輸血,提前從健康人群體內提取免疫細胞並製備好,有患者需求時便可以直接輸入,讓car-T產品像能夠隨時交易的「現貨」一樣方便、快捷,人人通用。

「理想狀態下,患者只需要經過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的car-T產品‘輸注’,就可以一次性清除癌細胞,並且不再復發。」該內部人士介紹,而且如果技術達到這一水準,那麼隨之相應地,生產成本、價格自然都會大幅度降低。

畢馬威中國分析師認為,通用型免疫細胞療法,正在成為紅海競爭下的藍海市場。而中國目前已經有的335個的car-T臨床試驗,通用型僅19個,其中有兩個為雙靶點產品。從研發階段來看,7個產品仍然在臨床前研發階段,1個產品在進行新藥臨床試驗申請,11個產品處於臨床I期或I/II期,為總體研發階段仍在早期階段。

除了攻克通用型car-T,開拓新的靶點、向實體瘤領域突破等,都是car-T差異化競爭的方向。這些方面,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仍處在十分早期的探索階段。

很長時間以來,作為細胞與基因療法中最成熟的技術,醫學界和投資界均對car-T療法寄予厚望,不僅認為它可能成為繼PD-1之後的下一個重磅產品,更有人預言,其可能成為中國生物技術反超海外的重要賽道。或許,上述創新將成為實現這一「彎道超車」的實際路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